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9 12:3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地幔柱假说认为,在洋底高原形成后,地幔柱仍持续稳定的供应岩浆,并随着板块运动在大洋中形成有年龄序列的海山链。如图为“卡洛琳海山链及部分海山年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卡洛琳海山链位于( )
A.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据图推测,卡洛琳海山链随板块移向( )
A.东 B.南 C.西 D.北
3.“地幔柱”的主要物质来源于( )
A.地核 B.软流层 C.地壳 D.岩石圈
如图为2024年3月10日至2025年3月1日“太阳年日行轨迹景观合成图”,该图拍摄于美国斯蒂芬维尔(32°N,98°W)同一地点的晴天18:38(格林尼治时间),观测期间恰逢2024年4月8日“日全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拍摄此图时,太阳均位于该地( )
A.南偏东 B.南偏西 C.西偏南 D.西偏北
5.太阳运行至图中甲处时,当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约
A.51° B.61° C.71° D.81°
6.2024年4月8日,日、地、月的位置最接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柏树在北京市各区县均有广泛种植,其花粉释放受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综合影响。柏树的花粉爆发会引发花粉过敏症状,如图为2025年3月“北京柏树花粉始发期分区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中心城区花粉始发期早于周边区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全球变暖 D.人类活动
8.花粉过敏者出行应尽量避开( )
A.6:00~10:00 B.10:00~14:00 C.14:00~18:00 D.18:00~22:00
9.花粉爆发期,北京市相关部门应( )
A.喷洒水雾 B.更换树种 C.限制交通 D.砍伐花枝
生物滞留带是一种模仿自然水文过程的生态工程设施,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的综合作用,在解决城市雨水管理问题的同时,兼顾生态、景观和资源利用效益。如图为“生物滞留带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卵石坡的主要功能表现为( )
A.削减流速,截留杂物 B.美化环境,降低噪声
C.吸烟滞尘,保持水土 D.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11.蓄水沟蓄水深度小于20cm时,蓄水进入溢流井的主要方式为(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下渗 D.蒸腾
12.生物滞留带的综合效益表现为( )
A.增加地表径流 B.缓解城市内涝 C.增强热岛效应 D.减轻交通拥堵
象山港位于浙江省北部,是一个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形半封闭海湾。“盐度锋”指海水盐度梯度较大的锋面区,受海底特征、潮汐运动、入海径流等因素综合影响。如图为“某季节象山港盐度垂向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盐度锋”出现在(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图示季节最可能为( )
A.春 B.夏 C.秋 D.冬
15.图中“盐度锋”表层锋面位置的倾斜,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盛行风向 B.海底特征 C.潮汐运动 D.入海径流
欧强村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的黄河谷地上,其土壤剖面较好地记录了古湖泊消失后的地表过程及演变,古土壤呈黑灰色,黄土由风力堆积形成。如图为“欧强村位置及土壤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欧强村位于( )
A.洪积扇 B.黄土塬 C.新月形沙丘 D.河口三角洲
17.距今10(ka)以来,欧强村大气环境经历( )
A.热干→冷湿→热干 B.温湿→冷干→温湿
C.冷干→温湿→冷干 D.冷湿→热干→冷湿
杭州市萧山区的地貌呈现典型的“南丘北圩”格局。地貌和水文特征将萧山区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划分为丘陵畈田型、湖荡畈田型、泾浜圩田型和标准圩田型。下为“萧山区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丘陵畈田型聚落最可能位于图中( )
A.Ⅰ B.Ⅱ C.Ⅲ D.Ⅳ
19.萧山区聚落形态呈典型方格网状线性发展的是( )
A.丘陵畈田型 B.湖荡畈田型 C.泾浜圩田型 D.标准圩田型
标准差椭圆能够反映地理要素的空间特征,椭圆重心表示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平均中心,长半轴表示地理要素的分布方向,短半轴表示分布的范围。如图为“不同时期江西省赣中南传统村落分布及标准差椭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赣中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整体格局( )
A.东部集聚,西部分散 B.南部集聚,北部分散
C.整体性凝聚,区域性差异 D.大范围集聚,小范围散乱
21.宋元至明清时期,赣中南地区传统村落中心演变方向为( )
A.西南→东北 B.东南→西北 C.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
22.宋元时期赣中南传统村落数量快速增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战乱 B.交通 C.气候 D.灾害
二、综合题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是我国雅丹地貌的核心分布区之一,其雅丹地貌规模庞大且形态多样。该地区的雅丹地貌形成和演化受风力剥蚀、地层岩性和流水作用共同影响,经历了初成期、青年期、成熟期、衰亡期等4个阶段。下图为“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演化示意图”。
材料二 罗布泊形成于地质时期构造沉降,受冰川融水、气候变化、河道变迁、人类活动等影响,湖面反复变化,1972年完全干涸。1995年,罗布泊“罗北凹地”发现超大型卤水钾盐矿,为提炼钾肥,地下卤水被抽至地表,再次形成“碧波荡漾”的景观,目前该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单体硫酸钾生产基地。
(1)结合材料一,推测图中雅丹地貌的演化顺序 (填图中字母),在a图中,用箭头标注主导风向 ,并说明理由 。
(2)简述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3)评价钾盐资源开发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省中部兴化市里下河地区因地势低洼,水患频发,为抵御洪水侵袭,当地居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创造性地发展出“垛田”农业模式。2014年4月,兴化垛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为“兴化垛田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兴化市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成为普遍现象,这给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严峻挑战。下表为“兴化垛田区某村劳动力基本特征及就业选择对比表”。
维度 指标 留守者 进城者 回流者
人口特征 男性占比(%) 45.98 61.67 57.08
平均年龄(岁) 58.60 42.93 55.98
受教育程度 1.75 2.93 1.96
资本禀赋 家庭总收入(元) 19725 34862 29696
就业选择(%) 垛田农业 77.68 0.00 40.18
制造加工业 1.79 21.08 5.48
批发零售业 8.93 17.77 9.13
住宿餐饮业 4.02 8.19 27.40
社会服务业 1.12 19.16 7.76
注:受教育程度:未读过书=1,小学=2,初中=3,高中及以上=4。
(1)从自然地理要素角度,分析兴化市垛田形成的区位条件。
(2)说明近年来兴化市劳动力外流的内在原因。
(3)归纳劳动力外流对垛田产业的负面影响。
(4)针对农户谋求发展与垛田遗产传承间的矛盾,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低空经济”指以低空技术为基础、以低空飞行(3000m以下)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主要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四类产业。
材料二 2024年9月,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智能互联、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低空设施网基本建成,覆盖上中下游的特色产业链基本形成。下图为“低空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描述“低空经济”涉及空域的气温垂直变化特征,并列举低空飞行活动面临的主要自然威胁。
(2)相较传统产业,概述低空经济+产业的突出社会经济优势。
(3)简述江苏省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B D A D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B D A C C D C
题号 21 22
答案 D A
23.(1) b→d→a→c 雅丹地貌中风力侵蚀方向与垄槽方向相平行;从图a可知:垄岗呈东北——西南向,迎风坡陡、背风坡缓,故判断为东北风。
(2)初成期:由于地表风化作用,较为平坦的地面出现裂隙,盛行风沿裂隙持续侵蚀,使之不断展宽和加深,形成风蚀沟槽雏形,地面开始起伏不平。
青年期:随着风蚀下切的进行,雅丹间沟槽持续加深展宽,多数初成雅丹形态经过消失重组逐步转变为个体流线状雅丹。成熟期:当风蚀作用切穿雅丹间风蚀沟槽或风蚀洼地后,风蚀快速发展,雅丹形态不断拉长,由流线状转变为长垄状。
衰亡期:由于存在持续的磨蚀,雅丹头部不断坍塌后退,雅丹两翼和尾部逐步被侵蚀崩塌,雅丹整体形态发生破碎。
(3)有利影响:开发钾盐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抽取地下卤水,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加剧土地荒漠化;卤水排放不当,易造成土壤盐碱化、水污染;大规模开发破坏地表植被和雅丹地貌,影响生态环境和旅游景观。
24.(1)地势低洼易受洪水侵袭,需堆积泥土抬高农田; 河网密布,泥土来源充足且便于灌溉运输。
(2)垛田农业收入水平低;留乡就业类型单一;适合高素质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较少。
(3)劳动力数量减少且老龄化(平均58.60岁),缺乏年轻劳动力;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困难;产业创新和规模扩大受限,发展活力不足。
(4)政府提供农业补贴,提高农户收入;发展垛田景观乡村旅游,推动农旅融合;开展技术培训,提升生产效率;建立文化传承机制,鼓励年轻人参与。
25.(1)气温垂直变化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自然威胁:气流紊乱;云雨雾等天气现象等。
(2)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强;就业吸纳广;资源消耗低。
(3)政府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产业协同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