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二十一学校七年级语文分班考试题
温馨提醒:
1、本试卷共四个大题,卷面成绩为100分,测评时间为100分钟。
2、请细心审题,按要求独立答题,用蓝色或黑色水笔规范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追悼(dào) 汗涔涔(cén) 奄奄(yān) 一息 坚劲(jìng)
B. 叮嘱(zhǔ) 桅杆(wéi) 锲(qiè) 而不舍 一模(mú)一样
C. 妩媚(wǔ) 栖息(qī) 耕耘(yún) 憎恶(zèng)
D. 焖饭(mēn) 急遽(jù) 泪潸潸(shān) 火炽(ch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恍然大悟 德高望重 焉知非福 司空见惯
B. 囫囵吞枣 流连忘反 张冠李戴 悬崖峭壁
C. 排山倒海 无影无踪 滔滔不决 不解之缘
D. 窃窃私语 自做自受 出谋划策 独出心裁
3. 下列四本书与对应的作者、所属国家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B. 《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法国
C 《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
D.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刘易斯·卡罗尔——英国
4.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能忘记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和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
B.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C. 这幅画把儿童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观赏。
D. 那个砍杀无辜群众的歹徒被警察击毙,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5.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们好像在对大树说:“亲爱的妈妈,我们要回到大地的怀抱中去,请允许我们随风阿姨飞吧!”
②落叶,你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地毯。
③如果说燕子是报春的天使,那么落叶就是迎秋的顽童。
④看!大地上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⑤树发出沙沙声音,似乎在说:“走吧! 走吧!”
⑥秋天一到,落叶就毫不犹豫地从树丫上纷纷飘下来。
⑦叶子飞过墙头,来到野外。
A. ③①⑥②⑦⑤④ B. ②⑥①⑤⑦④③ C. ③⑥①⑤⑦④② D. ③⑥②①⑤⑦④
6.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B. 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C. 这种电度表可以减少用电抄表等环节,还能解决防止偷电、杜绝拖欠电费等。
D. 回国后,他们从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树立起了信心,克服了困难。
7. 文学名著积累填空。
(1)“倒拔垂杨柳”的是我国四大名著中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_______________。
(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句话:“譬犹弩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_
8 课文内容积累填空
(1)《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__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__?
(2)诗中有美景。我们跟随王观感受“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的曼妙灵动; 跟随王维欣赏“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清新明朗; 跟随韩愈饱览“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的盎然生机。诗中有真情。于谦在《石灰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坚守清白的正直; 王建用“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郑燮用“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来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李白用“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对王昌龄的关切和慰藉之情。
(3)“_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劝诫我们要及时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智慧才会永不枯竭。
9. 仿写句子。
江河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雄鹰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辽阔的蓝天; 腊梅有_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请从下面四个备选成语中任选一个,依照所给句子的形式,仿写一句话。
备选成语:锲而不舍 雪中送炭 众志成城 不耻下问
示例: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二、阅读拓展。(7分)
讳输棋
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三局。”又问:“胜负何如?”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他不肯罢了。”
11. 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
(1)次日,人问之曰______________(2)与人角_____________(3)连负三局___________
12. 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题目“讳输棋”的意思?请用“_____”划出来。
13. 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课外阅读。(27分)
你的眼泪是一条河
①摇曳的光影里。六十年了,多少苦涩的泪伴着逝去的岁月,在母亲的脸上流呀流,流走了母亲满头的青丝,流成了道道细密的小河。
②从出生那一天起,我就把无尽的牵挂和愁苦带给了她,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③不满一岁的时候,我得了急性肠炎,这病在三十多年前的农村,是可以置人于死命的。当时,已经担任村支书的父亲远在几百里外的地委党校学习。母亲抱着气息奄奄的我,冲进雷电交加的茫茫雨夜,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在子夜敲开了十里外一个老中医的家门。母亲跪在老中医的面前,求他救救她的儿子。她再次用她的泪感动了上苍,我竟死里逃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④说起来,我还算给母亲争气,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读过来,没让她失望。那年我参加高考竟考了个全县文科第一,母亲连夜把我的被子拆了,添一层新棉絮,灯光下,她手中的针线起起落落,点点滴滴的泪水连同那颗慈母心都缝进了那厚厚的棉被里。
⑤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一个新兴城市工作。母亲盼来的不是儿子过年归来的团圆,而是我患病住院的音讯。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我的心里满是对母亲深深的歉意,为什么我带给你的。总是流不尽的泪? 我真是一个不怀好意的讨债鬼吗?
⑥在以后整整十八个月的日子里,病魔与死神将我这个不满24岁的生命当成它们手中的一根扯来扯去的猴皮筋儿,母亲用她带血的泪水和根根白发陪着我一道和它们较量,最终我竟奇迹般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可是它并没有空手而去,带走了我的一双眼睛。
⑦对失明的儿子,已是心碎的母亲,就如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知如何才能不惹我发怒。黑暗中,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她竟看见了,'忙把一支烟放到我手中,然后又急急忙忙地去找火柴。我深吸一口香烟,许久才伴着一声重重的叹息吐出浓浓的烟雾。母亲又小心翼翼地开口了:“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我们总还要活下去!”“活,像我这样活着有啥用?”这是我几个月来第一次顺着母亲的话茬儿答言,母亲受到了更大的鼓励:“咋没用,只要你还活着,只要我和你爹下地回来能看到炕上坐着我们的儿子,我们心里就踏实,就有奔头……”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落在长出新芽的树上沙沙作响,忽觉得脸上痒痒的,用手去摸。是泪。
⑧肆虐的风暴过去了,生命之树带着累累伤痕又艰难地站了起来。在家休养了三年,我又鼓起勇气上路了,因为有母亲那句“咱要好好活!”我必须走出一条活的路来。几年来我的脚下已有一条路的雏形,尽管还不是很清晰,尽管还很狭窄,但那是我自己用脚踩出来的,是我活着的见证,这条路上有我的梦,也有母亲的泪。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条船,那么母亲的眼泪就是一条河了。
⑨母亲啊,你的眼泪真是一条流不尽的河,每当我的生命之船搁浅了,你总是用自己的生命托起我这只船,送我到远方。
——选自《时文选粹》
14. 通读全文,概括出“我”让母亲“牵挂和愁苦”的四件事。(每件事的概括不超过30字)
15. 品析文中加点词语和划线句子。
(1)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品析加点词)
(2)母亲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从修辞角度品析)
16. 文章多次写母亲流泪,而写“我”流泪仅在第⑦自然段结尾一处,请分析“我”流泪的原因。
17.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18. 你觉得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四、习作芳草地。(30 分)
19. 今年夏天,巴黎奥运会的舞台上,中国运动健儿的拼搏与汗水化作了金牌的光芒,照亮了世界。人生这场奥运会,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冠军,面对崭新的中学生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搏击,我们必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体会成长的真谛!
请以“成长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 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句流畅,中心明确,感情真实,550字左右。
语文答案
1.B
2. A
3.B
4.C
5. C
6. D
7. ①. 《水浒传》 ②. 鲁智深 ③. 孙悟空 ④. 徐庶 ⑤. 诸葛亮
8. ①. 则如盘盂 ②.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③. 山是眉峰聚 ④. 渭城朝雨浥轻尘 ⑤.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⑥. 粉骨碎身浑不怕 ⑦. 要留清白在人间 ⑧. 今夜月明人尽望 ⑨. 千磨万击还坚劲 ⑩. 我寄愁心与明月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孝敬父母 . 问渠那得清如许
9. ①. 坚贞不屈的精神 ②. 怒放在严寒的冬季 ③. 水滴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④. 才能穿透坚硬的石块
10. 雪中送炭体现了一种特别关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融合剂。
11. ①. 第二天 ②. 较量(竞赛) ③. 失败(与“胜”相对)
12. 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他不肯罢了。
13. 文中“讳输棋”的人是一个不敢正视自己的失败,死要面子的人。
14. ①“我”得急性肠炎,母亲夜里冒雨步行十多里,跪求老中医为“我”治病。②“我”考上大学时,母亲连夜给“我”的棉被添新棉絮。③“我”患病住院,母亲赶赴医院照顾“我”。④“我”双目失明,母亲细心照顾“我”,鼓励“我”好好活下去。
15. (1)“踉跄”、“扑”、“抱”三个动词准确生动地描写了母亲看到“我”住院后焦急、心疼的情态,体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2)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亲的生命比作点燃的蜡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为“我”无私奉献,为“我”愁苦一生,赞美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16. 示例:①“我”的不幸给母亲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为自己不理解母亲的付出而愧疚流泪。②为母亲默默照顾“我”,独自承担痛苦,还一次次鼓励“我”而感激流泪。③为“我”曾经的迷茫和自私而懊悔流泪。④为自己对生活重燃希望而流泪。
17. 一方面写出母亲的泪水伴随“我”的成长,“我”给母亲带来无尽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每当“我”遭遇挫折时,母亲总是鼓励“我”,给“我”信心和勇气;表达了“我”对母亲无尽的感激,赞美了母爱的伟大。
18. ①“我”每次患重病,母亲绝不放弃一丝希望,可见母亲的执着和坚强。②考上大学时,母亲连夜为“我”缝制棉被;大学毕业后“我”患重病,母亲鼓励“我”勇敢地活下去,给“我”生活的信心,可见母亲疼爱孩子、热爱生活。③每次重病,母亲细心照顾,从不要求“我”为她做任何事,可见母亲任劳任怨、默默付出。④“我“失明后想抽烟,母亲忙把烟放到“我”手上,还找来火柴,可见母亲的细心、善解人意。
19. 例文:
成长因唠叨而精彩
伴随着妈妈烦人的唠叨,我做到了写字台前。
“眼睛离远点儿,把身子挺直!字写这么难看,老师不让你重写才怪!快点,好好写!”妈妈边说边把一个削好的苹果放在我旁边。
“哎呀,知道了,就算是神仙也早烦死了。”我小声嘟哝着。
正在这时,我突然发现有一只燕子飞落在我窗户前,咦!这里什么时候有一个燕子窝啊!我正纳闷时,那些叽叽喳喳的燕子正在抢夺妈妈捕获的食物呢!吃完后,燕子妈妈飞走了。那回望的眼神,显出它的依依不舍。这一回眸,不由得让我想起狐狸母亲,狐狸是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猛然间,我明白了,燕子用嘴哺育,狐狸赶孩子出门,妈妈唠叨着送苹果,这都是爱呀!只是母爱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啊!
“往外看什么呢!还不快点儿写作业?”和煦的春风夹杂着妈妈那温柔的唠叨声!
我调皮地说了一声:“是,母亲大人!”然后,鞠了一躬,妈妈笑着指着我的额头说:“行了,赶紧写吧!”妈妈笑着走出了房间。
妈妈的唠叨使我体会到幸福;妈妈的唠叨伴我成长;妈妈的唠叨使我的成长之路少了曲折,多了精彩!
看着妈妈的背影,我执笔深思:对啊,听妈妈的唠叨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让我们尽情的享受妈妈的唠叨吧,你会发现,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有了这声音,幸福会时时与你相伴!
成长,因唠叨而精彩!它让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