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9 10:1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字里行间众生相,
大千世界你我他。
【学习任务】
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
医生在古代叫——
男童在古代叫——
各方亲戚统称——
古代对读书人的称谓——
郎中
哥子
诸亲六眷
监生
古代读书考取功名的人
举人:明清时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乡试,考中的人称为举人。
进士:明清时代,在科举考试的最高层级——殿试中考取的人。
其中殿试第一名叫状元,殿试第二名叫榜眼,殿试第三名叫探花。
《儒林外史》,中国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清代作家吴敬梓花了近20年写成的。儒林:古代读书人群体的统称,古代读书人叫儒生,因为读的是儒家经典。
【监生】指明清两代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或取得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也可以通过捐纳的办法去的这种称号。
严监生,原名严大育,字致和
这严致和是个监生,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儒林外史》
家财万贯
富甲一方
这是书中对严监生家境的叙述,这样一个大富翁在临终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我们一起走进文中看看吧。
清朝和现在的物价对比
灯草:0.1-0.3文
1文钱=1-3元
1两银子=1000文=300-800元
10多万两=4-6亿元
严监生家产:
围绕“两茎灯草”写了一件什么事?
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严监生病得很重?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严监生病得很重?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来表现严监生的病重?
直接描写
侧面烘托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着急
大侄子:
两个亲人?
二侄子:
奶妈:
张氏:
严监生的反应
严监生的内心
众人猜想
两眼睁得的溜圆,把头狠狠摇了又摇,越发指得紧了
十分着急
两笔银子?
两位舅爷?
两茎灯草!
把眼闭着摇头,手指着不动
近乎绝望
终于安心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纵向看,你有什么发现?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他们的猜测为什么会失败呢?赵氏为什么就能猜出来呢?
因为他们是按照正常人、一般人临终前的想法来推断的,牵挂亲人、交待后事、安排工作,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有人会为两茎灯草而咽不下气。但是赵氏跟他朝夕相处,很了解他爱财吝啬的性格特点。
既然赵氏知道他的心思,为什么一开始不让她出来说清楚,还安排大侄子、二侄子、奶妈这些人物一一登场去猜测呢?
这是作者的写作技巧,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层层递进,达到故事的高潮,更能起到点明中心、揭示人物特点的效果。
【讨论与思辨】
严监生:节俭?吝啬?
严监生家钱过北斗,米烂陈仓,在县城里还有铺面二十多间。
【讨论与思辨】
严监生真的吝啬吗?
(严监生的妻子王氏病故)
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
——节选自《儒林外史》
(两位舅爷要去省城,准备参加乡试,来和严监生告辞)
便叫赵氏拿出几封银子来,说道:“送给二位老舅添做恭喜的盘费。我这病势沉重,将来二位回府,不知可否会得着!我死之后,二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的气!”
——节选自《儒林外史》
严监生
对自己极其吝啬
对亲眷十分慷慨
扭曲的人格!
像严监生这样,人格扭曲、精神分裂的读书人,在《儒林外史》中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