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压强(第3课时)(课件 22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压强(第3课时)(课件 22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19 10:08:57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 压强(第3课时)
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
引入新课
1、压强是指 ;
表示 的物理量;
2、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有 和 ;
3、压强计算公式: ;
4、增大压强的方法: ;
减小压强的方法: 。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力作用效果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P=F/S
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受力面积或减小压力
静止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支承它的桌面有压力,因而对桌面有压强。那么,杯中的水对杯底有压强吗?
水的内部是否也受到压强?
新课教学
1.如图2.3-6甲所示,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将水注入管内至约三分之一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橡皮膜向下凸出。
再将水注入管内至约三分之二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橡皮膜凸出得越明显
比较两次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可以说明什么?
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随水的深度增加而增大。
说明:
①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新课教学
2.如图 2.3 - 6 乙所示,在一个玻璃容器侧壁的出水口处蒙上橡皮膜,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三分之一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倒入水后侧部的橡皮膜向外凸出
再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三分之二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水越多,橡皮膜凸出得越明显
比较两次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可以说明什么?
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且水的深度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说明:
新课教学
分析以上实验,可以说明:
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且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换用其他种类的液体,是否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也会有同样的现象和结论
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且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结论:
新课教学
视频: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
新课教学
3.如图2.3-7所示,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再将玻璃管竖直插入烧杯内的水中,使下端距离水面不同深度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橡皮膜管内上凹
玻璃管的下端距离水面越深,
橡皮膜向内凹陷程度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结论:
液体内部也存在压强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新课教学
液体对容器的底部、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内部也存在压强。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实验表明:
如果你去游泳,当水面到达胸部时,就会感到胸闷,这正是水的压强引起的。
液体压强怎么测量呢?
----液体压强计
新课教学
视频:液体压强计
新课教学
液体压强计主要由金属盒、橡皮软管、U形玻璃管(内装有液体)、底座等组成。
压强计的构造:
液体压强计的原理:
当压强计金属盒上蒙的橡皮膜受压时,
U形玻璃管左、右两管内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
橡皮膜承受的压强越大,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新课教学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目标
用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相关因素。
器材
压强计,水杯,刻度尺等。
过程
1.提出问题。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有关,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建立猜想。
新课教学
3.进行实验。
每2~3人一组,针对问题,利用1只压强计、1只盛有水的杯子、1把刻度尺,按表2.3-2所列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3-2中。
3
6
9
9
9
新课教学
视频: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新课教学
4.实验结论。
分析实验中所获得的信息,得出结论。
①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水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③水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新课教学
换用酒精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相同的结论.
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并且压强大小相等;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液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
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新课教学
视频:帕斯卡实验
帕斯卡实验说明:
液体压强跟质量和体积无关,跟深度有关。
新课教学
当堂检测
1、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B
当堂检测
2、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等的容器,
若容器中都装入等质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
受到的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A
当堂检测
3、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小明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小明首先把压强计放在空气中用手指轻压压强计
橡皮膜,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发生变化,其目
的是 。
小明把调节好的压强计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水。他的结论是 (填“可靠”或“不可靠”)的,
其理由是 。
小明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不可靠
没有控制压强计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不变
相等
板书设计
2.3 压强(3)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内部也存在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压强大小相等;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预习“第4节 空间探索”相关内容。2.3压强(3)课后检测
班级 姓名
1.下列是几种堤坝的截面图,你认为最安全可靠的是( )
2.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型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增大的是 ( )
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探头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
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
3.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4.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确定甲乙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5.如图A、B、C是三个柱状容器,其中SA>SB=Sc,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容器中液体质量mA>mB>mc,液体深度如图所示。关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A、PB、P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较A、C两图,因为hc>hA,所以Pc一定大于PA
B.比较A、B两图,因为hB>hA,所以PB一定大于PA
C.比较B、C两图,因为hB=hc,所以PB一定等于Pc
D.比较A、B两图,因为mA>mB,所以PA一定大于PA
6.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作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如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和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A.探究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B.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其密度关系
D.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C.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
8.如下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 )
A. p变小,p′变大 B. p变小,p′变小
C. p变大,p′变小 D. p变大,p′变大
9.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满水,若将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变化情况是(  )
A. 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B. 压强不变,压力增大
C.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 压强不变,压力变小
10.在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里,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 )
A.量杯里的大 B. 一样大
C. 量筒里大 D. 不能确定
11.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小明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小明首先把压强计放在空气中用手指轻压压强计橡皮膜,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发生变化,其目的是 。小明把调节好的压强计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水。他的结论是 (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其理由是 。
小明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A B A C D B C
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是否良好;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强计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不变;相等
甲 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