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9 12:1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石港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12题,每题2分,共计24分
18.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是一首战歌,请你分析该场战争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
A. 使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C.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D.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端
19.一五计划是我国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它主要集中力量发展的是( )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
20.当我国完成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私有向公有的转变后,我国开始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三大改造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中共十八大召开
21. 1978年9月,邓小平在北方地区视察时强调:要迅速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四个现代化,“关起门来不行”,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吸收他们的资金”。这次讲话( )
A.蕴含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B.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C.开辟经济全球化新途径 D.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22.右图《开展劳动竞赛,为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是我国美术工作者1955年创作的宣传画,画面描绘了为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开展劳动竞赛的场景,该画反映了( )
A.工业化目标激发的建设热情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喜悦
C.原子弹首次爆炸成功的自豪 D.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骄傲
23. “57%的被访者认为2001年的这一机遇,增强了中国企业苦练内功的紧迫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49%的被访者认为,这一机遇对外资、私营企业都实行‘国民待遇’极大地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发展。”“这一机遇”是( )
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24.1983年我国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中国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你认为在城乡之间的这些改革的相同之处在于( )
A.实行私有经营是当时发展的趋势 B.都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D.都是为了让部分人先富起来
25.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支付方式。下列是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支付方式演变趋势的图片,这一演变说明了( )
粮票 布票 “一卡通” “在线支付”
A.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B.支付方式逐渐趋于单一
C.传统支付方式退出生活 D.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6. 太原六味斋创办于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有着“六味压三晋,香冠美群芳”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公私合营,六味斋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公私合营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生产合作社 B.政企分开 C.无偿征收 D.赎买政策
27.建国后我国先后成立了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级行政区,这主要反映了党中央的民族政策是( )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 C.西部大开发 D.一国两制
28.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 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9.1978到2017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05倍和100倍,2018年底,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政府对民生的关注 B.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
C.社会保障制度完备 D.出行方式发生巨变
二、材料分析题(共计36分)
30.(8分)材料一,阅读下列图片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四川金堂县农民分到了土地 农民分到了劳动工具
材料二,下表是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发生的变化
时间 土地 耕牛和农具 谷物 油
1948 很少 无 350千克 2千克
1953 15亩 齐全 1600千克 24千克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从图片看农民受益情况分析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有哪些?(至少说出三点)(4分)
(2)概括出材料二中陈友汉一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产生的多种原因。(4分)
31.(8分)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学习任务。
材料一
图1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拓前进,一步步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间正道。 ——新华社《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
(1)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际外交中,展示出追求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卓越智慧,你能列举两例相关的外交事例并简要说明吗?(4分)
材料二
图2 袁隆平在田间 图3 屠呦呦在实验室
根据材料二,指出图2、图3分别与哪项科技成就有关?(2分)这些成就对人类世界有什么作用?(2分)
32.(10分)看图回答问题
(
图一:《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
图三: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 (
图二:小岗村村民签订承包责任书
)
回答问题:(1)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说图一上发表的文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图二反映出小岗村人怎样的时代精神?(2分)
(3)你能从图三上找找,经济特区分布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2分)
(4)从上述图片中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怎样的影响?(4分,至少说2点)
3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时代变迁”主题,任选两幅图片,自拟题目,运用历史事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图例  
说明 20世纪70年代衣着色彩一核样式单调。 行驶中的“复兴号”动车组 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教室已经被现代化的电子智能教室代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