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雷雨(节选)
(时间:40分钟 分值: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伺候(sì)
汗涔涔(cén)
弥补(mí)
报应(yìng)
B.江堤(dī)
离间(jiàn)
谛听(dì)
怜悯(lián)
C.昧心(mèi)
沉吟(yín)
惊愕(è)
本分(fèn)
D.暂时(zàn)
烦躁(zào)
雪茄(jiā)
打量(liang)
解析:A项,伺候(cì)。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固执
弥补 委屈 如梦初醒
B.烦燥
半晌
脉搏
走头无路
C.恩怨
规矩
拜望
奄奄一翕
D.联络
悲愤
敲炸
门当户对
解析:
B项,燥-躁,头-投;C项,翕-息;D项,炸-诈。
答案:A
3.依据句意,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三十年的________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②命,不公平的命________我来的!
③你这么只凭________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④如果你觉得心里有________,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A.工夫
指使
义气
委曲
B.功夫
支使
意气
委屈
C.功夫
支使
义气
委曲
D.工夫
指使
意气
委屈
解析:工夫:指时间;功夫:是指本领、造诣。指使:出主意去叫别人做某事;支使:命令人做某事。意气:意志和气概;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和待遇,心里难受;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问过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许多人。
B.他现在跟你是完完全全两样的人。
C.以后无锡的人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
D.你不要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不会忘了。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为“我问过许多那个……”;B项,语序不当,应为“完完全全是”;D项,否定不当,去掉第二个“不”。
答案:C
5.与下面这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我就是要问问董事长,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
A.究竟是同意不同意?
B.究竟是许可不许可?
C.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D.究竟是赞成不赞成?
解析:根据当时鲁大海和周朴园谈判这个语境进行推断。
答案:C
二、阅读鉴赏(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日
出(节选)
黄省三 我没有求您周济我,我只求您赏我点事情做。我为着我这群孩子,我得活着!
李石清 (想了想,翻着白眼)其实,事情很多,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做。
黄省三 (燃着了一线希望)真的?
李石清 第一,你可以出去拉洋车去。
黄省三 (失望)我……我拉不动。(咳嗽)您知道我有病。医生说我这边的肺已经(咳
嗽)——靠不住了。
李石清 哦,那你还可以到街上要——
黄省三 (脸红,不安)李先生,我也是个念过书的人,我实在有点——
李石清 你还有点叫不出口,是么?那么你还有一条路走,这条路最容易,最痛快,
——你可以到人家家里去,(看见黄省三的嘴喃喃着)——对,你猜得对。
黄省三 哦,您说,(嘴唇颤动)您说,要我去——(只见唇动,听不见声音)
李石清 你大声说出来,这怕什么?“偷!”“偷!”这有什么做不得,有钱的人可
以从人家手里大把地抢,你没有胆子,你怎么不能偷?
黄省三 李先生,真的,我急的时候也这么想过。
李石清 哦,你也想过去偷?
黄省三 (惧怕地)可是,我怕,我怕,我下不了手。
李石清 (愤慨地)怎么你连偷的胆量都没有,那你叫我怎么办?你既没有好亲戚,又没
有好朋友,又没有了不得的本领。好啦,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
叫你拉洋车,你没有力气,你不能做;叫你偷,你又胆小,你不敢做。你满
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分,养活你的妻儿老小,可
是你连自己一个老婆都养不住。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你还配养一大堆孩子!
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指窗外)你看见窗户外面那所
高楼么?那是新华百货公司,十三层高楼,我看你走这一条路是最稳当的。
黄省三 (不明白)怎么走,李先生?
李石清 (走到黄省三面前)怎么走?(魔鬼般地狞笑着)我告诉你,你一层一层地爬上去。
到了顶高的一层,你可以迈过栏杆,站在边上。你只再向空,向外多走一步,
那时候你也许有点心跳,但是你只要过一秒钟,就一秒钟,你就再也不可怜
了,你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
[注] 四幕话剧《日出》是曹禺的代表作。1936年发表于《文学月刊》。学生出身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大旅馆,靠银行家潘月亭的供养生活。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好友方达生闻知她堕落了,从家乡跑来“感化”她,让她跟自己结婚并随自己回去,但对社会和生活都已失望的陈白露拒绝了他。此时同楼的孤女“小东西”为了逃避蹂躏闯到她的房间,她虽全力救助,但终于还是被黑帮头子金八手下的人卖到妓院里,“小东西”不堪凌辱而死。潘月亭也被金八挤垮,银行倒闭。陈白露慑于黑暗之浓重,看不见出路,黯然自杀。方达生则表示要与黑暗势力抗争,迎着日出而去。李石清:××银行的秘书,四十二岁。黄省三:××银行的小书记。
6.在这段对话中,黄省三的内心发生着怎样的变化?(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是抱着一线希望,继而失望;然后又将信将疑地“不明白”,直至最终绝望。
7.李石清给黄省三共指出哪几条路?黄省三为何都予以拒绝?(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出了拉洋车、乞讨、偷抢和自杀四条路。黄省三拒绝他,是因为身患肺病无力拉车;碍于面子、尊严,不能乞讨;胆小怕事不敢去偷抢;为了孩子不能跳楼自杀。
8.指出李石清愤慨地指责黄省三的那段台词中的主要的修辞格。(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反问——那你叫我怎么办?(2)排比——你既没有好亲戚,又没有好朋友,又没有了不得的本领。好啦,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叫你拉洋车,你没有力气,你不能做;叫你偷,你又胆小,你不敢做。(3)比喻——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
三、表达交流(12分
9.学校按照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开展全校中学生课外名著读书活动,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为同学们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课外名著。以《雷雨》为例,要求写出推荐理由,突出作品特点和自身感受,表述简明连贯。(6分)
作品名
作者
年代或国别
推荐理由(不超过60个字)
答案:作品名:《雷雨》。作者:曹禺。年代或国别:中国(1933年)。
推荐理由:它设置了多重矛盾冲突,成功地塑造了剧中人物,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具有一种诗意之美,抓住了我的灵魂,我为它落了泪。
10.有位老者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风吹雨打不回头,力瘁筋摧勿怨尤。何必计较鞭加背,此生原是拓荒牛。”这首诗可以想象成若干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经写出,请续写最后一个特写镜头。(特写是一种电影艺术手法,把人和事物的局部放大、突出,造成清晰而强烈的视觉形象)。
要求:(1)想象合理,与上面的镜头相连贯;(2)能表现拓荒牛的精神风貌;(3)字数不超80个字。(6分)
远景:灰色的天幕下,广袤荒芜的原野一直铺展到天尽头。风冷冷地吹着,冰凉的雨斜斜地打在地上。若有若无的绿意浮在空气中,一块块黝黑的泥土被一片片地翻开来。
近景:一个农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扶着犁,在齐膝深的泥土里艰难地行走着。手中的皮鞭高高举起,猛地一挥,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发出“啪”“啪”的鸣响。
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牛弓着腰吃力地往前走,喘着粗气。它的头微微低着,木轭深深勒紧脖根,肩峰上的牛毛在冷风中抖动。但是,它的眼睛热切地直视着前方,透着一股犟劲、韧劲和顽强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