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9 10:5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测试卷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分5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jiù fù( )热爱阅读,对各类 shū kān( )有着 wú xiàn( )的热情。他常常告诫我,sòng dú( )经典是提高学识与修养的重要途径。他还jiào huì( )我,无论何时,也不能放弃阅读。
2. 选择题。(12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英雄 仿问 B.质扑 斩首
C.荒唐 辛酸 D.烦锁 述说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爸爸这次出差差不多去了半个月。
B.《水浒传》中有宋江的传记吗
C.晶晶一路狂奔,直奔学校。
D.小明把试卷卷起来放进了书包。
(3)下列句子中,“明白”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他说得挺含糊,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A.这道题他讲得十分明白,我一下就懂了。
B.你有意见就明白提出来,不要背后议论。
C.他是个明白人,我不用多说他就知道。
D.你只有多思考、多探索,才能明白大自然的奥妙。
(4)人们常借形象的比喻来表达对书的看法。下列比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B.书籍是登山靴,帮我们一步步登上人生的高峰。
C.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书籍是遮阳伞,为我们阻挡阳光,留下阴影。
(5)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是( )。
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大量阅读既可以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写作欲望。
A.不阅读,就无法写作。 B.大量阅读可以引发写作欲望。
C.叶圣陶说要坚持阅读和写作。 D.阅读和写作关系紧密。
(6)下面是三个同学在欣赏同一幅书法作品时的对话,他们欣赏的是( )。
一鸣:用笔方整,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严谨。
飞飞: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
晶晶: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
3.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9分)
囫囵( )枣 浮想( )翩 悲欢( )合 牵肠挂( )
如饥( )渴 千篇一( ) 大( )身手 与( )不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阅读。刚开始,我读得很快, 。慢慢地,故事中人物的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 常使我 。有了这种感受,我开始 地阅读。所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构思就 .
4.下面是朱光潜关于读书的观点,请你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5分)
( )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 )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
( )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
( )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
( )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自己须费些功夫去搜求。
5.感受求学态度,积累读书方法。(6分)
(1)默写句子,感受古人的学习态度。(2分)
①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论语》
②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其一)
(2)选择对应的读书方法。(4分)
A.不断积累 B.对比挑选 C.人情入境 D.勤勉好学
①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 ( )
②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
③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①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
二、阅读与理解。(共33分)
(一)古人谈读书(节选)(13分)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没很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大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1.解释加点字词。(4分)
(1)却只漫浪诵读 漫浪: (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 。
2. 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 、 、 。(3分)
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用原文回答)(2分)
4.你在学习时,有没有做到“三到” 如果做到了,它给你的读书学习带来了哪些好处 如果没做到,你今后会怎么做 (4分)
(二)读书(20分)
①我常想,假如我不识得字,这病中一百八十天的光阴,如何消磨得下去
②感谢我的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在我(1) 的时候,把文字这把钥匙,丝强地塞在我手里,迫着我带着这把钥匙,打开了书库的大门。
③门内的画面是多么使我眼花缭乱啊!我一跨进这个门槛,就出不来了!
④我的文字工具,并不锐利。我所看到的书,又多半是很难攻破的。但即使我读到的对我来说是些不熟的东西,而“熟能生巧”,一个字形的反复出现,这个字的意义也会让我猜到一半。
⑤我记得我首先得到手的,是《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后来读《聊斋志异》,有一次因为我在澡房里偷看,洗澡水都凉透了,母亲气得把书抢过去,掏去一角。这真是一本好书,每一段故事,多的有几千字,少的有几百字。其中的人物,是人,是鬼,是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人”都从书上站起来了!我看得入迷,有时欢笑,有时流泪,母亲说我看书看得(2) 了。
⑥再大一点儿,我又看了两部“传奇”,那时我就会比较着读,如《再生缘》《天雨花》,都是女作家写的七字一句的有韵的故事,中间也夹些说白,书中的主要角色,又都是很有才干的女孩子,如(再生缘)中的盂丽君,《天雨花》中的左仪贞。故事都很(3)
,最后还是大团圆,但这些书看过印象也并不是很深。
⑦与此同时,我还看了许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也就是《大卫·科波菲尔》,我很喜欢这本书,常常被它的情文感动。我记得当我反复地读这本书的时候,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那里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4) 的时候,我一边流泪,一边掰我手里母亲给我当点心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我自己是幸福的!有时被母亲看见了,她就说:“你这孩子真奇怪,有书看,有东西吃,你还哭!”事情过去几十年了,这种奇怪的心理,我从来没有对人说过!
1.将下面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横线上。(4分)
跌宕(dàng)起伏 走火入魔 百无聊赖 饥寒交迫
2.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并填空。(6分)
阅读时,边读边梳理信息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我发现图中第一行都是“我”的 ,第三行都是“我”的 。
3.说说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流泪”“翳”和“塞”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3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按时间顺序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读书感受
B.作者略写读两部“传奇”的经历,是因为自己印象不深,不喜欢读
C.文章以间句开篇,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作者除了表达了自己对读书的喜爱之情外,还表达了对母亲激发自己读书兴趣的感激之情
5.文中作者用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方法,你喜欢哪种 联系你的读书经历阐述理由。(5分)
我喜欢 ,因为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你读过的课外书中,一定有很多你喜欢的人物,最打动你的是谁 请给他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让大家读了你的信有所思,有所得,并对这本书感兴趣。400字左右。
第八单元答案
一、1.舅父 书刊 无限 诵读 教诲
2.(1)C (2)B (3)D (4)D
(5)D (6)D
3.示例:吞联 离 肚 似 律显 众 囫囵吞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与众不同
4. 3 1 4 2 5
5.(1)①学而不厌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2)①C ②B ③D ④A
二、(一)
1. (1)随意(2)要紧,重要
2.心到 眼到 口到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没滚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4.示例1:我在学习时,做到了“三到”,所以我背课文特别快,老师也说我把课文理解得很深刻。
示例2:我在学习时,没有做到“三到”,我现在知道了“三到”的重要性,以后会把这个读书方法运用到学习中,相信会对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二)
1.(1)百无聊赖 (2)走火入魔
(3)跌宕起伏 (4)饥寒交迫
2.①入迷 ②比较着读 ③反复地读④感动
读书方法感受
3.表现了“我”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感动,联想到自己的幸福,没法用语言表达,只好用“流泪”,“掰”“塞”面包来表达幸福感的天真的心理。
4. B
5.示例:反复地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时,并不完全明白它讲了什么,后来我反复地读,越读越明白
评分标准 写出自己喜欢文中哪种读书方法,并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阐述理由即可得满分。只写出自己喜欢文中哪种读书方法不得分。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