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线段、射线、直线
一、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知识网络
(二)教材分析
1.单元内容分析
本章结构改动:标题由“直线与角”更改为“几何图形初步”
直线与角是几何学中的基础概念,是几何图形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个概念相对比较具体,主要聚焦于线性结构和度量。《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名具有更广泛的涵盖面,它不仅包括了线段、射线、直线这些基础概念,还包含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基本性质。
本章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图形的性质”这一主题,它是发展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几何概念、正确进行推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正确分析和使用图形、分析图形,要抓住图形的本质特征,找出其中的基本图形。通过本章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积累研究几何图形的活动经验,形成抽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2.课时分析
本节内容改动:由原来的一课时更改为两课时
本节内容是几何图形初步的基础单元开始课时,真正进入到点、线的几何意义研究,是学生第一次准确的用几何语言表述相关图形,需要重点训练,为以后得几何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内容由一课时改为两课时,为学生初学几何语言、几何相关概念留下缓冲带、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中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有:线段、射线、直线等概念的意义、表示方法,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课标要求
图形与几何是初中数学四大领域之一,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点、线、面、角、三角形、多边形和圆等几何图形,从演绎证明、运动变化、量化分析三个方面研究这些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在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几何直观,提升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经历几何证明,感悟数学论证的逻辑,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形成推理能力和重事实、讲道理的科学精神。本节隶属于“图形的性质”主题,要求通过实物和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直线,会比较线段的长短。
三、设计思路
(一)内容体系
(二)研究路径和方法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几何语言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知道点与线的位置关系。
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线的过程,初步积累研究几何图形的活动经验,发展几何直观,形成抽象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的意义.
五、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的简单知识,也有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经验,但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不足,不能用运动的观点去审视图形。
六、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迁移法和引导法,学习方法是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对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创设情景--动手操作-- 归纳总结--学以致用。主要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为何学”--“学什么”--“怎样学”--“学怎样”的问题。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新知探究
1.线段的表示(问题串)
问1:我们身边有没有线的例子?
问2:小学时就学过线段,线段有什么特征呢?说一说、画一画
问3:该如何表示?
(放手让学生说,这块知识学生不陌生,但老师要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2.射线的表示(问题串)
问1:把这条线段延长,你有几种画法?
问2:延长线是有方向的,该怎么区分?又该怎么描述呢?
师引导学生理解延长线段AB和延长线段BA的区别,以及反向延长线段AB和反向延长线段BA的区别。
问3: 像这样将线段AB向右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射线,该如何表示?将线段AB向左无限延长也得到一条射线,该如何表示?
问4:这两条射线有什么区别?
师强调射线书写的注意事项。
3.直线的表示 (问题串)
如果将线段AB向左、右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直线问1:类比线段,如何表示这条直线?
问2:从射线出发,如何得到直线?
问3:从直线出发,如何得到射线、线段?
4.本质区别
师:既然线段可以度量,那么两条线段通过度量就可以进行长短比较,给出线段其中一部分数值,就可以计算出其他部分的值。
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可以组成角,角也是可以度量的,所以类比线段的研究路径,角的探究也是沿着这个路径进行的。
于是形成了本章的研究思路主线
5.点与线的位置关系
通过游戏方式(把全班同学都抽象成点,假设一位同学为点A,另一位同学为点B,老师请线段AB上的同学站起来,采访没站起来的同学;请射线AB上的同学站起来,采访站错的同学;请直线AB上的同学站起来,采访没站起来的同学。)从而得出点在线上和点在线外两种位置关系
(三)牛刀小试
课后练习1、2、3
(课后练习3)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
以点A为端点的线段有哪几条?以点B为端点的线段又有哪几条?
写出图中所有的线段
第(2)问学生数的时候有数多数少的问题,教师向学生渗透“只有有序的思想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四)小结收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新的认识?
2.在几何图形研究的路径和方法上,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3.你还想研究哪些内容?
作业布置
分层作业:A层:习题4.2 1,2.
B层:复习题C组 第3题
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初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起始课,老师在该课上着重规范了学生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这三大几何语言的认识和书写,主要渗透了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突出学生对“延长”和“反向延长”的理解,为七下学习相交线的相关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方面的核心素养。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只要我们注重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课堂中去,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