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陋室铭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陋室铭 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9 17:4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陋室铭
主备人:毛红艳 课型:新授 编号:20160810
班级 姓名 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西蜀( ) 何陋( )
调素琴( ) 调动( )
2、辨析字形
馨( )德馨 / 罄( )罄竹难书
牍( )案牍/ 读( )读书
儒( )鸿儒 / 濡( )相濡以沫
3、文学常识填空
(1)《陋室铭》的“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朝著名诗人________,字_______
____,著有_________。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诸葛”是指____________,
“子云”是指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导语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官府宅邪,它
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
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
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
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解题
1.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
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
而且押韵。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
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
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官至监察御史。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三、整体感知
1.准确朗读全文,要求:
(1)读准字音,如“馨 ”、“牍”。
(2)结合课文注释理清思路。
2.理解文意
重点词语解释
四、再读课文
1.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
——“惟吾德馨”
2.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
从山水写起,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德”,以“名”、“灵”衬“馨”,暗示陋室不陋。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馨”,从而点明短文主旨。
3.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
一是自然环境清幽。(景)
二是交往人物不俗。(人)
三是生活情趣高雅。(事)
4.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5. 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五、小结
托物言志的写法
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当堂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在文中划线处补出原文。
2.有一句是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说明( )。
A.陋室不陋 B.陋室不好
C.陋室简陋 D.陋室很陋
4.作者使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5.下列词语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个是( )
A.陋室 B.德馨 C.鸿儒 D何陋之有
一.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 A、助词"的"?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1.何陋之有?(?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3.策之不以其道( )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6.用原文填空: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8.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0.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11.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课后提升】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 ) (2)妻子不觌( )
(3)无案牍之劳形 ( ) (4) 或栖于椟 ( )
2.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3.语段(一)中“孔子云:何陋之有?”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 乙 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 , ”来表达。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