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9 12: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学习生活”为主题语境,主题群关注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还展现了不同时代的老师形象,旨在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优秀品质,感受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
课 题 作者 主要内容 写作特色 拓展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写鲁迅幼年美好学习生活的回忆,并塑造了寿镜吾先生的形象。 写景生动 层次井然 《朝花夕拾》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 勒 突出表达“我”对莎莉文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细节描写 生动感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论语>十二章》 记录孔子及弟子上课时的言行,再现当时师生交流的场景。 简洁生动 《论语》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学会抓住特征 刻画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 勤于观察 善于积累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鲁 迅 写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引导学生耐心的读经典作品,采用多种方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达到涵养性情目的。
表1: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二、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
2.学会默读通读全文,抓标题和收尾段了解文章大意。
3.获得情感体验与精神启迪,激发对学习的思考和热爱。
4.阅读比较创作,学写人的记叙文,表达对人物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三、单元作业目标
1.注重基础积累,整体感知,学习抓住典型事件写人的技巧。
2.聚焦听说读写,将生活迁移到课内,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味和共鸣。
3.丰富自身情感,进行较为深层次的思考,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和生活,好好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编排
课时名称 课时作业 对应单元目标 作业类型
《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 题目分析 尝试的活动 写一段话 1,2,3 基础性,功能性 探究性,拓展性 合作性,展示性
《再塑生命的人》 概括事迹,析人物 拟标题,仿写爱 推荐阅读 1,2,3,4 功能性,探究性拓展性,展示性
《<论语>十二章》 概括观点,谈体会 阅读分享读经典意义 录视频《我眼中的孔子》 1,3,4 基础性,探究性拓展性,合作性展示性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1.梳理事件,析描写方法 2.片段写作,画肖像 3.写作:我亲爱的老师 1,2,3,4 基础性,功能性 探究性,拓展性 合作性,展示性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概括部分篇目内容 撷取童年美好片段 梳理语句,析人物 1,3,4 探究性,拓展性 合作性,展示性
所有作业具备分层性。
五、作业具体内容、作业评价及设计意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默读整体感知,迅速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2.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
3.结合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作业设计]
基础型作业(5分钟)
1.你能准确读出下列字音吗?
确凿( ) 菜畦( )倜傥( )攒聚( )宿儒( )蝉蜕( )
2.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几个部分内容 先写哪里后写哪里?还可以看出本文采用的是什么写作顺序?
3.理解填空:
文段的景物描写层次十分鲜明,“不必说”侧重于事物的___________的描写,其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侧重事物的__________的描写,其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这两个“不必说”是对百草园____________的描写,“单是”则是_______________性的描写。
实践型作业(15分钟)
假如你到了百草园,根据作者的描述说说你最想尝试什么活动?
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对身边生活做细致观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综合型作业(10分钟)
用自己的话概述我在百草园里有哪些乐趣?
2.文段中有许多词运用很精炼传神,找出一例做简要赏析。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丛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假如寿镜吾先生还在世,你愿意做他的学生吗?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寿镜吾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作业评价]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外在表现,是对教学情况的反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关注学习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分层评价:
1.按照正确率高低,分别评价优、良、中、及格等。
2.按照书写认真程度,分别得三颗星 ,两颗星 或一颗星 。
学生姓名 正确率 等级(优、良、 中、及格) 认真程度 等级(☆☆☆、☆☆、☆)
[作业内容分析]
基础型作业主要是积累字词,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境的写法,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乐趣。实践型作业主要是学以致用,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综合型作业主要是让学生感悟童年生活的天真快乐,学习从句子不同角度进行品味赏析语言,并学习写人的方法和体悟师爱尊重老师的情怀。
[设计意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的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作业设计本着听说读写的原则,将生活感知迁移到课文内容激活学习的兴趣,增加了探究的自信。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再塑生命的人》
[学习目标]
1.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主要事件。
2.分析人物形象,感悟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高超教育艺术。
3.品味描写心路历程的语句、体会作为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业设计]
基础型作业(8分钟)
1.你学会了哪些生字?
搓捻( ) 绽开( ) 惭愧( ) 譬如( )
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团锦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写了老师的哪些事迹?
3.试着用这样的句式分析莎莉文老师的形象。
“ ”这句话,运用了 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莎莉文老师 。
实践型作业(7分钟)
见证“重塑生命”历程。
生命原貌:我的生命 ,(朗读第4和9自然段);生命之光: 莎莉文老师走进我的世界(朗读第2和5自然段);幸福的复苏 ,生命中拥有文字(朗读第6、7、10和13自然段)。
拓展型作业(10分钟)
理解为什么标题为《再塑生命的人》,它的含义是什么?
请你给本文再拟一个题目: 。
仿写:爱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 ,
爱是漫漫长夜里的一豆灯光; 。
3.海伦 凯勒是世界上有名的残疾成功者。想一想平凡的生活中并非只有一位“海伦 凯勒”,你能说出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他们名字和他们谱写的动人故事吗?
4.推荐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观看影片《隐形的翅膀》。
[作业评价]
积分评价:
1.建立积分评价,根据作业上的得星 情况,在一张统计表上涂相应的星 。
2.评选“最佳作业者”,鼓励差生培养尖子生,作业有进步的也可以得一颗星 。
学生姓名 统计得 数量 进步之星 积 分 最佳作业者
[作业内容分析]
基础型作业有效地训练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感悟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高超教育艺术。实践型作业注重诵读,感悟海伦再塑生命的历程以及她聪慧、坚毅、知难而进的学习品质。拓展型作业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设计意图]
本文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作业设计重点放在学习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奋斗历程和爱的传递。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常识,理解各则语录。
2.诵读美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感受孔子人格魅力,体悟教育文化底蕴。
[作业设计]
基础型作业(3分钟)
1.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和停顿等,解释加点的字。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 三省( )吾身 逾矩( ) 箪( ) 好 ( ) 肱( ) 笃( )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 ),( ),( )家学派的开创者。
3.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实践型作业(8分钟)
1.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孔子及弟子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谈谈你最欣赏是哪一句?它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阅读分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半部《论语》治天下,现代中学生读国学经典意义何在?课外阅读《论语》,搜集资料,与同学分享。
3.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
拓展型作业(10分钟)
诵读《论语》十二章,感受师生对话场景和思想深度,同伴合作录制视频上传,为其他同学解读《我眼中的孔子》,比如:孔子从 方面对学生提出了 的要求。
“品德是最高的学位。”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准备怎样在生活中开启自己的“修身之道”呢?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写。
[作业评价]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了解作业中的优缺点,促进学生进步。
评语评价:
1.巧用评语,激励打动学生,激活学生的热情,在赏识中自信和优秀。
2.运用名言警句或口头话语言,鼓舞学生前进。
学生姓名 等级(甲、乙、丙) 评语指标描述
[作业内容分析]
基础型作业主要关注准确诵读,注重积累文言文词汇能力。实践型作业在于解读各则语录,分类整理归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等方面的观点,理意义谈体会,吸取其中的有益营养,古为今用,感悟课文丰富多彩的内蕴。拓展型作业录视频感悟孔子思想深度,开启“修身之道”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吸取其中的文化营养,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启迪思维,涵养心灵,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设计意图]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学习其十二章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作业的设计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修身和为学之道。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进一步提升自己。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学习目标]
1.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把人物放在具体事件中,通过典型事例表现其性格特征。
[作业设计]
基础型作业(10分钟)
梳理本单元课文内容、人物形象、表达情感以及老师对作者的影响。
课 文 主要事件 描写方法 老师形象 对作者影响 表达情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再塑生命的人》
《<论语>十二章》
(1)比较阅读三篇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填写内容,《论语》可从某一方面概括老师的作为。
(2)分析自己的表格,结合具体语句说说填表依据,分析事件与人物形象关系。
实践型作业(15分钟)
关注“人”。留心观察你熟悉的一位老师,发现他(她)与众不同之处。
(比如:抓住外貌特征,把握语言风格)
片段写作。选择你最熟悉或最感激或最尊重的一位老师,用200字左右给他“画”一幅肖像。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猜猜他是谁。
拓展型作业(40分钟)
1.将“画”像作业片段扩写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是《我亲爱的老师》。
温馨提示:
选准“事”。人物的个性并不都能通过“画”像凸显出来,关键在于叙事。把人物放在典型事件中,其个性就能跃然纸上。
写好“文”。在写事的过程中对人进行细节描写,或精心选取恰切动词再现人物。
[作业评价]
分层评价,鼓励为主。学生完成其相应层次的作业,即可得到肯定。
亮点评价,激励当先。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
学生姓名 作业层次 (简、易、难) 完成情况(好、较好 、一般) 亮 点 层次等级 (甲、乙、丙)
[作业内容分析]
基础型作业在于梳理本单元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会抓住人物特点的个性描写中,渗透作者对所写人物的独有认识。实践型和拓展型作业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去表现人物的神情姿态、情感、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
七年级学生作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设计梳理本单元课文事件、人物形象、描写方法以及猜猜他是谁等,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抓最有特点的方面做细节描写,让人物鲜活起来。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通过略读初步感知整本书的内容。
2.精读及赏析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篇目,消除学生与鲁迅先生的隔膜感。
学习重点:概括童年趣事,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用批注式和摘录式做读书笔
阅读方法:浏览、略读、精读。
[作业设计]
基础型作业(3分钟)
文学常识:
1.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____》(原名《旧事重提》 )里。
2.《朝花夕拾》写于_________年,是本________集,共__________篇。
3.这十篇分别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型作业(10分钟)
1.请概括部分篇目内容:《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2.朝花朵朵--童年之“花”
要求:撷取鲁迅先生少年时代的美好生活片段,如百草园之乐等,仔细研读,力争从中有所收获。
拓展型作业(15分钟)
1.鲁迅的“画”人技法
要求:鲁迅写人,寥寥几笔,人物传神,如黄胖而矮的长妈妈、眼睛白多黑少的范爱农等,一看就令人不忘。请仔细研读这些片段,谈谈你的收获。
(抓住特点、细节描写、以小见大)
2.朝花朵朵--人物之“花”
在书中记录了鲁迅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任选一个人物,梳理相关语句,把握其形象。(长妈妈、范爱农、藤野先生、衍太太)
[作业评价]
简笔画评价,画大拇指或笑脸。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巧用简笔画。
开展争花活动,一个拇指或一个笑脸可换一朵花,让学生在情趣中完成作业。
学生姓名 完成情况 评价指标 (大拇指) 评价指标 (笑 脸) 评价结果
(花朵数量)
[作业内容分析]
基础型作业主要初步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感知整本书的内容,概括部分篇目内容。实践型作业在于感悟鲁迅先生的童年学习、生活方面的成长经历,破除学生对鲁迅的隔膜。拓展型作业主要是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分析鲁迅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和对他的影响。
[设计意图]
鲁迅先生作品大多都比较难懂,但学生已经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所以就鲁迅的写作背景和语言风格有初步认识。教学时要多结合已经掌握的作品相关资料,比如“朝花朵朵”的百草园之乐等,引导学生自学,促进学生讨论,感受美好的童真、童趣、和爱,认识鲁迅的穿着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对鲁迅先生的隔膜感。积累阅读方法,丰富自身情感,并进行较为深层次
的思考,培养写作能力。
六、作文评价方式及标准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本部分主要呈现作文的评价标准。
说明: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每篇作文必须有两人独立评分。
评价标准详见下表,课堂上进行同伴互评和教师点评。
表2:作文评价标准
项 目 等 级
一等 (55-48分) 二等 (48-39分) 三等 (39-30分) 四等 (30-21分) 五等 (21-0分)
内容 (30分) 分数 30-26分 26-21分 21-16分 16-11分 11-0分
评分标准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 明确内容 不具体 文不切题 中心尚明 确内容不 具体
表达 (25分) 分数 25-22分 22-18分 18-14分 14-10分 10-0分
评分标准 表达方式 运用得好 结构合理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 运用得好 结构完整 条理清晰 语句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基本合理结构完整层次基本清楚语句较通 顺 表达方式 运用有缺 陷结构完 整层次不 清楚语句 基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很差 结构不完 整病句较 多
书写 (5分) 分数 5分 4分 3分 2-0分
评分标准 正确使用汉字字体端正匀称标点格式正确书写整洁美观 有错别字 字迹清楚 标点格式 有错误书 写整洁 错别字较多字迹较清楚标点格式错误较多书写较整洁 错别字较多字迹潦草 标点格式错误多书写脏乱
七、单元质量检测作业(时间:80分钟)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我学会的字词:(6分)
(1)选出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确凿( záo) 菜畦( qí ) 桑葚(shèn ) 轻捷(jié )
B.油蛉(líng) 缠络(chán) 觅食( mì ) 人迹罕至(hǎn)
C.珊瑚(shān) 宿儒(rú ) 收敛(liǎn ) 脑髓 (suǐ)
D.秕谷( bǐ ) 蝉蜕(tuì ) 倜傥(dǎng ) 人声鼎(dǐng)沸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确凿 菜洼 疲倦不堪 截然不同
B.鉴赏 云霄 人迹罕至 小心翼翼
C.觅食 感慨 惶然大悟 花团锦簇
D.秕谷 倜傥 人声鼎沸 由然而生
2.我积累的古诗、格言警句:(10分)
(1)子曰:“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 述而》)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李白)
(3)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4)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5)《江南逢李龟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寓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感叹。(《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6)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十二章》中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3.我参加的活动:(6分)
(1)班级开展“做个快乐的读书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让教室散发出文化气息,请你设计班级读书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智慧芳园,一字千金”,从你阅读的经典作品(《论语》《朝花夕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品评一句感受最深地句子:______________。(2分)
(3)班级同学李华每天喜欢和大人一块看电视时间可能超过一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少于十五分钟,你如何劝说李华热爱阅读呢?(2分)
4.我爱读的名著:(8分)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1)上面这段话选自《朝花夕拾》中的散文《________》,父亲说“给我读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________》。(2分)
(2)“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4分)
(3)“我”看会前是高兴的而看会回来是扫兴、索然无味的,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题。(2分)
我研读的语段:(4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22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这篇文章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写了两个部分内容,先写 ,后写 ,写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这描写景物段文字,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为什么?(5分)
(3)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3分)
视觉:
听觉:
味觉:
(4)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句子:(6分)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作者写了哪几件童年的趣事?有什么用意?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4分)
2、阅读三段文字,回答(6)-(10)题。(18分)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6)孔子,名丘,字 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_________ 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3分)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①知之为知之 ②是知也 ③思而不学则殆 ④满则覆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
①诲女知之乎? ②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2分)
(11)①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分)
②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
作文:我来写一写 (30分)
生活中有很多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朝夕相处的同学,共同感受学习的快乐与美好;有诲人不倦的老师,共同感受恩师的教诲;有无微不至的亲人,共同沐浴亲情的伟大……请你以《喜欢这样的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人物形象鲜明,内容具体,注意细节描写。
[作业评价]
组内评价:不同水平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批改,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 况。评选出优秀作业小组、良好作业小组、进步作业小组等。
面批评价:对批改后的作业进行复批和面批,书写端正及作业态度端正者打五星标记,全部正确且端正的注笑脸标记。
学生小组 完成情况 书写端正情况 整洁、较整洁、一般 五星标 (或笑脸标) 评选等级(优秀、良好、进步)
[设计意图]
语文核心素养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练习与巩固,要落到实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语言积累,提高阅读及写作水平。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均以“学习生活”为主题语境的文章。写作,突出人物的特点,因此设计作文的题目是《喜欢这样的你》,达到训练学生抓住人物特点,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的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感受周围人的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启迪。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参考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záo qí tì tǎng cuán sù tuì
2.标题“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了两部分内容,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中间用第9段自然过渡,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变换一致。
3.静态 由低到高 动态 由高到低 整体 局部
[实践作业]
1.欣玩美丽的动植物,看看令人养眼的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摸一摸石井栏的光滑。听鸣蝉的长吟和油蛉蟋蟀美妙动听的声音,看肥胖的黄蜂和轻捷的叫天子。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看看有没有像人养的,尝一尝又酸又甜的覆盆子。拿着竹筛在园子里铺鸟。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任意一点即可)
[综合作业]
百草园的乐趣有:欣赏百草园美丽的景物获得乐趣,听美女蛇故事的乐趣,在雪地铺鸟的乐趣。
(1)“伏”字生动写出儿童特有的眼光中黄蜂肥胖的体态,“停”字没有这个表达效果。(2)“窜”字传神写出叫天子动作敏捷迅速,更表现了儿童特有的羡慕之意。
愿意。寿镜吾先生态度和蔼,严而不厉,严而可亲,方正,质朴,博学。作者从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方面描写。(可适当找找句子)
《再塑生命的人》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cuō niǎn zhàn cán kuì pì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簇,丛集,聚集。
2.(1)送“我”布娃娃 (2)教“我”单词 (3)认识理解“水”
3.例如:“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莎莉文老师懂得儿童的心理,初次见面,通过拥抱表达了对海伦·凯勒的关爱。
“莎利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莎莉文老师抓住教育时机,从游戏入手对我教育,表现了她是一个有高超教育艺术的人。
[实践作业]
1.像大雾中的航船;生命中拥有了文字。
[拓展作业]
1.“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指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让我体会到幸福。莎莉文老师是再塑了“我”生命的人。表达作者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2.如:爱是春天里的一缕微风;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
3.例如:耳聋后的贝多芬:用牙齿衔着指挥棒放在键盘上,用心灵感受着每一个音符,向世界、向冥冥中的命运抗争,奏响了他的《英雄交响曲》。
例如:高位截瘫的张海迪:躺在床上,对着镜子,反复矫正口形,朗读外语单词,以至于嘴唇都磨出了血泡仍坚持不懈,最后成为中国残疾女性的骄傲。
4.略。
《<论语>十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愠:yùn ,生气,恼怒。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疑惑。说:yuè,同“悦”,愉快。 省:xǐng,自我检查、反省。
逾:yú,越过。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制成的。
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笃:dǔ,坚定。
春秋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实践作业]
学习方法上的观点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学习态度上的观点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谈启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答题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要结合,才能深入理解,有所领悟,不可偏废其一。
《论语》所涉及的内容是人类共同的亘古不变的核心价值,具有不朽的价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比如本课所学各章,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值得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重要意义。读国学经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文化传统。
现代社会的我们学习上也应该有吃苦和专注精神。即使处于贫困之中,也要安然处之,不会因为外在条件而动摇自己的意志,保持追求,才能获得正直的快乐。
[拓展作业]
1.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答题示例:我眼中的孔子是个十分谦虚好学的人。为了弄清一个道理他常常放下身段,虚心向别人请教。他从学习态度方面对学生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要求……
2.(联系自身实际,各抒己见)坚定志向,加强学习,加强自我反省等等。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主要事件:①入学礼节②拒绝回答“怪哉”③师生读书
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老师形象:寿镜吾先生是个态度和蔼,严而不厉,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对作者的影响:鲁迅先生跟着寿镜吾老师学习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文章等,为他日后从事写作,成为国学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师的正直和国学造诣影响了鲁迅。
表达情感:鲁迅对老师有着极深厚的感情。离开三味书屋后每次回到绍兴都要去拜访寿镜吾,并且与老师的通信一直没有间断。
《再塑生命的人》
主要事件:①送“我”布娃娃 ②教“我”单词 ③认识理解“水”
描写方法:动作描写
老师形象:莎莉文老师是个富有爱心和耐心、了解儿童心理、循循善诱、讲究教育方法、充满智慧的杰出教育家。
对作者的影响:使海伦凯勒变得乐观,开启了她的智慧和情感大门,让她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情感,是沙利文老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对她的影响巨大。
表达情感:表达海伦凯勒对沙利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论语》十二章
主要事件: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方面教育弟子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
老师形象:孔子是个循循善诱的师者形象和修身养性的君子形象。
产生影响: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重要影响,同时他的儒家思想对后世文 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表达情感:对孔子的敬仰和尊重。
事件与人物的关系:通过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实践作业](答案:略。)
[拓展作业](答案:略。)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周树人,《朝花夕拾》
1926,回忆性散文,10
3.《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实践作业]
1.概括部分篇目内容: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的无限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抒发了作者对儿时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揭露了封建教育扼杀儿童天性的本质。
2.朝花朵朵--童年之“花”:
喜爱自然,喜爱小动物,民间故事,爱读的神话杂书。表现作者孩童时期的天真烂漫、充满好奇心、幼稚单纯以及人生道路上朝气蓬勃、更具人性化的岁月,流露出由衷的喜悦与留恋。
[拓展作业]
1.比如黄胖而矮的长妈妈:①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如元旦的古怪仪式,吃福橘等;②有“切切察察”的毛病;睡相不好,在床上摆一个“大”字;
③给“我”讲“长毛”的故事;④为“我”买来《山海经》。
采用了抓住特点、细节描写、以小见大的写法。
2.人物形象:朝花朵朵--人物之“花”
长妈妈:迷信、守旧,有点粗俗、好事,但又淳朴、勤劳、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妇女形象,是一朵“朴实”之花。
范爱农:孤傲、倔强、正直、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外表冷漠内心热情的知识份子形象,是一朵“傲岸”之花。
藤野先生:正直、热情,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关心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的恩师形象,是一朵“正直”之花。
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表里不一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是一朵“恶毒”之花。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答案(30分)
1.(1)D (3分)(2)B(3分)
2.(1)温故而知新(2)影入平羌江水流(3)应傍战场开(4)不知何处吹芦管(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共10分,每空1分。凡有漏字、多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
3.(1)标语:如 我读书,我快乐(符合主题,运用对偶即可)(2分)
(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答题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2分)
(3)李华同学,你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有些太长了,读书的时间有点太短了。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读书就是独立于天地、自然之间,徜徉于书的海洋,独享拥有世界的乐趣。拥有了书就像拥有良师益友,享受他们的无穷快乐。李华,每天多花时间让我们与书为伴吧,做个快乐的读书人!(2分)
4.(1)《五猖会》(1分)《鉴略》(1分)
(2)表达了我被父亲强迫背书时的痛苦、扫兴和无奈的心情。(2分)父亲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不懂得儿童的心理,又有点封建的人。(2分)
(3)揭露了封建教育扼杀儿童天性的本质。 (2分)
(二)我研读的语段答案(40分)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百草园 三味书屋 空间的转换顺序(4分,每空1分)
(2)写景段详细描写了泥墙根一带的趣味,略写了百草园的整体景象。详略得当是为了突出百草园的无限趣味,表现作者孩童时期的天真童趣。(5分)
(3)示例 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味觉: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3分,每句1分)
(4)①“伏”字生动写出儿童特有的眼光中黄蜂肥胖的体态,“停”字没有这个表达效果。(3分)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油蛉蟋蟀发出声音的美妙动听,充满童真童趣,流露出我的喜爱之情。(3分)
(5)翻断专,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以童年趣事来表现童年生活的童真幼稚及自由快乐,以及作者对那段美好往事的眷恋之情。(5分)
2.(6)仲尼,春秋末期,儒家。(3分,每空1分)
(7)①为:是。 ②是:这。 ③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④覆:翻倒。(4分,每空1分)
(8)①诲女知之乎: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 (2分)
②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2分)
(9)—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2分) (10)态度 学 思(2分)
(11)①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 (敧器)的特点。(1分)
②有心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
答:“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2分)
【丙】文参考译文:孔子参观周庙,看到欹器.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 ”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右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右坐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 ”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空了就斜着,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孔子长叹道:“呜呼!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 ”
(三)作文:《喜欢这样的你》(答案略,见作文评价标准)(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