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饥馑(jǐn) 捍卫(hàn)
稻菽(jiāo)
刻骨铭心(mínɡ)
B.挽起(wǎn)
茎秆(jīnɡ)
屏(pǐnɡ)气
无与伦(lún)比
C.掖着(yè)
分蘖(niè)
一蔸(dōu)
如鲠在喉(ɡěnɡ)
D.田埂(ɡěnɡ)
缅怀(miǎn)
花蕊(xīn)
罄竹难书(qìnɡ)
解析:A项,“菽”应读shū;B项,“屏”应读bǐnɡ;D项,“蕊”应读ruǐ。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摇篮 漫山遍野 遴选 遐思迩想
B.闭塞
计日程功
料峭
轻手摄脚
C.丰姿
孽根祸种
稗益
功亏一篑
D.消受
精疲力尽
凛冽
娇揉造作
解析:B项,轻手摄脚—轻手蹑脚;C项,稗益—裨益;D项,娇揉造作—矫揉造作。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学家是真理的________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②2009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________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
③________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________,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捍卫 埋伏 既然/那么
B.捍卫
笼罩
既然/那么
C.保卫
笼罩
只有/那么
D.保卫
埋伏
只有/那么
解析:(1)捍卫:保卫;防御,常与“真理”“尊严”“主权”等比较抽象的名词搭配。保卫:保护使不受侵犯,如“保卫领土”“保卫祖国”等。(2)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秘密布置兵力,伺机出击;潜伏。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3)“既然”用在上半句话中,与“那么”连用,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只有……那么”关联词搭配不当。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字。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B.湖南省农业厅以最快速度向全省有关部门发函,转发了袁隆平的这篇文章,及时避免了湖南农业生产的大滑坡,稳住了湖南的粮食总产量。
C.1995年,两系杂交稻基本研究成功,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科技新闻,并列为榜首。
D.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民以食为天”。
解析:D项,“流传”缺少宾语,可在“民以食为天”后加“的说法”。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惜。
B.有些人虽想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这有点像沙里淘金,是得不偿失的。
C.对于不符合事实,严重违背科学规律的事情,袁隆平也以同样的胆识力排众议力挽狂澜。
D.如果政府的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
解析:A项,“在所不惜”决不吝惜。与语意不符。B项,“沙里淘金”比喻好东西不易得。也比喻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精华。C项,“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D项,“视而不见”指不重视不注意。
答案:A
6.下面是报纸或网站上的新闻标题,其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禁止取缔以名人、专家名义做药品广告
B.近八成人同意取消黄金周是阴谋
C.大陆3月1日起恢复禁止对台天然砂出口措施
D.日本遭美国强烈抗议取消我军参观宙斯盾舰
解析:解析:A项,不合逻辑产生歧义,应删去“取缔”;B项,有歧义,是“‘近八成人同意取消黄金周’是阴谋”,还是“近八成人同意‘取消黄金周是阴谋’”表意不明。C项,“恢复禁止”导致语意不明。
答案:D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飞虎将军”陈纳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中央信托局任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在上海,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技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报警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2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陈纳德深受感动,热泪不禁涌出……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军的飞机是“飞虎”,“飞虎队”从此成为志愿队的代称。
次日清晨,陈纳德收到驻扎在缅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队的报告,说有敌机在附近出没。陈纳德立即复电说:“据过去日本人的惯例,侦察机出现区域的地面重要军事目标,将会在次日,最迟不超过三日遭到空袭,务必严加戒备。”果然不出所料,23日开始,日军连续空袭仰光,飞虎队第三中队和英国皇家空军迎头痛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仰光的连续空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陈纳德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上尉,成为名扬天下的新闻人物。
此后,飞虎队又在怒江阻截战、桂林保卫战等战役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陈纳德1942年晋升为准将后,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停发津贴。1943年晋升为少将,同年12月,成为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临终前又晋升为中将。
抗战八年,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飞虎队解散时,陈纳德收到中国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在中国,陈纳德还收获了爱情,1947年和中国记者陈香梅喜结良缘。陈纳德的命运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他所说的,“我虽然是美国人,但我和中国发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大家共患难,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个中国人”。
陈纳德去世后,安葬在美国阿林顿公墓。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获得的各种奖章和勋章,背面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七个中文大字。
(摘编自赵家业《陈纳德》)
相关链接
抗战初期,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持“中立”态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国顾问在华帮助中国,要求美国下令让他们离开。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但陈纳德拒不执行,他斩钉截铁地说:“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
(百度百科)
②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体现,莫过于在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地送来情报……为了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民工,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
(《陈纳德回忆录》)
③1990年,美国发行了纪念陈纳德将军的邮票。当年的飞虎队队员每年军人节都要到华盛顿祭奠他。在中国,重庆要建飞虎队纪念馆,昆明把从城里到机场的一条公路,重新命名为陈纳德路。(《北京青年报》2007年11月12日)
7.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二战”中立下赫赫军功: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建立地面空袭报警系统,组建飞虎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②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写有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又准确预测美国会卷入战争以及日机袭击仰光的时间。
8.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强烈的正义感,过人的勇气:“七七事变”后立即决定留在中国支援抗战,即使美国国务院发布命令也不撤回;②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克服了重重困难,招募志愿者来华参战;③真诚正直,善良友爱:主动要求国民政府停发津贴,得到陈香梅的爱情,飞虎队队员每年都组织悼念活动。
9.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陈纳德精湛的飞行技术,过人的军事才能,在受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期间,得到了充分施展的机会;②率领飞虎队在中国境内进行反法西斯斗争;③在中国抗战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一个退休上尉晋升为将军,事业达到了辉煌的顶峰;④率领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协同作战,生死与共,结下深厚友谊;⑤受到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⑥和中国女子陈香梅产生感情并结为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