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9 12:10:17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终考试
历史答案
单项选择题(45分,每小题3分)
1-5 BCABC 6-10 BDBAD 11-15 CCCAC
辨析改错(12分,每小题3分)
16、(1)×,“人民大会制度”改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和平相处”改为“一国两制”;
(3)√;
(4)×,“杨利伟”改为“翟志刚”
材料解析题(28分,共2小题,每小题14分)
(14分)
(1)(3分)事件:实施“一五计划”;(1分)行业:重工业;(1分)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写一例即可)(1分)
(3分)A:(第一颗)原子弹;B:东方红一号;C:袁隆平;(3分)
(3)(2分)名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4)(3分)社会变革: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3分)
(5)(3分)【示例1】选择:图2。解读:图中人物为王进喜,他于1960年带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其间跳进泥浆池,制服了井喷,使得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被誉为“铁人”。以他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示例2】选择:图3。解读:图中人物为雷锋,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被称赞为“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精神”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事迹,精神)
时代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4分)
(1)(4分)战役:上甘岭战役;(1分)现实意义:体现了对志愿军烈士的尊重与缅怀,告慰烈士英灵;传承和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彰显了国家对英烈的重视,有利于凝聚民族力量,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答出其中两点得3分)
(2)(5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吸引力。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包括经济发展、军事强大、科技进步等提供坚实支撑。积极开展多边和双边外交,先进外交理念和行动得到广泛认可。(答出2点得4分)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分)
(3)(3分)首次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1分)
主题:新时期中国的辉煌成就与精神展现(2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2分)科技创新精神、担当精神(2分)(或拼搏奋斗精神、文化创新精神等,答出两点即可)
四、活动与探究(15分)
19.(1)(4分)战略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分)
关系:图A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图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2)(2分)显著变化: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3)(5分)变化:由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到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2分)
措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投行等等。(3分)
(4)(4分)①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评价: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②A:邓小平理论。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桐城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八年级历史试卷
学校:
姓名:
考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
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不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提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最寒冷的冬天》中写道:“中国人用简陋的武器,凭借他们的独创性、战士的勇敢,在朝
鲜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不得不正视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
国。”由此可知,这场战争()
A,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2,中国共产党在关注民生问题上利用土地创造了“中国奇迹”。下列对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
表述,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消灭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地主减租减息,激发了地主生产积极性,团结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力量。
C.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农业方面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D.家庭联产责任制,为新时期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
3.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到,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代表们”参加的这次会议()
A.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D.总结公私合营的成果
4.下图是1955年我国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部分)上的图案(部分),这些人民币图案反映出
的时代信息是()
区四
盛画区组
第1页共8页
A.采取措施巩固人民政权
B.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
C.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加紧进行
D.我国交通运输业大大发展
5.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圳,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共中14%的人犒农业,24%的人
犒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
一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一6%。这一状况应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6.王进喜日记中写到:“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
誉都是党和人民的”。下列与材料所述属于同一时代的建设成就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我国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
C.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D.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7.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曾计划建立身份证制度但未能实施:1983年公安部提议实行公
民证制度获批: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正式施行。这一变化折射出()
A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B.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完普
C.信息技术走向成熟
D.人口流动需求增加
8.下图为《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数据表》,进出口贸易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亿关元
亿关元
3500F
140000
3000
35000
2500
30000
2000
25000
20000
1500
2981
3
15000
1000
6.9
10000
500304325473g9100
100.0
1819
5
445000
0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顺差
班出口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9.藏蒙史诗《格萨(斯)尔》是世界上存世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国家整理出版不同民族文字版本的《格萨(斯)尔》及相关研究文集。2006年,
国务院将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体现出我国政府()
A.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保护
B.在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C,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
D.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10.新时代以来,中国形成“两条腿一个圈”的大外交。其中“两条腿”包括了与美国、俄
罗斯、印度等国建立的新型大国关系,以及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一个
圈”则指的是针对亚洲邻国的周边外交;三者互相交接、相辅相成。这反映了()
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