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统编版(2024)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阅读 19 咕咚
谈话交流
哗哗 呼呼
咕 咚
人物:故事中出现了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和野牛。
经过:兔子被“咕咚吓了一跳,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也跟着到处跑,野牛没有跑,他拦住动物们询问事情的经过。
结果:最后小动物们来到湖边,终于弄明白了“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做了哪些事情,故事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呢 请你们再读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起
qǐ
组词:起来 起床
音序:Q 部首:走
结构:半包围
笔画:十
平捺伸展。
末笔顶部不出头。
跟
gēn
组词:跟着 跟随
音序:G 部首:足
结构:左右
笔画:十三
足字旁末笔是提。
竖提稍长,最后一笔捺的收笔略高于竖提。
易错提示:右边上部不要多写一点哦!
初读课文 自主识字
1.借助连环画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图画和形声字特点进行猜读。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初读要求:
小鹿
小象
借助图片猜读
初读课文 自主识字
吓唬
造句:别吓唬小猫,它胆子可小了。
掉
逃
命
野
借助生活实际猜读
初读课文 自主识字
吓唬
xià
惊吓
吓人
吓坏
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因为
wèi
为什么
吓
拦
领
借助字形特点猜读
初读课文 自主识字
因为
造句: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我们取消了户外活动。
我会写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右边横起笔与“口”齐平,竖较长。
吓
害怕
pà
恐怕
后怕
惧怕
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害怕
造句:妹妹害怕打雷,每次下雨打雷都要躲进被窝。
家庭
jiā
家人
家乡
搬家
“家”是上下结构,“宀”稍宽,“豕”横画宜短,撇画平行。
家
jiā
组词:大家 家庭
音序:J 部首:宀
结构:上下
笔画:十
宝盖头位于上半格中。
第四笔短横紧跟宝盖头,位于上半格。
搬家
造句:上个月我们搬家了。
羊
yáng
组词:山羊 绵羊
音序:Y 部首:羊
结构:独体
笔画:六
三横间距均匀,第三横最舒长。
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没看见,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
“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象
xiàng
组词:大象 形象
音序:X 部首:
结构:上下
笔画:十一
上收下放,一捺最舒展。重心要对齐,形体偏长。
下部三个撇有长短,间距匀称。第六笔撇是从扁“口”中斜出。
都
dōu
组词:都说 都是
音序:D 部首:阝
结构:左右
笔画:十
左宽右窄,左高右低相错位。
右部横撇弯钩起笔略高于第三笔横,最后一笔竖收笔低于左边。
易错提示:“阝”在右边不在左边哦!
大伙明白了真相,会想些什么呢?
说一说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虚惊一场的笑
◎不好意思的笑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思考
◎不要盲目跟从
◎探求真相,实地看看
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品读课文第1、2自然段,兔子听到了什么声音?是怎么做的?
品读课文
道 听 途 说
dào tīnɡ tú shuō
三 人 成 虎
sān rén chénɡ hǔ
拓展发散
这是对兔子突然受到惊吓时动作、语言的描写。
“拔腿就跑”写出了兔子当时的慌乱。
读词语。
咕咚
逃命
野牛
熟了
掉进
小鹿
拦住
领着
吓人
小羊
大象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兔子吓了一跳,赶紧就跑。
拔腿就跑:跑得特别快,听到“咕咚”声马上就跑。
猴子——跟着跑
狐狸、山羊、小鹿、大象
——跟着跑
野牛——拦、问、回去看
“咕咚”——木瓜掉进湖里
兔子——跑
咕
咚
遇事多动脑筋、不盲从
板书设计
朗读课文。说说你借助图画认识了哪些字。
点拨:本课学习尝试运用“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独立读课文,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出来,然后采用“借助图画”及“运用形声字的特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的情境来猜一猜读音、字义。
课后习题
吓( )
下( )
拦( )
兰( )
领( )
令( )
湖( )
胡( )
哪( )
那( )
家( )
象( )
吓人
上下
拦住
兰花
衣领
命令
湖水
胡子
哪里
那么
家人
大象
一、比一比,再组词。
课堂练习
二、试仿照“一边……一边……”写句子。
示例: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来了,可怕极了!”
仿写:小红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