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连除应用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 能力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3. 情感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连除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难点:能正确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解答。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接触过比较多的生活实际问题,已积累了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数量关系。另外,学生已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有力的支撑。 教师:挂图、小黑板。
预习设计 1.预习书第11页例题。(1)说说图中已知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2)尝试列式解答,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3)说说每种方法是怎么想的?根据( )和( )可以先求出( ),再根据( )和( )可以求出( )。2.尝试练习:完成第11页“想想做做”的第1、2题。(1)尝试列式解答,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2)说说每种方法是怎么想的?根据( )和( )可以先求出( ),再根据( )和( )可以求出( )。
教学过程 导 学 策 略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5分) 1.出示例题情景图和已知条件。2.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预设13分)1.交流预习作业1 (1)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2)集体交流。方法一:(1)先算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书?224÷2=112(本)(2)再算出每层放多少本?112÷4=28(本)方法二:(1)先求出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4×2=8(层)(2)再求出每层放多少本?224÷8=28(本)(3)学生比较两种算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适合你,说说你的理由。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预设8分)1.交流预习作业2。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全班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集体交流。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尝试练习。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总结一般方法。4.完成“想想做做”第6、7题。学生尝试练习。集体交流。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预设7分) 【板块一】 1. 教师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求出哪些问题?2. 揭示课题:实际生活中的连除问题。【板块二】 1. 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学困生适当的指导。2. 指名口答,老师板书。3. 教师让学生用喜欢的算法和同桌说一说。【板块三】 1.(1)教师出示小黑板。(2)教师巡视,给学困生予适当的指导。2.注意提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3.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注意:隐含条件“有3只燕子”。4.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注意:隐含条件“有4辆汽车”,“小华和小芳是两个人”。【板块四】1. 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2. 当堂批改,采取自批、同桌互批等方式校对作业。3. 师生分析原因,及时订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