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围绕"新鲜感"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两篇精读课文和《不懂就要问》一篇略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语言中的"新鲜感",培养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情感。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本单元的开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一所小学的孩子们快乐的学习生活,展现了不同民族孩子之间的友爱与和谐。课文语言优美,充满画面感,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
二、教学目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
1. 语言建构与运用
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掌握字形结构和书写规范。
能找出并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如"坪坝"“招引”"飘扬"等),理解其含义并在语境中运用。
发现并模仿课文中的新鲜表达方式(如排比句式、侧面描写等),尝试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 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课文中的"新鲜感"表达方式与普通表达的区别,培养比较思维能力。
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如想象边疆小学的校园生活场景,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能提出自己的发现并倾听他人观点,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课文描绘的边疆小学美丽画面,体会作者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如"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等句子的节奏美和画面美。
尝试运用新鲜的表达方式描写自己身边的校园生活,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4.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感受不同民族学生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理解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场所的重要性,体会学校生活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理解其含义,积累语言。
难点:体会"新鲜感"背后的情感(如民族友爱、学校生活的美好),并尝试迁移运用。
四、教学过程
任务一:认识篇章页 发现教材新变化
情境导入:播放边疆小学课间活动的短视频,提问:"这是哪里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激发学生兴趣。
认识篇章页:
引导学生观察单元篇章页,找出本单元的主题"学校生活"和语文要素"新鲜感"。
讨论:“什么是’新鲜感’?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新鲜的事物?”
发现教材新变化:
对比以往教材,引导学生发现统编版教材的新特点:单元主题明确、语文要素突出、插图精美等。
小组合作:“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都与学校生活有关,都包含"新鲜感")
任务二:检查预习 发现有新鲜感的词语
"新鲜感词语收集员"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时找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重点词语:坪坝、凤尾竹、招引、飘扬、铜钟、粗壮等。
理解词语含义:
通过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有新鲜感的事物。
任务三:品读课文 发现新鲜的表达方式
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指名分段朗读,纠正字音,指导朗读节奏。
发现新鲜表达:
重点品读第1自然段:“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请3组学生分别扮演“山坡组”“坪坝组”“小路组”,按句式节奏依次从教室不同方位走向讲台,边走边喊:“我们从山坡来!我们从坪坝来!我们从小路来!”
“刚才的表演像不像课文里的画面?反复的‘从’让你感觉孩子们是怎样来到学校的?”(引导学生说出: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充满生机)
对比朗读:
原句 vs 改句:“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小组讨论:“反复句式和普通句式,哪个更能让你看到孩子们走来的画面?为什么?”
(结论:反复句像镜头推进,拉长画面,突出“多民族汇聚”的动态感)
迁移运用:
句式支架:“从______,从______,从______,走来了______。”
学生仿写还有哪些学生从哪里来到学校。
活动二:破解第二自然段——对比与拟人的“情感魔法”
对比发现“静与闹”:
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标出描写安静的词句,用“○”标出描写热闹的词句。
“作者为什么先写校园‘安静’,再写‘热闹’?这样对比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发现:以静衬闹,突出孩子们到来后校园的生机勃勃)
聚焦拟人句: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情境表演:请4名学生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小学生”。
“小学生”朗读课文时,“树枝”静止,“鸟儿”闭嘴,“蝴蝶”定格在花上。
采访扮演者:“树枝/鸟儿/蝴蝶,你们为什么停下来?”
(预设回答:“课文太好听了!”“我们被吸引住了!”)
语言品析:
“如果去掉‘好像’,句子还生动吗?‘好像’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结论:赋予自然物人的情感,突出校园的和谐美好)
创意改写:
提供校园图书馆图片,让学生用拟人句改写:
找出课文中类似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体会情感:
品读描写最后一段,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讨论: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
任务四:读写迁移 写写身边事物
我们的校园有哪些有新鲜感的事物?”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校园生活中的新鲜事。
指导写作:
出示写作要求:用上新鲜的表达方式,写一段话描述校园生活中的新鲜事。
提供写作支架: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反复、对比、拟人的手法。
学生练笔,分享交流:
学生用6分钟时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写自己学校生活中的"新鲜感"。
指名分享,教师点评:重点评价是否运用了"新鲜的表达"。
例:“早晨,从校门口,从楼梯上,从一条条摆着绿植的走廊里,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扎着马尾辫的,有戴着眼镜的,还有抱着篮球的。上课了,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那声音真动听!窗外的麻雀不叫了,停在树枝上,好像也在听我们读书。”
任务五 学习书写生字
给生字分类,指导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生字的书写要点,重点指导“绒”的写法。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新鲜表达
反复 对比 侧面衬托
六、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将单元教学整合理念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发现"新鲜感"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四个任务层层递进,从认识教材到积累词语,从品读语言到迁移运用,形成了完整的学习链条。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发现、积极表达,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使教学更加全面、系统,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升。
3.C
(二)1.兴致 清晰 2.B
3.非常愉快 示例:看,我能跑得这么快,拉着您肯定没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课时
1.看拼音写汉字。
zǎo chén hàn zú xiān yàn fú zhuānɡ
( ) ( ) ( ) ( )
dǎ bàn ān jìnɡ cū zhuànɡ
( ) ( ) ( )
2.我国有( )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 )个。
3.填词练习。
( )的服装 ( )的小鸟
( )的国旗 ( )的铜钟
第二课时
1.我能填。
píng dài hú
( )坝 ( )表 ( )蝶
( )果 ( )领 二( )
( )等 爱( ) ( )水
2.我会选: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1)放学了,操场上十分(安静 宁静 平静)。
(2)想着妈妈期待的目光,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安静 宁静 平静)。
4.想想说说:这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和小伙伴说说。
(1)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2)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3)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早晨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安静 粗壮
2.56 55
3.鲜艳 欢唱 飘扬 古老
第二课时
1. dǎi zú jǐnɡ pō zú ā chānɡ zú dé ánɡ zú hàn zú
傣 族 景 颇 族 阿 昌 族 德 昂 族 汉 族
2. 坪 苹 平 代 带 戴 蝴 胡 湖
3.(1)宁静 平静
(2)安静 宁静
4.(1)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2)这是一所团结的小学
(3)这是一所欢乐的小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任务一:认识篇章页 发现教材新变化
任务三:品读课文 发现新鲜的表达方式
任务四:读写迁移 写写新鲜感
任务二:检查预习 发现有新鲜感的词语
任务五:书写生字
任务一
认识篇章页 发现教材新变化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大青树下的小学》
1
《花的学校》
2
《不懂就要问》
3*
口语交际
习作、交流平台
4
体会习作的乐趣。
浏览课本,你发现哪些“新鲜”的变化?
单元篇章页
人文主题:校园生活
语文要素
任务二
检查预习 发现有新鲜感的词语
哪些新事物让你感受到“新鲜感”?圈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同桌互相分享。
多彩的少数民族
边疆
绒球花
太阳花
凤尾竹
多彩的校园环境
坪 坝
铜 钟
多彩的课余生活
跳孔雀舞
摔跤
坪坝 绒球花 早晨 汉族 鲜 艳 服 装
打扮 飘扬 敬礼 朗读 安静 摔 跤 一所 粗壮 凤尾竹 洁白
bà
róng
chén
hàn
xiān yàn
fú zhuāng
bàn
yáng
jìng
dú
jìng
shuāi jiāo
suǒ
cū
fèng
jié
检查认读
坪坝
汉族
鲜艳
打扮
飘扬
读书
摔倒
摔跤
凤凰
洁白
任务三
品读课文 发现新鲜的表达方式
理清顺序
默读课文,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课文每一段都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3):
第三部分(4):
上学路上——来到学校
上课认真读书 下课尽情玩耍
赞美可爱的小学
再读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读一读你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
和同桌交流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地方。
再读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早晨,许多小学生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再读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哪些表达让你觉得新鲜?
新鲜的表达方式:地点在前,人称后置,强调了小学生从四面八方走来。
再读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新鲜的表达方式:连用四个“(还)有……的”,强调这是一所多民族学校。
再读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从田野里,从山间路上,从小溪边……
想一想:同学们还会从哪里走来?
白族
哈尼族
纳西族
再读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时间),从 ,从 ,从 ,走来了许
多的小学生,有 ,有 ,有 ,还有 。
再读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你能用“绚丽多彩”说一句话吗?
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学校的美丽?
再读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三个“向……”,体现了孩子们天真可爱、有礼貌、热爱祖国的特点。
新鲜的表达方式:反复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上课了,不同民族小学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新鲜的表达方式:对比的写法突出课堂的安静。
如果去掉‘好像’,句子还生动吗?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新鲜的表达方式:用“树枝、鸟儿、蝴蝶”的表现衬托出教室的安静。
如果去掉‘好像’,句子还生动吗?
你能用哪些事物
迁移运用:
你能用哪些事物来衬托图书馆的安静?
。
图书馆里安静极了, 。
。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Xiangyix想一想
下课了,大青树下真热闹!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他们的欢笑声把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都吸引过来了。
猜一猜,同学们下课以后还会有哪些活动?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看到这个省略号,你能想象到什么?
自豪、赞美!
美丽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民族小学很新鲜
特别的少数民族学生
特别的校园环境
特别的课间活动
特别的上课听众
你觉得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
美丽 可爱 欢乐 团结
任务四
读写迁移 写写身边的新鲜感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
选择一个场景写一写,要运用今天学习到的新鲜的表达方式噢。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表达魔法 课文例句 效果分析
反复的节奏 从……从……从…… 突出动态画面感
对比的戏剧 安静→热闹 以静衬闹凸显生机
拟人的情感 树枝不摇了…… 赋予自然物生命力
任务五
书写生字
雀
粗
左
右
结
构
上
下
结
构
孔
重难点字
rónɡ
左窄右宽
“戈”横短斜钩长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