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
——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
一、基础训练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实惠(huì) 攒钱(zǎn) 尽量(jìn)
B.消费(fèi)
给予(ɡěi)
累计(lěi)
C.享受(xiǎnɡ)
充分(fēn)
倾向(qīnɡ)
D.提倡(chànɡ)
呈现(chónɡ)
意识(shí)
解析:B项,“给”应读jǐ;C项,“分”应读fèn;D项,“呈”应读chénɡ。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班斓 节俭 攒钱 坚如盘石
B.轮廓 凋蔽 废虚 瞬息万变
C.累计 缥缈 虔诚 全神贯注
D.弘扬 实惠 庇护 名列前矛
解析:A项,班斓—斑斓,坚如盘石—坚如磐石;B项,废虚—废墟;D项,名列前矛—名列前茅。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问题,除了要拓展就业岗位外,还要合理________劳动力。
(2)地质科学家经常用生物的化石来________地质年代。
(3)逆境________可以催人奋进,顺境________不一定导致人意志消沉。
A.安排 断定 固然/却 B.安置 确定 固然/却
C.安排 确定 诚然/也 D.安置 断定 诚然/也
解析:(1)安排: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安置(人员)。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2)断定:下结论。确定:明确而肯定;使确定。(3)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诚然:实在;固然。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几个小月饼,货色平平,却用如此高档的檀香木匣包装,假如有人买椟还珠,那就未必是取舍不当了。
B.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如何,还不得而知,我们只好拭目以待。
C.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它是和实现素质教育休戚相关的。
D.媚俗作为一种商业策略,在许多作家那里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完全靠迎合大众是无法在文学土壤中扎根的。
解析:C项,“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A项,“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B项,“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D项,
“权宜之计”指暂时适宜。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诗词名句与上下文意衔接不当的一项是( )
A.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顿觉烦扰少了,闲暇多了,油然而生出“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况味,这些都是自然的,时间一久便适应了。
B.“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句诗充满了人生哲理;试想,如果没有“老凤”的辛勤哺育和教习,“雏凤”怎么能引吭高歌!
C.当我国中部和西部大片区域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政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时候,“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向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D.“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月圆的时节,她举起酒杯,遥望大洋彼岸,默念着丈夫和儿子的名字,祝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唐代诗人韩偓十岁就能即席赋诗,成诗胜过其父。著名诗人李商隐为之赠诗曰:“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夸奖小诗人超越了父辈。此后,“雏凤清于老凤声”也成为比喻才俊出于青年的千古名句,不时被后人引用。此处引用任意发挥了它的含意,使用不当。
答案:B
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B.大约五、六点钟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发生了。
C.“班里发生的这件事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班主任严肃地说。
D.贺斯认为,不管你演什么,“总要使它单纯,始终一致。”为此,他替戏剧制定了一些“法则”。
解析:B项,“五、六点钟”表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C项,应为“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D项,“始终一致。”句号应在引号的外面。
答案:A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B.他的心里非常复杂,对自己昔日过硬的军事动作和梦想当个班长的前景破灭后,也曾一度在心里恨过老班长。但细想想,不能全怪老班长,是自己分神,怪不得别人。
C.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
D.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A项,语序不当,“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应改为“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B项,前后牵连不清,应作“自己昔日过硬的军事动作和有望当个班长的前景,至今还时时令他激动不已。梦想破灭后……”;D项,“围绕”一词缺少宾语。
答案:C
8.填入下面横线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字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是意音文字。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
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的记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
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
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解析:A项中的“它们”既前文列举的各种文字,是承上;A项内容与下文“成为历史陈迹”对应,是启下。
答案:A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出口寒流中的中国制造
特约记者 李坚
中国制造正身处10年来最寒冷的季节。
7月和8月,原本是传统的出口旺季,出口却连续两个月低增长,9月数据虽冲高,但估计与企业赶在“最长黄金周”前交货“圣诞订单”不无关系。
外部市场的萎缩,并非依靠单纯的政策工具所能化解,拿什么保外需?中国制造的转型之路怎么走?
旺
季
不
旺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可以管窥到今年西方消费形势不容乐观。7月份,中国出口比去年同期仅仅增长了1%。1~7月7.1%的进出口额增速距离全年10%的增长目标尚有差距。而8月情况也没有好转,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仅仅增长了0.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了2.7%,进口下降了2.6%。9月中国出口规模意外冲高,出口186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不过,有企业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赶在“最长黄金周”之前交货有关,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中国外贸依然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
当前,欧美市场需求依旧疲软,而欧美日也都在积极扩大出口,重振制造业,越南、印度等亚洲国家也在蚕食着中国制造的订单,全球贸易竞争空前激烈。
竞争力减弱?
一边是国际市场疲软,一边是中国制造成本不断攀升,双面夹攻,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在不断调整中。继2009年耐克关闭在中国唯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太仓工厂后,另一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今年也准备关闭在华唯一自有工厂。此外,阿迪达斯还终止了与敏恒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供应商的在华合作合同。
“我们的客户在不断地要求我们到东南亚设厂,就像当年强烈要求我们到中国大陆设厂一样。”广州创信鞋业董事长吴振昌坦言,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已影响到其企业竞争力。他在1990年将台湾的工厂全部迁移到广州,因有耐克、ELLE等知名品牌客户力撑,一度发展到近2万名员工,年出口额超1亿美元的规模。但由于种种原因,工人人数一减再减,目前维持在5000人左右。“我们不缺资金,订单也还是有,问题是有些订单不赚钱,何苦去接呢?”
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连电子产业的日子也不好过。深圳福来宝总经理蔡洁荣说:“今年劳动力成本依然在上涨,大约涨了15%。而现在外需不景气,订单减少,电子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有新产品的企业还过得去,今年靠老产品的企业都很惨。”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要警惕中国制造业因为成本压力竞争力逐渐削弱的现状。他说,当前中国出口企业负担重,包括原材料成本、税负以及投资信贷环境等多重因素,成本压力导致的出口企业竞争力减弱这一问题严重于外部需求疲弱的现状。
自
我
救
治
“人口红利”逐渐丧失,这不断倒逼着中国制造企业换一种活法,或转移,或转型升级。
陆续有一些企业不再扮演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角色。从事制鞋产业20多年的东莞华宏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小平,因珠三角的制造优势加速丧失,近年开始朝对产业链上游的设计研发延伸,并在西班牙注册自主品牌GOLDEN
PARTY,完成从OEM(贴牌生产)到ODM(自主设计)再到OBM(自主品牌)的转型。
内销是近年来外贸企业转型过程中的路径之一,但这并非容易。东莞琪胜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积琪拿着收购意大利“迪宝、阿治奥”品牌来拓展内销,整整花了8年,才把国内月销量从起初60双鞋子发展到上万双,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更多代工企业因无法承受漫长的烧钱过程而对打造自主品牌止于行动。
在调整过程中,也有部分外商选择外迁,东南亚地区是热门之地。目前,还出现一种小众化的转移模式——逆向转移。香港一贸易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少数在粤的港资企业回流,虽然香港制造的成本比内地高,但香港制造的品牌效应比内地好些,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
不管是转移,还是升级转型,都已经说明了这个国家制造业依赖低成本竞争优势“出口包打天下”的时代,正在宣告远去。
(本文节选自《南风窗》,2012年10月31日,有删节)
9.本文开篇即说“中国制造正身处10年来最寒冷的季节”,根据全文内容,请概述“中国制造”正面临怎样的困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外部市场的萎缩(或“国际市场疲软”)。②“中国制造”成本不断攀升。③“人口红利”逐渐丧失。④代工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因无法承受漫长的烧钱过程而止于行动。
10.举例法和列数据是新闻调查常用的最突出的两种写作方法,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说明中国制造竞争力减弱,文中列举劳动密集型企业广州创信鞋业和电子产业深圳福来宝公司的例子;为说明今年西方消费形势不容乐观,列举百分比来说明中国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幅度有差距。举例子和列数据,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11.面对“出口寒流”,中国制造该怎样寻找出路?请分条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中国企业要尽快完成转移或转型升级。②出口转内销,打开国内市场。③不再扮演代工厂的角色,而是研发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