(共22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3.人物描写一组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对祥子进行外貌描写的?
相貌
身材
穿着
默读课文,和同桌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对祥子进行外貌描写的。
课文选自《儒林外史》第五、第六回
这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读书人追求功名,以及他们生活的小说,是中国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登峰之作。作者吴敬梓,创作这部书花了近二十年时间。书中对人物性格的勾勒,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刻画更是“千古绝唱”。
“儒林”:指得是一群读书人
名著简介
吴敬梓 (1701—1754) 字敏轩,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
代表作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作者简介
新知导入
------骆驼
头像绵羊颈似鹅,不是牛马不是骡,戈壁滩上万里行,能耐渴来能忍饿。
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祥子身材的句子,填写下表。
身 材
很大很高
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又宽又威严的肩
“出号”的大脚
你知道“出号”是什么意思吗?
形容脚特别大。
这样的身材给你留写了什么印象?
身 材
很大很高
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又宽又威严的肩
“出号”的大脚
高大健壮
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祥子穿着的句子,填写下表。
穿 着
系紧腰带,把腰勒得细一点。
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
从祥子的穿着上,你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吗?
穿 着
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
车夫身份
初读课文
感知课文
谈一谈你对课题“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理解。
01
祥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02
人物介绍
严监生
【监生】指明清两代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或取得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也可以通过捐纳的办法去的这种称号。
原名严大育,字致和
这严致和是个监生,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儒林外史》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个片段主要写临死的严监生因为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硬是撑着不肯咽气。
《两茎灯草》一文,也用了很多动作描写来刻画主人公。读这个片段,画出描写严监生动作的语句,说说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些动作的。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介绍了祥子的外貌特点,“永远剃得发亮”“没有多余的肉”“红扑扑的”表现了他身上的“精神”。
课堂集中营
外貌描写
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形象地描述出了祥子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憨厚样子,表明祥子对自己的装束非常满意,认为自己是最出色的车夫了。
课堂集中营
神态描写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不在乎自己的模样,认为只要身体好就行。
课堂集中营
课堂集中营
文中的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祥子虽然才二十来岁,但他的身体发育超过了实际年龄。他身体结实,硬棒,他的理想是当一个出色的车夫,是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
学习思考
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是如何展现严监生病入膏肓这一情形的?找出相关句子,勾画下来。
2.把诸亲六眷对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的猜测画上“——”,再把严监生的反应画上“﹏﹏ ”。
成所谓的亲戚为( ) 文中来回地跑叫( )
称中医为( ) 已后( )
莫非,难道是叫( ) “更加”还可以说成( ) 插嘴叫( ) 因此,所以叫( ) 牵挂,惦记叫( ) 立刻,马上叫( )
诸亲六眷
越发
郎中
故此
插口
以后
穿梭
莫不是
记念
登时
借助注释、知识积累或联系上下文猜猜词句的意思。
作者是如何展现严监生病入膏肓这一情形的?找出相关句子,勾画下来。
侧面描写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
描写身边的其他人
病入膏肓
无药可救
课堂集中营
结实、硬棒
个子很高很大
铁扇面似的胸
直硬的背
肩膀多么宽,多么威严
身材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
眉短粗,头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
脖子几乎与头一边粗
脸红扑扑
外貌
模样一般
精神可爱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全文梳理
课堂集中营
作家老舍通过对祥子外貌的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个二十来岁、身材结实、与实际年龄不符的出色的人力车夫的形象。他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希望。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