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科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单元检测卷(A)卷
总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题号 1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图形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2.如图,已知,则添加一个条件,不一定能使的是( )
A. B.
C. D.
3.三角形中到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4.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
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5.下列尺规作图,能确定AD=BD的是( )
A.B.C.D.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 )
A. B. C.或 D.或
7.如图,在Rt△ABC 中,∠C=90°,沿过点A的一条直线AE折叠Rt△ABC,使点C恰好落在AB边的中点D处,则∠B的度数是( )
A.25° B.30° C.40° D.45°
8.如图所示,在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上阴影,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中任意一个涂上阴影,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办法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点P在的平分线上,点P到边的距离等于6,点Q是边上的任意一点,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在中,,,,为上一动点,连接,过作于点,连接,则的最小值是( )
A.6 B.7 C.8 D.9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已知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PA=4cm,则PB= cm.
12.如图,,若和分别垂直平分和,则 .
13.如图,中,,P是上任意一点,过P作于D,于E,若,则 .
14.如图,将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BE边上的点处,若,则∠1= .
三.解答题(共6小题,总分60分,每题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答过程)
15.如图,中,于点D.
(1)求证:;
(2)过点C作于点E,交于点F,若.求证:.
16.如图,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1)请写出关于x轴对称的的各顶点坐标;
(2)请画出关于y轴对称的;
(3)并直接写出的面积 .
17.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BE=CF.
(1)求证:AD平分∠BAC;
(2)已知AB=12,AC=20,求BE的长.
18.如图,是的平分线.垂直平分于点,于点,于点.
(1)求证:;
(2)若,,则 .
19.已知:中,为直线上一动点,连接,在直线右侧作,且.
(1)如图1,当点在线段上时,过点作于,求证:;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连接交的延长线于点M,连接,求证:
20. 已知等腰中,,,交延长线于点D,为的延长线,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在射线上向右运动,连接,以为边,在的左侧作等边,连接.
(1)如图1,当时,求证:;
(2)当点P运动到如图2位置时,此时点D与点E在直线同侧,求证:;
(3)在点P运动过程中,连接,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线段长度取到最小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D B C B C B D
二、填空题
11.【解】解:∵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PB=PA,
∵PA=4cm,
∴PB=4cm.
故答案为:4cm.
12.【解】解:∵垂直平分,
同理:
∵,
∴
故答案为:
13.【解】解:如图,连接,
∵,,
∴,
∵,,
∴,
∴.
故答案为:3
14.【解】解:∵纸片沿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且,
∴,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5.【解】(1)证明:∵,
∴,
在和中,
,
∴;
(2)解:∵,
∴,
∴,
∴,
在和中,
,
∴,
∴,
∵,
∴,
∴,
∴.
16.【解】(1)解:根据关于轴对称的性质得,,,;
(2)解:如图,
(3)解:
,
故答案为:.
17.【解】(1)证明:∵DE⊥AB,DF⊥AC,
∴∠E=∠DFC=90°,
在Rt△BED和Rt△CFD中,
,
∴Rt△BED≌Rt△CFD(HL),
∴DE=DF,
∵DE⊥AB,DF⊥AC,
∴AD平分∠BAC;
(2)由(1)知,Rt△ADE≌Rt△ADF,
∴AE=AF,
∵AB=AE BE=AF BE=AC CF BE,BE=CF,
∴AB=AC 2BE,
∵AB=12,AC=20,
∴BE=.
18.【解】(1)证明:连接,
垂直平分,
,
平分,,
,
在和中,
,
,
;
(2)解:在,中,
∴
∴,
设,
则,,
,
,
,
.
故答案为: .
19.【解】(1)证明:,,
,
,,
,
又,,
,
;
(2)证明:如图,过点作,
,,
,
,,
,
又,,
,
,
,
,
又,,
,
.
20.【解】(1)证明:∵,,
∴,
∵在和中,
,
∴;
(2)证明:如图,在上取一点T,使得,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是等边三角形,
∴,,
∴,,
∴.
在和中
,
∴,
∴,
∴;
(3)解:①当点D与点E在直线AP同侧时,
由(2)中有:是等边三角形,即,
∴,
则根据可知:,
∵,,
∴,
∴,
∴,
∴,
②当点D与点E在直线两侧时,如图,
在上截取,
∵,
∴结合对顶角相等,可得,
∴,
∴,,
∴,
∴,
∵,
∴,
即运动过程中,所在的直线平分,
则有点E在的角平分线l上运动,
当时,取到最短.此时,,点D与点E在直线AP同侧时.
∵中,,,
∴.
∵中,,,
∴.
∴根据(2)的结论,有,
∴.
即:当点P运动时,线段长度取到最小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