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乡下人家
学习任务一
复习导入,以诗入文
读“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感受到初夏时节万物生长的蓬勃生机;读“儿
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感受到了乡
间金灿灿的油菜花,蝴蝶飞舞,儿童追逐嬉
闹的场景;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仿佛看见了低矮的茅草屋,听见了清澈的小
溪潺潺地流淌……
多么美妙的景色,多么悠闲的生活啊!
情境导入
学习任务二
自读课文,识字学词
屋檐 构成 装饰 凤仙 顺序 华丽 独特 照例 率领 觅食 蹲守 踏步
倘若 和谐 甜蜜 梦乡 催眠曲
天高地阔
认读词语
课堂集中营
春天 芍药
春末夏初 凤仙
秋天 大丽菊
夏天 鸡冠花
依着时令
顺序开放
和谐
gòu
guān
pǔ sù
shuài
构成
鸡冠花
朴 素
率 领
tǎng
倘 若
fù
附近
dǎo
捣衣
huì
绘画
xié
认读词语
自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哪些乡村风景?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花哪几幅画?
投
耸
踏
倘
绘
谐
寄
眠
gòu
shì
dūn
fèng
xù
lì
shuài
tóu
sǒng
tà
tǎng
huì
xié
jì
mián
构
饰
蹲
凤
序
例
率
拼音开关
指导书写
课堂集中营
这句话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前者是有生命的植物,棚架上、屋檐上爬满了绿绿的藤和叶,青、红的瓜点缀其中,色彩明丽,充满了质朴自然之美。而后者石狮子、大旗杆这样的装点则显得刻板、严肃,让人不由得拘谨胆怯,有距离感,难生亲近之意。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更加凸显了农家房前屋后的装饰让人感到亲切、可爱。
——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
单元导语:
抓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要素: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母鸡犹如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寻找食物,雄鸡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母鸡觅食图
汇报交流
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鸭子觅食,妇女捣衣,好一幅人与自然界和谐的画面。由静到动,,房前到屋后,展现了乡下生活的自在和生机。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鸭子戏水图
课堂集中营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朴素”是说它们在乡下随处可见,“华丽”是指花朵色彩艳丽,十分漂亮。
课堂集中营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不好,“天高地阔”一词既形象地说明了农家人吃饭场所的宽阔,又表现了农家人吃饭的豪爽、无拘无束,突出了乡下人家质朴的生活习俗。而“津津有味”和“狼吞虎咽”则感受不到那份惬意和自然。
把“天高地阔”换成“津津有味”或“狼吞虎咽”好不好,为什么?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了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古诗诵读
门前吃晚饭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课堂集中营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里的 “探”,采用了拟人手法,让人感到嫩笋长势迅速,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的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对春笋的喜爱。
“探”字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课堂集中营
前四自然段描写了哪几幅图景?分别是从哪个方位描写的?
瓜藤攀架图
鲜花绽放图
雨后春笋图
鸡鸭觅食图
房前
屋后
学习思考
空间顺序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田园晚餐图
“天高地阔”的画面是怎样的?
山七日西甲,飞鸟向玉环
——陶渊明《饮酒》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如同好友相聚,天南地北的聊,忘乎所以的笑……展现乡下人家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轻松惬意的生活。
人物
课堂集中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句话写出了母鸡妈妈带着孩子们在竹林中寻找食物,而雄鸡则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家人、守护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耸着尾巴”和“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写出了雄鸡精神抖擞的状态。
春雨过后
夏天傍晚
秋天到了
时间顺序
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
环境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得了。连小孩子端的碗也变成金的了,笑呵呵的老爷爷捋着金色的胡子,讲着曾经的故事……
天边的红霞照应映下你看到什么景色?
想象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归巢的鸟儿
想象
林间飞翔的鸟儿,开始纷纷归巢,在晚霞的掩映下也变成粉红的了,犹如美丽的精灵。有的落在屋檐上,有的落在树枝间,有的飞到院子里,在人们的脚下穿梭着拣食地上的饭粒呢。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
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
屋前搭瓜架
门前开鲜花
屋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
中心思想
作者抓住了乡村里最普通的事物和场景,呈现出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天边的晚霞
吃饭的人们
归巢的鸟儿
向晚的微风
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全文总结
长藤绿叶瓜架,
门前鲜花盛开,
雨后春笋冒尖。
雄鸡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
纺织娘高唱甜蜜,
最美乡下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