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张PPT)
第二节 位置 位移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能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2.理解位移的概念,并能用位移来反映物体的位置变化。
3.认识位移和路程的区别。认识标量和矢量的区别。
4.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意义,并能通过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素养目标
知识点一 位置
情境导入 确定物体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常见坐标系分为直线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空间三维立体坐标系。根据图中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田径场上,要描述百米赛跑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
提示:田径场上,要描述百米赛跑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因运动员是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故建立直线坐标系即可。
自主学习
(2)如图乙所示,要描述800米赛跑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
提示:要描述800米赛跑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因800米跑道是弯曲的,运动员在一平面内运动,此时应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如图丙所示,在足球场上,要描述足球的位置,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
提示:足球场上,足球并非在同一平面内运动,故应建立空间三维立体坐标系才能描述足球的位置。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8完成下列填空)
1.位置:运动质点某一______在空间所处的地方。
2.坐标系表示质点位置
(1)建系目的:为了表示运动质点的______。
(2)表示方法:质点的位置,可由质点在坐标系中的______来确定。
(3)直线坐标系:表示物体做______运动时的位置。
(4)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物体在某一________运动时的位置。
时刻
位置
坐标
直线
平面上
师生互动 任务1.汽车甲从市中心某处开动,向东行驶了14 km,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表示出汽车此时的位置。
提示:汽车甲向东行驶了14 km,可以建立如图1所示直线坐标系(一维坐标系),以市中心某处为坐标原点,规定向东为x轴正方向,则此时汽车的位置坐标x=14 km。
课堂探究
任务2.汽车乙从市中心某处开动,先向东行驶了6 km,又向北行驶了8 km,到达市中心广场。建立坐标系,表示出汽车此时的位置。
提示:汽车乙先向东行驶6 km,又向北行驶了8 km,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以建立如图3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则此时汽车的位置表示为(6 km,8 km)。
选井口处为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在井口的下方,离井口的距离为4 m,故坐标为-4 m;出井后,最后位置在井口上方1 m处,故坐标为1 m,B正确。
有一口井,水面距井口4 m,现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如图所示),水桶出井后又将其提升了1 m。选井口处为坐标原点,以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坐标分别为
A.4 m,1 m
B.-4 m,1 m
C.5 m,0
D.-5 m,1 m
例1
√
根据报道,中国亚丁湾护航舰,由西向东航行时突然发现有一海盗船,据定位系统测量知,海盗船在其正前方1 000 m且偏南方向500 m处。若以军舰位置为坐标原点。
(1)请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标出海盗船的位置;
答案:见解析图
例2
以军舰位置为坐标原点,选取向东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向南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海盗船的x轴坐标为x=500 m
y轴坐标为y=1 000 m
其坐标位置如图所示。
(2)计算海盗船与军舰之间的距离。
海盗船与军舰之间的距离为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
2.三种坐标系的比较
分类
项目 直线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建立
方法 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就建立了直线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相互垂直的x轴与y轴,即可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物体的位置由一对坐标值确定 在空间画三个相互垂直的x轴、y轴和z轴,即可组成空间直角坐标系。物体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值来确定
分类
项目 直线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应用
实例
M点位置坐标:
x=2 m
N点位置坐标:
x=3 m,y=4 m
P点位置坐标:
x=2 m,
y=3 m,
z=4 m
返回
知识点二 位移 矢量和标量
情境导入 从北京去重庆有三种方式:乘火车,乘飞机,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而上。
(1)三种方式运动轨迹的长短相同吗?
提示:轨迹长短不同
(2)轨迹最短的是哪一种方案?
提示:乘飞机
(3)三种方式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提示:位置变化相同
自主学习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8—P11完成下列填空)
1.路程:物体运动______的长度。
2.位移
(1)物理意义:表示质点的______变化。
(2)定义:从物体运动的______位置指向____位置的有向线段。一般用符号___表示。
(3)单位:位移和路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都是____,符号为___,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厘米(cm)、毫米(mm)。
轨迹
位置
起始
末
s
米
m
3.位置与位移的表示
(1)位置常用直线坐标系中的坐标x表示。
(2)位移Δx用末位置(x)和起始位置(x0)的坐标之差来表示,而Δx=x-x0。
(3)Δx>0时,表示位移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Δx<0时,表示位移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4.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______的物理量。
(2)标量:像温度、质量、体积、长度、时间、路程这些只有大小没有______的物理量,叫作标量。
方向
方向
师生互动 小明是一个象棋爱好者,在某次与棋友的对弈过程中,在三步棋里把自己的“車”从图中的A位置经过B位置、C位置最后移到了D位置。设象棋棋盘上相邻横线与纵线间的距离都等于a,则:
任务1.这三步棋里棋子的总路程是多少?
提示:5a+9a+2a=16a
任务2.从A到D,棋子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任务3.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吗?
提示:不相等
课堂探究
角度1 路程和位移
(2024·阳江市期中)如图所示,物体沿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AB和 圆弧BCDE从A运动到E,其中A、O1、B、O2、D在一条直线上,AB、BD和CE是直径,O1和O2是圆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运动到B点时,位移大小和路程都为2R
B.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和从A点运动到E点位移相同
C.当物体运动到D点时,位移大小和路程都为4R
D.当物体运动到E点时,位移大小为 R,路程为2.5πR
例3
√
针对练2.(2024·山西省吕梁期末)O点为x轴的原点,A、B、C、D各点坐标如图所示。一质点沿x轴做往复运动,且质点由A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运动至B点后返回,接着沿x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点从A→B→C的位移为2 m,路程为4 m
B.质点从B→D的位移为-4 m,路程为4 m
C.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 m表示
D.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 m
质点从A→B→C的位移为-2 m,故A错误;质点从B→D的位移为-4 m,路程为4 m,故B正确;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 m 表示,故C正确;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 m,故D正确。
√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比较 位移 路程
区
别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由起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标矢性 矢量 标量
相关因素 由物体的起始位置和末位置决定,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既与物体的起始位置和末位置有关,也与物体运动路径有关
联系 (1)都是过程量
(2)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应的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角度2 矢量和标量
(多选)(2024·汕头市高一月考)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
B.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是矢量
C.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就是位移,这种情况下,路程与位移没有区别
D.位移-10 m比5 m大
例4
√
标量和矢量都既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比如温度有正有负,但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所以温度是标量,故A、B错误;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大小,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表示的物理意义不同,故C错误;位移-10 m的负号表示方向,其大小为10 m,可知位移-10 m比5 m大,故D正确。
矢量和标量及其区别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矢量的表示方法:矢量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
3.运算方法的比较
(1)标量运算遵从算术运算法则。
(2)矢量运算的方法第三章会学到,但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用“+”“-”号表示方向后,可简化为算术加减法。
返回
知识点三 位移—时间图像
情境导入 一辆汽车沿着直线运动,其位置随着时间变化,每隔1 s用照片记录了它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把汽车不同时刻相对应的位置坐标填入下表。
提示:如下表所示。
自主学习
时刻t/s 0 1 2 3 4 5
位置s/m 0
时刻t/s 0 1 2 3 4 5
位置s/m 0 5 10 15 20 25
(2)①在图乙所示坐标纸中用描点法画出汽车位置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
②说明图像的意义。
提示:(2)①如图所示。
②s-t图像可以描述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10完成下列填空)
1.图像的建立:以_______为横坐标,以物体相对于坐标原点的_______为纵坐标,通过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的方法得到的图像为位移-时间图像或s-t图像。
2.图像的意义:描述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时间t
位移s
师生互动 有一天,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认为赢乌龟太轻松了,决定途中先打个盹,再追上乌龟。乌龟一刻不停地努力向前爬,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远远超过了兔子。如图是“龟兔赛跑”的s-t图像。
任务1.哪一条表示乌龟的运动图线?哪一条表示兔子的运动图线?
提示:由题意可知,图线OBCE表示乌龟的运动图线,图线OABDF表示兔子的运动图线。
课堂探究
任务2.兔子从什么时候在什么位置开始睡觉?在什么时候乌龟爬过兔子身旁?
提示:兔子从t1时刻、距出发点s1的位置开始睡觉。在t2时刻乌龟悄悄地爬过兔子身旁。
任务3.兔子睡了多长时间?兔子醒来时乌龟在什么地方?谁先到达终点?提前多少时间到达?
提示:兔子睡觉的时间是从t1到t3,时间为t3-t1。当兔子醒来时乌龟在离出发点s2的地方。乌龟先到达终点,兔子后到达终点,提前到达的时间为t5-t4。
任务4.s-t图线是否表示兔子和乌龟的运动轨迹?
提示:不是。s-t图线表示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道路行驶,用s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如图近似描写了汽车在0时刻到50 s这段时间的s-t图像。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汽车最远位置距离出发点为___ m;
(2)汽车在_________时间内没有行驶;
(3)汽车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内驶离出发点,在________时间内驶向出发点;
(4)汽车前50 s内的路程为___ m,位移为_____ m。
例5
30
10~20 s
0~10 s、40~50 s
20~40 s
75
-15
1.从s-t图像能获得的信息
(1)判断质点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判断质点运动过程中是离出发点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
(3)任意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
(4)质点发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5)图像不过原点,说明开始计时时质点的位置不为零,或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运动。
(6)两图线相交,表示两质点在这一时刻位于同一位置(相遇)。
2.常见的几种s-t图像的比较
图像 物理意义
①、②都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但静止的位置不同
③表示物体从s1处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④表示物体从s=0处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⑤表示物体从s2处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针对练.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6 s末同时到达同一目的地,它们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三者的路程s和位移大小x的关系,正确的是
A.s甲>s丙=s乙 B.s甲>s丙>s乙
C.x甲>x丙>x乙 D.x甲=x丙>x乙
√
甲、乙、丙三者均做直线运动,由于三者的初、末位置均相同,故位移相同,即x甲=x乙=x丙;由题图可知,甲物体有反向运动过程,而乙、丙均只有单向运动,即乙、丙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而甲的路程大于位移大小,则s甲>s乙=s丙,故选A。
返回
随堂演练
由题意,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坐标轴正方向,球上升1 m后开始下落,则小球最高点的坐标为1 m,坐标原点在地面以上2 m且向上为正方向,则落地时坐标为-2 m,故选A。
1.(人教版教材习题改编)在离地高2 m处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球上升1 m后开始下落,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在最高点和落地时的位置坐标为
A.1 m,-2 m B.1 m,2 m
C.3 m,-2 m D.3 m, 0
√
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A正确;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是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不小于位移的大小,故B错误;质点路程为零时,质点没有运动,其位移一定为零,故C错误;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不一定为零,例如,质点绕圆形轨道运动一圈,位移为零,路程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A。
2.(2024·东莞市期中)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物体运动的路程不大于位移的大小
C.质点路程为零时,位移不一定为零
D.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也为零
√
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6 s内
A.物体先向左运动,2 s后开始向右运动
B.在t=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C.前2 s内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4 s内位于出发点右方
D.在t=4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
由题意知向右为正方向。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物体从-5 m处向右运动至5 m处,然后返回至4 m处,前6 s内的位移为s=4 m-(-5) m=
9 m,即物体前6 s内一直在出发点的右方,物体在前4 s内一直向右运动,后2 s内向左运动,故A、C错误;在t=4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B错误,D正确。
座舱转动一周,其位移为0,路程为s=2πR。
4.(鲁科版教材P33T4)如图所示,一摩天轮的半径
为R,轮缘上的座舱随轮转动。若转动一周,求:
(1)座舱的位移和路程;
答案:0 2πR
(2)转动过程中,座舱的最大位移和最大路程。
答案:2R 2πR
座舱转动一周,最大位移为2R,最大路程为2πR。
返回
课 时 测 评
1.(2024·深圳市期中)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 m,从桌面右侧边缘上方离水平地面1.5 m的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橡皮擦(可视为质点),橡皮擦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以橡皮擦经过桌面边缘的位置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橡皮擦在最高点的坐标和橡皮擦从释放位置到落地点的位移分别为
A.-0.5 m和-1.5 m
B.0.5 m和1.5 m
C.1 m和1.5 m
D.-0.5 m和1.5 m
√
以橡皮擦经过桌面边缘的位置为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 以竖直向下为正,最高点的位置坐标为-0.5 m,落地点的位置坐标为 1.0 m,通过的位移为1.5 m,故选D。
2.(2024·中山市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一遥控玩具小车在xOy平面内运动,它从坐标原点O出发,先以4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100 s,接着以3 m/s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100 s,则遥控玩具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500 m、500 m B.700 m、700 m
C.500 m、700 m D.700 m、500 m
√
小车以4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100 s的位移为x0=4×100 m=400 m,小车以3 m/s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100 s的位移为y0=3×100 m=300 m,则小车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路程为300 m+400 m=700 m,小车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 m=500 m,故选C。
3.(多选)(2024·河南商丘期中)如图,运动员在400 m标准田径场的跑道上进行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0 m比赛,外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大
B.400 m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相同
C.400 m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位移相同
D.100 m比赛在直道上进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
√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400 m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相同,故A错误,B正确;400 m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起点不同,终点相同,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位移不同,故C错误;100 m比赛在直道上进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故D正确。故选BD。
4.(2024·东莞市高一期中)关于质点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可以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不一定是质点运动的方向,故A错误;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质点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其他情况位移大小都小于路程,故D正确,B、C错误。
√
5.(多选)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已知t0=0时刻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处,t1=1 s时质点为5 m处,t2=2 s时质点为-1 m处,t3=3 s时质点为-4 m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大于第2 s内的位移
B.物体在前2 s的路程大于前2 s内位移大小
C.物体在第3 s的位移最大
D.物体在前3 s时间内的位移为-4 m
√
√
由题意可知物体在第1 s的位移为5 m-0 m=5 m;第2 s的位移为-1 m-5 m=-6 m;又由于位移为矢量,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则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小于第2 s内的位移,故A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物体前2 s的路程为5 m+6 m=11 m,物体前2 s的位移为-1 m-0 m=-1 m,路程大于其位移大小,故B正确;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为-4 m-(-1 m)=-3 m,不是最大,故C错误;由于0时刻物体在0 m处,t3=
3 s时质点为-4 m处,所以在前3 s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4 m-0 m=-4 m,故D正确。故选BD。
6.如图是一物体的s-t图像,则该物体在6 s内的位移是
A.0 B.4 m
C.-6 m D.12 m
在t=0时刻,物体位置坐标为s0=0,在t=6 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为s6=0,该物体在6 s内的位移是s=s6-s0=0,故选A。
√
7.(多选)(2024·梅州市开学考试)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 s内的位移的大小为30 m
B.10~15 s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C.前25 s内汽车在做单向直线运动
D.25 s内的路程是40 m
根据题图可知,25 s内的位移的大小为20 m,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10~15 s内汽车的位置始终不变,故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15 s后汽车的位置在靠近坐标原点,故在往回运动,故C错误;25 s内的路程为30 m+(30-20) m=40 m,故D正确。故选BD。
√
√
8.(粤教版教材P10讨论与交流改编)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和对应的位置坐标如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A.第2 s内的位移为9 m
B.前2 s内的位移为4 m
C.最后3 s内的位移为5 m
D.前5 s内的路程为31 m
由题表中数据可知,第2 s内的位移为-9 m,A错误;前2 s内的位移为-4 m,B错误;最后3 s内的位置是从x=-4 m到x=1 m,则位移为5 m,C正确;只知道各时刻的位置,不知道运动轨迹,所以不能判断前5 s内的路程,故D错误。
√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9.(2024·广州四十七中高一期中)如图所示,车轮半径为0.6 m的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不打滑并沿直线运动。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位移大小约为
A.1.2 m
B.1.8 m
C.2.2 m
D.3.6 m
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过程中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根据几何知识,位移大小为s= ≈2.2 m,故选C。
√
10.(多选)(2024·深圳市期中)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2 m、4 m、-3 m,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点,该过程质点的位移s1=4 m-2 m=2 m;然后质点从B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质点的位移s2=(-3) m-4 m=-7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1与s2的方向相反
B.由于正数大于负数,故s1大于s2
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5 m
D.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
√
√
位移的正负表示方向,则s1与s2的方向相反,故A正确;位移的绝对值表示位移的大小,由|s1|<|s2|,可知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小于质点从B点运动到C点的位移大小,故B错误;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s=s1+s2=-5 m,故C正确;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l=|s1|+|<|s2|=9 m,故D错误。故选AC。
11.(多选)如图为甲、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s-t图像,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的起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同时出发
B.0~t3这段时间内,甲、乙位移相同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s0处
D.甲在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
由题图知,甲、乙计时起点都是t=0,同时出发,故A正确;0~t3这段时间内,甲、乙位移不相等,因为它们的初始位置不同,而末位置相同,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甲、乙的初始位置分别为s甲=0,s乙=s0,即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s0处,故C正确;在t1~t2时间内甲位置坐标没发生变化,故甲在途中停止,乙没有停止,故D正确。
√
√
√
12.(2024·衢州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在交会对接之前,分别沿半径为r、R的圆形轨道运动。某时刻“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空间站分别从B点、A点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运行一周的位移大小为2πR
B.“天舟二号”运行 周的路程为2r
C.“天舟二号”运行 周的位移大小为 r
D.二者各自运行一周,其路程相等
√
空间站运行一周的位移为0,A错误;“天舟二号”运行 周的路程为πr,B错误;“天舟二号”运行 周的位移大小为 r,C正确;“天舟二号”和空间站各自运行一周,其路程分别为2πr和2πR,路程不相等,D错误。
根据几何知识,从A点到前表面的右侧顶点的距离s= ,所以A点到B点的直线距离为sAB= = ,故选B。
13.(2024·江门市期末)一实心的长方体,三边长分别是a、b、c如图所示。有一质点,从顶点A沿表面经点E运动到长方体的对角B,关于质点的位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返回第二节 位置 位移
【素养目标】 1.能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2.理解位移的概念,并能用位移来反映物体的位置变化。3.认识位移和路程的区别。认识标量和矢量的区别。4.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意义,并能通过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知识点一 位置
【情境导入】 确定物体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常见坐标系分为直线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空间三维立体坐标系。根据图中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田径场上,要描述百米赛跑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
(2)如图乙所示,要描述800米赛跑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
(3)如图丙所示,在足球场上,要描述足球的位置,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
提示:(1)田径场上,要描述百米赛跑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因运动员是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故建立直线坐标系即可。
(2)要描述800米赛跑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因800米跑道是弯曲的,运动员在一平面内运动,此时应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足球场上,足球并非在同一平面内运动,故应建立空间三维立体坐标系才能描述足球的位置。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8完成下列填空)
1.位置:运动质点某一时刻在空间所处的地方。
2.坐标系表示质点位置
(1)建系目的:为了表示运动质点的位置。
(2)表示方法:质点的位置,可由质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来确定。
(3)直线坐标系: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位置。
(4)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物体在某一平面上运动时的位置。
【师生互动】 任务1.汽车甲从市中心某处开动,向东行驶了14 km,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表示出汽车此时的位置。
任务2.汽车乙从市中心某处开动,先向东行驶了6 km,又向北行驶了8 km,到达市中心广场。建立坐标系,表示出汽车此时的位置。
提示:任务1.汽车甲向东行驶了14 km,可以建立如图1所示直线坐标系(一维坐标系),以市中心某处为坐标原点,规定向东为x轴正方向,则此时汽车的位置坐标x=14 km。
任务2.汽车乙先向东行驶6 km,又向北行驶了8 km,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以建立如图3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则此时汽车的位置表示为(6 km,8 km)。
有一口井,水面距井口4 m,现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如图所示),水桶出井后又将其提升了1 m。选井口处为坐标原点,以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坐标分别为( )
A.4 m,1 m B.-4 m,1 m
C.5 m,0 D.-5 m,1 m
答案:B
解析:选井口处为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在井口的下方,离井口的距离为4 m,故坐标为-4 m;出井后,最后位置在井口上方1 m处,故坐标为1 m,B正确。
根据报道,中国亚丁湾护航舰由西向东航行时突然发现有一海盗船,据定位系统测量知,海盗船在其正前方1 000 m且偏南方向500 m处。若以军舰位置为坐标原点。
(1)请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标出海盗船的位置;
(2)计算海盗船与军舰之间的距离。
答案:(1)见解析图 (2)5×102 m
解析:(1)以军舰位置为坐标原点,选取向东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向南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海盗船的x轴坐标为x=500 m
y轴坐标为y=1 000 m
其坐标位置如图所示。
(2)海盗船与军舰之间的距离为
s= m=5×102 m。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
2.三种坐标系的比较
分类 项目 直线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建立方法 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就建立了直线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相互垂直的x轴与y轴,即可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物体的位置由一对坐标值确定 在空间画三个相互垂直的x轴、y轴和z轴,即可组成空间直角坐标系。物体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值来确定
应用实例 M点位置坐标: x=2 m N点位置坐标: x=3 m,y=4 m P点位置坐标: x=2 m, y=3 m, z=4 m
知识点二 位移 矢量和标量
【情境导入】 从北京去重庆有三种方式:乘火车,乘飞机,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而上。
(1)三种方式运动轨迹的长短相同吗?
(2)轨迹最短的是哪一种方案?
(3)三种方式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提示:(1)轨迹长短不同 (2)乘飞机 (3)位置变化相同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8—P11完成下列填空)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
(1)物理意义: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
(2)定义:从物体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一般用符号s表示。
(3)单位:位移和路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都是米,符号为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厘米(cm)、毫米(mm)等。
3.位置与位移的表示
(1)位置常用直线坐标系中的坐标x表示。
(2)位移Δx用末位置(x)和起始位置(x0)的坐标之差来表示,而Δx=x-x0。
(3)Δx>0时,表示位移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Δx<0时,表示位移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4.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标量:像温度、质量、体积、长度、时间、路程这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标量。
【师生互动】 小明是一个象棋爱好者,在某次与棋友的对弈过程中,在三步棋里把自己的“車”从图中的A位置经过B位置、C位置最后移到了D位置。设象棋棋盘上相邻横线与纵线间的距离都等于a,则:
任务1.这三步棋里棋子的总路程是多少?
任务2.从A到D,棋子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任务3.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吗?
提示:任务1.5a+9a+2a=16a
任务2.=a
任务3.不相等
路程和位移
(2024·阳江市期中)如图所示,物体沿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AB和圆弧BCDE从A运动到E,其中A、O1、B、O2、D在一条直线上,AB、BD和CE是直径,O1和O2是圆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运动到B点时,位移大小和路程都为2R
B.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和从A点运动到E点位移相同
C.当物体运动到D点时,位移大小和路程都为4R
D.当物体运动到E点时,位移大小为R,路程为2.5πR
答案:D
解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总长度,位移是运动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当物体运动到B点时,路程为=πR,位移大小为2R,故A错误;根据上述可知,物体从A运动到C点和运动到E点位移大小均为=R,方向分别为A→C与A→E,即位移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B错误;根据上述可知,当物体运动到D点时,位移大小为4R,路程为+=2πR,故C错误;根据上述可知,当物体运动到E点时,位移大小为R,路程为+×2πR=2.5πR,故D正确。故选D。
针对练.(2024·山西省吕梁期末)O点为x轴的原点,A、B、C、D各点坐标如图所示。一质点沿x轴做往复运动,且质点由A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运动至B点后返回,接着沿x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点从A→B→C的位移为2 m,路程为4 m
B.质点从B→D的位移为-4 m,路程为4 m
C.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 m表示
D.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 m
答案:A
解析:质点从A→B→C的位移为-2 m,故A错误;质点从B→D的位移为-4 m,路程为4 m,故B正确;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 m 表示,故C正确;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 m,故D正确。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比较 位移 路程
区别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由起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标矢性 矢量 标量
相关因素 由物体的起始位置和末位置决定,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既与物体的起始位置和末位置有关,也与物体运动路径有关
联系 (1)都是过程量 (2)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应的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矢量和标量
(2024·汕头市高一月考)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
B.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是矢量
C.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就是位移,这种情况下,路程与位移没有区别
D.位移-10 m比5 m大
答案:D
解析:标量和矢量都既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比如温度有正有负,但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所以温度是标量,故A、B错误;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大小,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表示的物理意义不同,故C错误;位移-10 m的负号表示方向,其大小为10 m,可知位移-10 m比5 m大,故D正确。
矢量和标量及其区别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矢量的表示方法:矢量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
3.运算方法的比较
(1)标量运算遵从算术运算法则。
(2)矢量运算的方法第三章会学到,但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用“+”“-”号表示方向后,可简化为算术加减法。
知识点三 位移—时间图像
【情境导入】 一辆汽车沿着直线运动,其位置随着时间变化,每隔1 s用照片记录了它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把汽车不同时刻相对应的位置坐标填入下表。
时刻t/s 0 1 2 3 4 5
位置s/m 0
(2)①在图乙所示坐标纸中用描点法画出汽车位置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
②说明图像的意义。
提示:(1)如下表所示。
时刻t/s 0 1 2 3 4 5
位置s/m 0 5 10 15 20 25
(2)①如图所示。
②s t图像可以描述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10完成下列填空)
1.图像的建立: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物体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移s为纵坐标,通过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的方法得到的图像为位移—时间图像或s t图像。
2.图像的意义:描述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师生互动】 有一天,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认为赢乌龟太轻松了,决定途中先打个盹,再追上乌龟。乌龟一刻不停地努力向前爬,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远远超过了兔子。如图是“龟兔赛跑”的s t图像。
任务1.哪一条表示乌龟的运动图线?哪一条表示兔子的运动图线?
任务2.兔子从什么时候在什么位置开始睡觉?在什么时候乌龟爬过兔子身旁?
任务3.兔子睡了多长时间?兔子醒来时乌龟在什么地方?谁先到达终点?提前多少时间到达?
任务4.s t图线是否表示兔子和乌龟的运动轨迹?
提示:任务1.由题意可知,图线OBCE表示乌龟的运动图线,图线OABDF表示兔子的运动图线。
任务2.兔子从t1时刻、距出发点s1的位置开始睡觉。在t2时刻乌龟悄悄地爬过兔子身旁。
任务3.兔子睡觉的时间是从t1到t3,时间为t3-t1。当兔子醒来时乌龟在离出发点s2的地方。乌龟先到达终点,兔子后到达终点,提前到达的时间为t5-t4。
任务4.不是。s t图线表示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道路行驶,用s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如图近似描写了汽车在0时刻到50 s这段时间的s t图像。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汽车最远位置距离出发点为________ m;
(2)汽车在________时间内没有行驶;
(3)汽车在________________时间内驶离出发点,在________时间内驶向出发点;
(4)汽车前50 s内的路程为________ m,位移为________ m。
答案:(1)30 (2)10~20 s (3)0~10 s、40~50 s 20~40 s (4)75 -15
1.从s t图像能获得的信息
(1)判断质点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判断质点运动过程中是离出发点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
(3)任意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
(4)质点发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5)图像不过原点,说明开始计时时质点的位置不为零,或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运动。
(6)两图线相交,表示两质点在这一时刻位于同一位置(相遇)。
2.常见的几种s t图像的比较
图像 物理意义
图线①、②都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但静止的位置不同
图线③表示物体从s1处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图线④表示物体从s=0处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图线⑤表示物体从s2处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针对练.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6 s末同时到达同一目的地,它们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三者的路程s和位移大小x的关系,正确的是( )
A.s甲>s丙=s乙 B.s甲>s丙>s乙
C.x甲>x丙>x乙 D.x甲=x丙>x乙
答案:A
解析:甲、乙、丙三者均做直线运动,由于三者的初、末位置均相同,故位移相同,即x甲=x乙=x丙;由题图可知,甲物体有反向运动过程,而乙、丙均只有单向运动,即乙、丙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而甲的路程大于位移大小,则s甲>s乙=s丙,故选A。
1.(人教版教材习题改编)在离地高2 m处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球上升1 m后开始下落,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在最高点和落地时的位置坐标为( )
A.1 m,-2 m B.1 m,2 m
C.3 m,-2 m D.3 m, 0
答案:A
解析:由题意,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坐标轴正方向,球上升1 m后开始下落,则小球最高点的坐标为1 m,坐标原点在地面以上2 m且向上为正方向,则落地时坐标为-2 m,故选A。
2.(2024·东莞市期中)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物体运动的路程不大于位移的大小
C.质点路程为零时,位移不一定为零
D.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也为零
答案:A
解析: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A正确;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是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不小于位移的大小,故B错误;质点路程为零时,质点没有运动,其位移一定为零,故C错误;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不一定为零,例如,质点绕圆形轨道运动一圈,位移为零,路程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A。
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6 s内( )
A.物体先向左运动,2 s后开始向右运动
B.在t=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C.前2 s内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4 s内位于出发点右方
D.在t=4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向右为正方向。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物体从-5 m处向右运动至5 m处,然后返回至4 m处,前6 s内的位移为s=4 m-(-5) m=9 m,即物体前6 s内一直在出发点的右方,物体在前4 s内一直向右运动,后2 s内向左运动,故A、C错误;在t=4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B错误,D正确。
4.(鲁科版教材P33T4)如图所示,一摩天轮的半径为R,轮缘上的座舱随轮转动。若转动一周,求:
(1)座舱的位移和路程;
(2)转动过程中,座舱的最大位移和最大路程。
答案:(1)0 2πR (2)2R 2πR
解析:(1)座舱转动一周,其位移为0,路程为s=2πR。
(2)座舱转动一周,最大位移为2R,最大路程为2πR。
课时测评2 位置 位移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选择题1-5题,每题4分,6-13题,每题5分,共60分)
1.(2024·深圳市期中)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 m,从桌面右侧边缘上方离水平地面1.5 m的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橡皮擦(可视为质点),橡皮擦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以橡皮擦经过桌面边缘的位置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橡皮擦在最高点的坐标和橡皮擦从释放位置到落地点的位移分别为( )
A.-0.5 m和-1.5 m B.0.5 m和1.5 m
C.1 m和1.5 m D.-0.5 m和1.5 m
答案:D
解析:以橡皮擦经过桌面边缘的位置为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 以竖直向下为正,最高点的位置坐标为-0.5 m,落地点的位置坐标为 1.0 m,通过的位移为1.5 m,故选D。
2.(2024·中山市高一期中)煤矿安检员在一次巡检中,乘坐矿井电梯从A井竖直向下运动了120 m到达井底,然后在井底又沿着水平隧道向东走了160 m到达B井,最后从B井乘坐电梯竖直向上返回地面。若A、B两个井口恰在同一水平面上,则此次巡检中安检员( )
A.发生的位移是20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160 m
B.发生的位移是40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160 m
C.发生的位移是16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400 m
D.发生的位移是16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200 m
答案:C
解析:由于初位置在A井口,末位置在B井口,故位移大小为160 m,方向向东;路程为120 m+160 m+120 m=400 m。故选C。
3.(多选)(2024·河南商丘期中)如图,运动员在400 m标准田径场的跑道上进行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0 m比赛,外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大
B.400 m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相同
C.400 m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位移相同
D.100 m比赛在直道上进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
答案:BD
解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400 m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相同,故A错误,B正确;400 m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起点不同,终点相同,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位移不同,故C错误;100 m比赛在直道上进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故D正确。故选BD。
4.(2024·东莞市高一期中)关于质点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可以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答案:D
解析: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不一定是质点运动的方向,故A错误;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质点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其他情况位移大小都小于路程,故D正确,B、C错误。
5.(多选)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已知t0=0时刻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处,t1=1 s时质点为5 m处,t2=2 s时质点为-1 m处,t3=3 s时质点为-4 m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大于第2 s内的位移
B.物体在前2 s的路程大于前2 s内位移大小
C.物体在第3 s的位移最大
D.物体在前3 s时间内的位移为-4 m
答案:BD
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在第1 s的位移为5 m-0 m=5 m;第2 s的位移为-1 m-5 m=-6 m;又由于位移为矢量,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则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小于第2 s内的位移,故A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物体前2 s的路程为5 m+6 m=11 m,物体前2 s的位移为-1 m-0 m=-1 m,路程大于其位移大小,故B正确;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为-4 m-(-1 m)=-3 m,不是最大,故C错误;由于0时刻物体在0 m处,t3=3 s时质点为-4 m处,所以在前3 s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4 m-0 m=-4 m,故D正确。故选BD。
6.如图是一物体的s t图像,则该物体在6 s内的位移是( )
A.0 B.4 m C.-6 m D.12 m
答案:A
解析:在t=0时刻,物体位置坐标为s0=0,在t=6 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为s6=0,该物体在6 s内的位移是s=s6-s0=0,故选A。
7.(多选)(2024·梅州市开学考试)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s内的位移的大小为30 m
B.10~15 s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C.前25 s内汽车在做单向直线运动
D.25 s内的路程是40 m
答案:BD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25 s内的位移的大小为20 m,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10~15 s内汽车的位置始终不变,故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15 s后汽车的位置在靠近坐标原点,故在往回运动,故C错误;25 s内的路程为30 m+(30-20) m=40 m,故D正确。故选BD。
8.(粤教版教材P10讨论与交流改编)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和对应的位置坐标如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A.第2 s内的位移为9 m
B.前2 s内的位移为4 m
C.最后3 s内的位移为5 m
D.前5 s内的路程为31 m
答案:C
解析:由题表中数据可知,第2 s内的位移为-9 m,A错误;前2 s内的位移为-4 m,B错误;最后3 s内的位置是从x=-4 m到x=1 m,则位移为5 m,C正确;只知道各时刻的位置,不知道运动轨迹,所以不能判断前5 s内的路程,故D错误。
9.(2024·广州四十七中高一期中)如图所示,车轮半径为0.6 m的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不打滑并沿直线运动。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位移大小约为( )
A.1.2 m B.1.8 m C.2.2 m D.3.6 m
答案:C
解析: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过程中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根据几何知识,位移大小为s=≈2.2 m,故选C。
10.(多选)(2024·深圳市期中)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2 m、4 m、-3 m,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点,该过程质点的位移s1=4 m-2 m=2 m;然后质点从B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质点的位移s2= m-4 m=-7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1与s2的方向相反
B.由于正数大于负数,故s1大于s2
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5 m
D.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
答案:AC
解析:位移的正负表示方向,则s1与s2的方向相反,故A正确;位移的绝对值表示位移的大小,由<,可知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小于质点从B点运动到C点的位移大小,故B错误;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s=s1+s2=-5 m,故C正确;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l=+=9 m,故D错误。故选AC。
11.(多选)如图为甲、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s t图像,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的起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出发
B.0~t3这段时间内,甲、乙位移相同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s0处
D.甲在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
答案:ACD
解析:由题图知,甲、乙计时起点都是t=0,同时出发,故A正确;0~t3这段时间内,甲、乙位移不相等,因为它们的初始位置不同,而末位置相同,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甲、乙的初始位置分别为s甲=0,s乙=s0,即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s0处,故C正确;在t1~t2时间内甲位置坐标没发生变化,故甲在途中停止,乙没有停止,故D正确。
12.(2024·衢州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在交会对接之前,分别沿半径为r、R的圆形轨道运动。某时刻“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空间站分别从B点、A点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运行一周的位移大小为2πR
B.“天舟二号”运行周的路程为2r
C.“天舟二号”运行周的位移大小为r
D.二者各自运行一周,其路程相等
答案:C
解析:空间站运行一周的位移为0,A错误;“天舟二号”运行周的路程为πr,B错误;“天舟二号”运行周的位移大小为r,C正确;“天舟二号”和空间站各自运行一周,其路程分别为2πr和2πR,路程不相等,D错误。
13.(2024·江门市期末)一实心的长方体,三边长分别是a、b、c如图所示。有一质点,从顶点A沿表面经点E运动到长方体的对角B,关于质点的位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几何知识,从A点到前表面的右侧顶点的距离s=,所以A点到B点的直线距离为sAB==,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