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一、二课时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一、二课时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2 09:25: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秋天的原野
秋天来了,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________,它已经被秋风擦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水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空。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有节奏地叫着,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________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________,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田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们的欢笑声。

1.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A.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B.生命力,活力。
(1)白鹅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
(2)今天,我又惹妈妈生气了。( )
2.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充恰当的内容。
天空像 ,它已经被秋风擦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
它们为什么红得像 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 。
3.第2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 、 、 、 。
4.秋天的原野像一幅幅图画,第2至4自然段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请选一选。
A.稻田欢歌图  B.枫林红叶图  C.水塘秋色图
第2自然段( )  第3自然段( )  第4自然段( )
【答案】
20. B A
21. 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一团火焰 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22. 天空 小塘 芦苇 白鹅
23. C B A
【分析】
20.考查了对多义词的辨析。
(1)白鹅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本句中“生气”是指白鹅的存在让小塘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生气”的意思选B。
(2)今天,我又惹妈妈生气了。本句中“生气”是指我的行为使妈妈心里不愉快。“生气”的意思选A。
21.考查了补充句子的能力。通过阅读可知,三个需要补充的句子都为比喻句,要求补充喻体,补充时要注意分析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补充。如天空是蓝色的,结合“洁净而明亮”的特点,可补充“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枫树的叶子”是“红色”的,可补充“一团火焰”。“等待着收割的稻田”是“金色”的,可补充“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2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从“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给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得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般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得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可知,第2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天空、小塘、芦苇、白鹅。
23.考查了学生对每段内容的掌握,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每段的内容及所给的标题内容填空。通过阅读可知,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秋天的小塘及塘边的芦苇、池中白鹅,所以本段是:池塘秋色图。第三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山谷中的枫树,所以是:枫林红叶图。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人们在等待收割水稻的欢乐场面,所以是:稻田欢歌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作者记叙了“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上行走的情绪,用一个小孩的眼睛去发现梧桐叶落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体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小作者观察到的每一个景点,体会比喻句的妙用,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细致,想象丰富。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新词。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叹之情。
3.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有发现美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
2.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水泥道之美。
3.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写一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美丽的景色。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 感知美丽
伴着秋风,秋天悄悄地来了。秋天是杜牧笔下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秋天是苏轼笔下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秋天是多彩的季节,就让我们走进秋天,走上一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板书课题)相机指导书写“铺 泥”。
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想象一下铺满金色梧桐树叶的小道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词语做上记号。把易错字写一写。
2.同桌互相读课文,把句子读准确,读出句子的停顿。
三、读词赏句,发现美丽
1.你画了哪些难懂的词语?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指导容易读错的生字“凌 增”。
指导读准多音字“粘 铺”。指导书写易错字“印 规”。
4.默读课文,想一想: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课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第二课时
环节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文中图片)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带着感受读课题。
环节二:细读课文,感受语言与画面美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美吗?美在哪里呢?把你感受到水泥道美丽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同桌互相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出示有关句子,指名读。
预设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这里为什么要用省略号?可以改成句号吗?省略号说明路一直伸向远方,望不到尽头。
预设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金色的巴掌指的是什么?(板书:金色巴掌 梧桐树叶)多么有趣新奇的比喻。
“熨帖”是什么意思?除了查字典,你还能用什么办法理解它的意思呢?还可以用联系下文的方法理解词意。
“熨帖”就是说很舒服的意思。一片片落叶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一样,舒服地睡在水泥道上,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预设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凌乱”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方法理解词意?
我们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了“凌乱”的意思就是排列不规则。
小结:比喻、拟人的手法能让普通的景物更形象、更有趣、更美丽。
2.走在这样美的水泥道上,我的心情如何?(板书:水泥道上)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预设1:我一步一步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从“一步一步 一片一片”看出我很喜欢美丽的落叶。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读出我高兴的心情。请你读一读,读出这种愉快的心情。
预设2: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这里的比喻和拟人用得特别好,把雨靴比作小鸟十分生动形象,拟人化的写法突出了“我”上学路上愉快的心情。(板书:上学路上)
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一步一步地走着,一片一片地数着,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吧。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读这段话。
对比一下,这里的省略号和第8自然段的省略号有什么异同?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列举,与第8自然段不同。说明作者表达快乐的方式还有很多,想象一下,作者还会做些什么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呢?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让小作者流连忘返。除了刚刚分享的句子,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水泥道的美好?读课文1——5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吗?你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明朗”就是明亮、晴朗的意思。
这里为什么不用“晴朗”?“明朗”不仅有“晴朗”的意思,还强调了天空湛蓝清亮,光线充足。
小作者沉醉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在成人的眼里凄凉的秋风秋雨却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快乐。所以作者说,要不是怕上课迟到——(师生接读10——11自然段)
多么美好的秋天啊!(板书:美丽秋天) 正因为“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所以水泥道上才会铺满金色的小巴掌。开头、结尾两次出现这句话,首尾呼应是为了强调突出是秋风秋雨给小作者带来了美丽的风景,美好的童年记忆。(板书:美好童年)
环节三:借助“阅读链接”,比较阅读
1、倘若你放慢脚步,用心观察上学路上的景物,说不定也会发现新奇的事物。(课件出示《自报家门》片段)学生自由读课本18页的《自报家门》。
2、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上学路是怎样的,“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奇有趣的感受?
3、同样是写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景物,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汪曾祺《自报家门》的片段是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罗列放学途中看到的各种作坊、店铺及师傅工作的场景,用较少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景物;课文则是围绕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进行细致的描写。
小结:通过比较阅读,我们知道上学、放学路上所看到的景物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环节四:迁移运用,仿写练习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么美丽的发现啊!你在上学的路上或者其他地方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景色呢?试着写一写吧,不需要写太长,几句话就行。
2.学生仿写。小组交流。
只要认真观察,善于用比喻句,你也能写出生动、有趣、可爱的文章。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金色巴掌——梧桐树叶 美丽秋天
水泥道上——上学路上 美好童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01
指导书写
02
03
04
检查预习 梳理层次
析词品句 感悟“道”美
想象交流 感悟“情”美
05
拓展阅读 写话迁移
任务一
检查预习 梳理层次
哪个是“金色巴掌”?
梧桐树叶
形状相似
为什么说梧桐叶像小巴掌?
铺展 水泥 水晶 紧急 院墙
印记 排队 队列 规律 守则
凌乱 棕熊 迟到 洼地 增高 马靴


jīng
yuàn
yìn
pái

luàn
zōng
chí

zēng
xuē
liè
guī
jǐn
yùn 熨帖
yùn熨斗

服帖
请帖
tiē
tiě
tiè
字帖
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词语做上记号。
熨帖
凌乱
明朗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段落主要写了门前水泥道的美?在课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同桌互相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任务二
析词品句 感悟“道”美
从哪儿看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
在作者眼里,铺满落叶的水泥道是怎样的?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中心句
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 1—7 自然段,想一想:水泥道美在哪里?圈画关键词句,做批注。
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水泥道写美的?和同桌交流。
合作学习
“洼”形旁是“氵”,意思是凹陷的地方。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wā),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想象说话:
水泥道有亮晶晶的水洼,像 ____________,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水泥道有亮晶晶的水洼,像 ____________,映着一角小小的、___________蓝天。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叶子。这些叶子,一掉下来,便粘在水泥道上了。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你从省略号体会到什么?
为什么要把水泥道比作彩色的地毯?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 .
. .
. .
“熨帖”“凌乱”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
词语理解有方法
结合插图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熨”的本义是:用金属器具加热,按压衣服,使之平贴。
“熨帖”表示平贴、服帖。这里指落叶紧贴地面。
查字典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紧紧地粘着
联系上文
借助插图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联系上文可知在本句指的是排列得不规则、不整齐。
为什么“凌乱”的落叶反而“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因为这样的水泥道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水泥道的美好?
“明朗”“晴朗”有什么不一样?
“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
借助近义词
我觉得“明朗”就是阳光很灿烂、明媚的意思。
二 年级时,我知道在“寻找”这个词中,“寻”和“找”意思相近,“寻”就是“找”的意思。我觉得 “明”就是“朗”,“朗”就是“明”。
联系生活实际
借助熟字猜词义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第4自然段
第2自然段
联系
上下文
任务三
想象交流 感悟“情”美
走在这样美的水泥道上,我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心情愉快
比喻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非常喜欢雨后的水泥道
这篇课文出自《小巴掌童话》,看来作者张秋生很喜欢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喜欢“巴掌”这个有童趣的词。
你发现这两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第10自然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第11自然段】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首尾呼应
强调突出
在作者笔下,秋雨过后的这条普通的水泥道,却是那么美,为什么?
因为“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想象、热爱生活的人,能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美。
任务四
拓展阅读 写话迁移
讨论交流:“我”的上学路是怎样的?“我”有什么感受?
一条大街,一条小巷弯弯曲曲,两旁有各种各样的店铺。“我”进这个店看看,进那个店看看,新鲜有趣,百看不厌。
自由读《自报家门》片段,思考:
“我”的上学路是怎样的?
“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走在路上,“我”有什么感受?
比较阅读
对比《自报家门》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相同 不同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用心观察 喜爱之情 上学路上 细致描写
水泥道
放学路上 写了很多
商铺
《自报家门》 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同桌交流。
留心观察一下你上下学路上的景色,动笔写一写,不要忘了用上课文中的修辞方法哦!
善于观察
处处皆美景
怎么把我们看到的美景写好呢?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先要写清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
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比如颜色、形状等。
01
02
03
04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上下、远近)来写,也可以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之类的句式。
评价标准
“写作小能手”评价表 评价项目 星评价
1.语句通畅,能围绕中心句把意思说清楚;
2.能写出景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3.运用修辞,展开合理想象;
4.书写工整、美观。
做得很棒 (★★★) 基本做到 (★★) 还需努力(★)
课外积累:描写落叶的诗句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任务五
书写指导
半包围
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易错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