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调研检测卷(含答案)苏科版2025—2026学年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调研检测卷(含答案)苏科版2025—2026学年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9 15:4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调研检测卷苏科版2025—2026学年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笞卷前,考生务必
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
,填空题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第II卷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2.在实数 ,,,,,,中,无理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估算的范围是( )
A.2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4和5之间 D.5和6之间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再添加一个条件,不一定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C.两边及一角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7.利用下列图形,能验证勾股定理的图形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50°,直线MN垂直平分边AC,分别交AB,AC于点D,E,则∠BCD=(  )
A.10° B.15° C.20° D.25°
9.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
A.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D.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10.如图,已知等边的边长为4,点D,E分别在边,上,.以为边向右作等边,则的最小值为( )
A.4 B. C. D.
二、填空题(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若,,则 °.
12.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长分别是,,则它的面积是 .
13.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x和,则这个正数等于 .
14.在中,,,边上的中线,则的长是 .
15.如图,在中,,以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若,则 的长为
16.如图,一圆柱高9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一只蚂蚁沿表面从点爬到点,则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
第II卷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调研检测卷苏科版2025—2026学年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
解答题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7.计算或求值
(1)计算:;
(2)已知,求x的值.
18.已知某正数的两个不同平方根是和,的立方根为,是的整数部分.
(1)求的值;
(2)求的平方根.
19.如图,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20.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
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
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即,∴的整数部分为,小数部分为.
请解答:
(1)如果的小数部分为,的整数部分为,求的值;
(2)已知:,其中x是整数,且,求的值.
21.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______(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2)在图中画出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
(3)的面积为______.
22.如图,在中,、分别垂直平分和,交于、两点,与相交于点F.
(1)若的长为,则的周长为________;
(2)若,求的度数;
(3)判断点F是否在的垂直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
23.如图所示,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AOB=100°,∠BOC=α,D是△ABC外一点,且△ADC≌△BOC,连接OD.
(1)求证:△COD是等边三角形;
(2)当α=150°时,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探究:当α=_____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
24.在中,,,点D为线段上的一点,点E在线段上,点F在线段的延长线上,,,过点E作,交于点P,交的延长线于点G.
(1)如图1,求证:;
(2)如图2,延长交于点H,连接,若,求证:;
(3)如图3,若,的面积为6,求的面积.
25.定义:若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之和等于,则称这两个等腰三角形互为“友好三角形“,这两个顶角的顶点互为”友好点“.

(1)已知与互为“友好三角形”,点B和点E互为“友好点”.
① 若一个内角为,则 °
② 若一个内角为,则_____
(2)如图1,直线.直线与之间的距离为2,直线与的距离4.A,B为直线上两点,O为直线上一点,C,D为直线上两点,与互为“友好三角形”, 0为与的友好点.,,求的值.
(3)在(2)的条件下,与大小保持不变,将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到如图(2)位置,则旋转过程中,判断的值是否变化?并说明理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D C D B B C
二、填空题
11.【解】解:∵,,,
∴,
∴;
故答案为:.
12.【解】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是
∴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8×2=16cm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6cm
∴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6×6=48cm2
故答案为:48
13.【解】解:∵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和,
∴,
∴,
∴这个正数等于,
故答案为:.
14.【解】解:如图,∵是中线,,,
∴,
∵,即,
∴是直角三角形,则,
又∵,
∴.
故答案为:13.
15.【解】解:∵以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且,
∴,
∵,
∴,
∴的长为3.
故答案为:3.
16.【解】解:根据题意,将圆柱展开如下:

厘米,
∴最短路程为15厘米,
故答案为:15厘米.
三、解答题
17.【解】(1)解:

(2)解:,
∴,
∴或,
解得:或;
18.【解】(1)解:∵一个正数m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和,
∴,
∴,
解得:,
∴,
∴;
(2)解:∵的立方根为,
∴,
解得:,
∵,
∴的整数部分,
∴,
∴的平方根是.
19.【解】(1)
在与中
(2)
20.【解】(1)解:,






的值是;
(2)解:,


,,

的值为.
21.【解】(1)解:由勾股定理得,,,,

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不是;
(2)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3)解:.
22.【解】(1)解:∵分别垂直平分和,
∴,
∴的周长

∵,
∴的周长为;
(2)解:∵,
∴,
∵分别垂直平分和,
∴,
∴,
∴,
∴.
(3)解:点F在的垂直平分线上,理由如下:
连接,
∵分别垂直平分和,
∴,
∴,
∴点F在的垂直平分线上.
23.【解】(1)证明:∵△ADC≌△BOC,
∴∠OCB=∠DCA,CO=CD,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60°,即∠OCB+∠ACO=60°,
∴∠DCA+∠ACO=60°,又CO=CD,
∴△COD是等边三角形;
(2)解:∵△ADC≌△BOC,
∴∠ADC=∠BOC=150°,
∵△COD是等边三角形,
∴∠ODC=60°,
∴∠ADO=∠ADC ∠ODC=90°,
∠AOD=360° 100° 150° 60°=50°,
∴∠OAD=40°,
△AOD是直角三角形;
(3)解:当AD=AO时,设∠AOD=∠ADO=x,
则∠ADC=∠ADO+∠ODC=x+60°,
∴∠BOC=x+60°,
则100°+x+60°+x+60°=360°,
解得,x=70°,
则α=60°+70°=130°,
当DA=DO时,设∠AOD=∠DAO=x,
则∠ADO=180° 2x,
∴∠ADC=∠ADO+∠ODC=180° 2x+60°,
∴∠BOC=240° 2x,
则100°+240° 2x+x+60°=360°,
解得,x=40°,
则α=240° 2x=160°,
当OD=AO时,设∠OAD=∠ADO=x,
则∠ADC=∠ADO+∠ODC=x+60°,
∴∠BOC=x+60°,
则100°+x+60°+180° 2x+60°=360°,
解得,x=40°,
则α=60°+40°=100°,
综上所述,当α为100°或130°或160°时,△AOD是等腰三角形.
24.【解】(1)解:证明:,
,即;



又,

在和中,



又,

(2)证明:在与中,







在与中,



(3)解:如图,连接,过点作于点,
,

在中,,
,
即,
,
,
,
在和中
,
,
在中,,
,
,
,
,

,
在中,,

在中,,
,
在中,,
设, 则在和中,
,
设, 则,
,
即,
,
,
,
解得(负值舍去),
,
设,
在和中,,


解得:,

,
.
25.【解】(1)① 解:∵是等腰三角形,且一个内角为,
∴顶角为,
根据定义,得.
故答案为:80.
② 解:根据题意,得是等腰三角形,且一个内角为,
当,根据定义,得;
当时,,此时.
故答案为:或.
(2)解:过点O作于点E,于点F,
∵直线.直线与之间的距离为2,直线与的距离4,
∴,,,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重合为一条直线,
∵与互为“友好三角形”, 为与的友好点.
∴,,
∴,
∵,,
∴,,
∴,
∴,
∴,
∴,
∴,

∴,
∴,
∴,
∴.

(3)解:不变,理由如下:
延长到点N,使得,连接,
∵与互为“友好三角形”, 为与的友好点.
∴,,
∴,
∵,
∴,
∵,
∴,

∴,
∴,
∵,
∴,
∴,
∵,
∴,
故,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