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六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课件(58页)+学案(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六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课件(58页)+学案(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9 15:20:43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第六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在二力平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素养目标
知识点一 共点力的平衡和平衡条件
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著名景点——黄山飞来石独自静止于悬崖之上。
(1)飞来石受哪些力作用?
提示:受重力和悬崖对它的作用力。
(2)这些力的大小、方向有何关系?它们的合力有何特点?
提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悬崖对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二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
自主学习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88—P89完成下列填空)
1.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________上,或者几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________,这几个力就称为共点力。
(2)平衡状态:物体处于______或者保持______________的状态叫作平衡状态。
(3)共点力的平衡: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状态,就叫作共点力的平衡。
(4)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为了使物体保持______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叫作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同一点
同一点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
平衡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理解
(1)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多力平衡:物体受多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
相等
相反
所受合力为零
师生互动 一灯泡吊在天花板下,现用另一细绳将灯泡拉到如图位置,灯泡静止时。
任务1.此时灯泡受几个力?
提示:受重力和两根细绳的拉力共三个力的作用。
课堂探究
任务2.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推导说明:若一个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满足怎样的关系?
提示:如图所示,灯泡受三个力的作用,将F1和F2合
成,可以发现F1和F2的合力与重力G满足二力平衡,所
以三个力平衡,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必
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任务3.上面探究的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多个力的平衡?
提示:可以。若物体受多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些力中的某一个力一定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所受合力为零,B项中运动员在最高点时虽然速度为零,但只受到重力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A、C、D正确。
   (多选)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中,下列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
例1



1.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合外力等于0,即F合=0→正交分解法表示    ,其中Fx合和
Fy合分别表示物体在x轴和y轴上所受的合力。
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
注意:在分析问题时,“静止”和“v=0”不是一回事。
针对练.物体在五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其中F1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右,求:
(1)若撤去力F1,而保持其余四个力不变,其余四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0 N 水平向左 
五个共点力平衡时合力为零,则其余四个力的合力与F1等大、反向,故其余四个力的合力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左。
(2)若将F1转过90°,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
如图所示,若将F1转过90°得到F1′,则F1′与其余四个力的合力F垂直,F合=     =      N=   
返回
知识点二 三力平衡的计算
处理三力平衡的方法
方法 内容
合成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效果分解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而平衡,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即Fx合=0,Fy合=0
   用绳子将鸟笼挂在一根横梁上,如图所示。若鸟笼重19.6 N,求绳子OA和OB对结点O的拉力大小。
答案:16.97 N 9.80 N
例2
法一:合成法
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作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F=T,且T=G
由三角函数关系得
F1=F cos 30°=19.6×   ≈16.97 N
F2=F sin 30°=19.6×  =9.80 N。
法二:正交分解法
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绳子OA和OB的拉力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
T=G
由平衡条件可知
水平方向有F1cos 60°=F2cos 30°
竖直方向有F1sin 60°+F2sin 30°=T
解得F1≈16.97 N,F2=9.80 N。
变式拓展.若[例2]中两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均为100 N,持续增大悬挂物的重力,为了保证两段绳子不被拉断,求悬挂物的最大质量。(g取10 m/s2)
由题意知,绳子OA的拉力F1大于OB的拉力F2,为了保证两段绳子不被拉断,当绳子OA的拉力F1m=100 N时,悬挂物的质量达到最大,则有F1m=mg cos 30°,解得m=
   
分析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2.巧选研究对象。
3.受力分析(画出规范的受力分析图)。
4.列平衡方程(灵活运用力的合成法、效果分解法、正交分解法)。
5.求解或讨论(解的结果及物理意义)。
返回
知识点三 多力平衡问题
多力平衡问题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则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为FN=mg cos 37°=5×10×0.8 N=40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有一质量为5 kg的物体正在匀速下滑。(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答案:40 N,垂直于斜面向上 
例3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0.75 
根据二力平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f=mg sin 37°=30 N,方向沿斜面向上
又f=μFN
解得μ=0.75。
(3)若要使该物体斜面匀速上滑,则应沿斜面向上对物体施加多大的力?
答案:60 N
当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时,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沿斜面方向F-mg sin 37°-f=0
解得F=60 N。
针对练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0 kg的小球被夹在竖直的墙壁和A点之间,已知球心O与A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θ=60°,所有接触点和面均不计摩擦,取g=10 m/s2,试求:小球受到竖直墙面和A点的弹力F1和F2。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mg、竖直墙壁的弹力F1和A点的弹力F2,如图所示。
答案:    ,方向水平向左 200 N,方向沿AO斜向上
可知小球受到竖直墙面的弹力大小为    ,方向水平向左;受到A点的弹力大小为200 N,方向沿AO斜向上。
根据平衡条件得mg sin θ=μmg cos θ
解得μ=   
针对练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期中)一质量m=2 kg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斜面上时,木块恰能
沿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与斜面夹角α=37°的拉力F拉着
木块使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滑,如图所示。已知g=10 N/kg,
sin 37°=0.6,cos 37°=0.8。求(结果可带根号):
(1)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如图所示,画出受力
将重力G和拉力F分解到沿着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
方向,由平衡条件得F cos α-mg sin θ-μ(mg cos θ
-F sin α)=0
解得F=  
(2)F的大小。
返回
随堂演练
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漂浮在水中的杯子,杯子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B正确;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石块,石块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沿斜面加速下滑的木块,木块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
1.(2024·上海静安高一期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  B.漂浮在水中的杯子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石块  D.沿斜面加速下滑的木块

物体运动速度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A选项错误;物体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时,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不处于平衡状态,B选项错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物体沿任意方向的合力都必为零,C选项正确;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D选项正确。
2.(多选)下面关于共点力的平衡与平衡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B.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C.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沿任意方向的合力都必为零
D.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为足球静止,足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0,C错误;根据平衡条件,悬绳对足球的拉力大小为   ,A错误;根据平衡条件,墙壁对足球的弹力大小为mg tan α,B正确;根据平衡条件,悬绳和墙壁对足球的合力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D正确。故选BD。
3.(多选)(人教版P79T2改编)如图所示,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足球的质量为m,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α,网兜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悬绳对足球的拉力大小为mg cos α
B.墙壁对足球的弹力大小为mg tan α
C.足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D.悬绳和墙壁对足球的合力大小为mg


4.重40 N的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斜面倾角为37°,则下列正确的是(sin 37°=0.6,cos 37°=0.8)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40 N
B.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32 N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
D.要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应平行斜面向上施加一大小为48 N的推力

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FN和滑动摩擦力f,由平
衡条件得知,支持力大小为FN=mg cos θ=40×
0.8=32 N,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32 N,A
错误;匀速下滑时,沿斜面方向根据共点力的平
衡条件可得f=mg sin θ=40×0.6=24 N,B错误;
动摩擦因数为μ=  =  =0.75,C错误;当
对物体施加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推力时恰能匀速上滑,则有F=mg sin θ+μmg cos θ=48 N,D正确。故选D。
返回
课 时 测 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外力可以不为零
B.物体只有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时合力为零
D.无论物体受到几个力,只要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受力的合力一定为零,故A错误,D正确;物体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时都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所以合力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故选D。

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
A.物体只有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时,才处于平衡状态
B.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也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在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力为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故A错误;物体只受到一个力作用时,合力不为0,一定不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零,合外力不一定为零,例如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施加一外力,此时物体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根据平衡条件知,在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力为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
3.如图所示,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若将其中F2=5 N的力顺时针旋转60°,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5 N
B.10 N
C.
D.0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其他两个力的合力F与F2等大反向,即F=5 N,若将其中F2=5 N的力顺时针旋转60°,则F2与F夹角为12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大小F合=5 N,故选A。

4.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方向
A.沿斜面向上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竖直向上  
D.无法判断
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则方向竖直向上,故选C。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手机静置在支架斜面上,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手机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若手机始终静止在支架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对支架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B.手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os θ,方向沿斜面向上
C.若使θ减小,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减小
D.若使θ减小,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始终不变
手机对支架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选项A错误;手机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选项B错误;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与手机的重力等大反向,则若使θ减小,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不变,选项C错误,D正确。

6.(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天花板匀速滑动,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与天花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F cos θ
B.F sin θ
C.μ(F sin θ+mg)
D.μ(F sin θ-mg)


将恒力F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如图所示,因物体沿天花板匀速运动,则水平方向上有F cos θ-f=0,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F cos θ,A正确,B错误;竖直方向上有F sin θ-mg=FN,则摩擦力大小为f=μFN=μ(F sin θ-mg),C错误,D正确。
7.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中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A、FB、FC、FD,则
A.FD>FB>FA>FC B.FD>FC>FB>FA
C.FB>FD>FA>FC D.FC>FD>FB>FA

对题图A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2FA cos 45°=mg,解得FA=   ;对题图B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FB=mg;对题图C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
件得FC=mg sin 30°=   ;对题图D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2FD cos 75°=mg,解得FD=    =      ,
所以有FD>FB>FA>FC,故A正确。
8.(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0.7 kg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7°时物体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物体恰好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0.75 
斜面倾角为37°时,物体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满足mg sin 37°=μmg cos 37°
解得μ=0.75。
(2)水平向右的恒力F的大小。
答案:24 N
恒力F作用时,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有
F cos 37°=mg sin 37°+f
FN=mg cos 37°+F sin 37°
又f=μFN
代入数据解得F=24 N。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即合力为0,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在平行于斜面方向,物体受重力分力、推力、滑动摩擦力,则有μmg cos α=        ,代入数据解得μ=  ,故选A。
9.(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10 kg的箱子先从倾角θ=37°的斜面上匀速滑下来,到地面后立即由一女旅客用与水平方向成θ=37°的斜向上的力拉着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箱子与斜面及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相同,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箱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0.75 
设箱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箱子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根据平衡条件有mg sin θ=μmg cos θ
解得μ=0.75。
(2)女旅客拉箱子的力的大小以及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60 N 48 N
女旅客拉箱子做匀速运动时,根据平衡条件有
F cos θ=μ(mg-F sin θ)
解得F=60 N
则可知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F cos θ=48 N。
10.(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4 kg的物体用两根细线悬挂在两竖直墙上,请根据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求出OC和OB两根绳子所受拉力的大小,重力加速度g=10 m/s2。
(1)当OC水平,OB与竖直墙成37°时,如图甲所示;
答案:30 N 50 N 
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OC=mg tan 37°=40×  =30 N,FOB=   
=   =50 N。
(2)当OC与竖直墙成53°,OB与竖直墙成37°时,如图乙所示。
答案:24 N 32 N
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OC′=mg sin 37°=40×0.6 N=24 N,FOB′=mg cos 37°=40×0.8 N=32 N。
返回第六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素养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2.在二力平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共点力的平衡条件。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 共点力的平衡和平衡条件
【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著名景点——黄山飞来石独自静止于悬崖之上。
(1)飞来石受哪些力作用?
(2)这些力的大小、方向有何关系?它们的合力有何特点?
提示:(1)受重力和悬崖对它的作用力。
(2)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悬崖对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二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88—P89完成下列填空)
1.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几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称为共点力。
(2)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作平衡状态。
(3)共点力的平衡: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作共点力的平衡。
(4)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为了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叫作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理解
(1)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多力平衡:物体受多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平衡条件是所受合力为零。
【师生互动】 一灯泡吊在天花板下,现用另一细绳将灯泡拉到如图位置,灯泡静止时。
任务1.此时灯泡受几个力?
任务2.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推导说明:若一个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满足怎样的关系?
任务3.上面探究的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多个力的平衡?
提示:任务1.受重力和两根细绳的拉力共三个力的作用。
任务2.如图所示,灯泡受三个力的作用,将F1和F2合成,可以发现F1和F2的合力与重力G满足二力平衡,所以三个力平衡,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任务3.可以。若物体受多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些力中的某一个力一定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多选)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中,下列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
答案:ACD
解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所受合力为零,B项中运动员在最高点时虽然速度为零,但只受到重力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A、C、D正确。
1.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合外力等于0,即F合=0→正交分解法表示,其中Fx合和Fy合分别表示物体在x轴和y轴上所受的合力。
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
注意:在分析问题时,“静止”和“v=0”表示的情况并不相同。
v=0
针对练.物体在五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其中F1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右,求:
(1)若撤去力F1,而保持其余四个力不变,其余四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将F1转过90°,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
答案:(1)10 N 水平向左 (2)10 N
解析:(1)五个共点力平衡时合力为零,则其余四个力的合力与F1等大、反向,故其余四个力的合力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左。
(2)如图所示,若将F1转过90°得到F1′,则F1′与其余四个力的合力F垂直,F合== N=10 N。
知识点二 三力平衡的计算
计算三力平衡的方法
方法 内容
合成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效果分解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而平衡,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即Fx合=0,Fy合=0
用绳子将鸟笼挂在一根横梁上,如图所示。若鸟笼重19.6 N,求绳子OA和OB对结点O的拉力大小。
答案:16.97 N 9.80 N
解析:法一:合成法
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作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F=T,且T=G
由三角函数关系得
F1=F cos 30°=19.6× N≈16.97 N
F2=F sin 30°=19.6× N=9.80 N。
法二:正交分解法
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绳子OA和OB的拉力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
T=G
由平衡条件可知
水平方向有F1cos 60°=F2cos 30°
竖直方向有F1sin 60°+F2sin 30°=T
解得F1≈16.97 N,F2=9.80 N。
变式拓展.若[例2]中两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均为100 N,持续增大悬挂物的重力,为了保证两段绳子不被拉断,求悬挂物的最大质量。(g取10 m/s2)
答案: kg
解析:由题意知,绳子OA的拉力F1大于OB的拉力F2,为了保证两段绳子不被拉断,当绳子OA的拉力F1m=100 N时,悬挂物的质量达到最大,则有F1m=mg cos 30°,解得m= kg。
分析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2.巧选研究对象。
3.受力分析(画出规范的受力分析图)。
4.列平衡方程(灵活运用力的合成法、效果分解法、正交分解法)。
5.求解或讨论(解的结果及物理意义)。
知识点三 多力平衡问题
多力平衡问题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有一质量为5 kg的物体正在匀速下滑。(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要使该物体斜面匀速上滑,则应沿斜面向上对物体施加多大的力?
答案:(1)40 N,垂直于斜面向上 (2)0.75 (3)60 N
解析:(1)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则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为FN=mg cos 37°=5×10×0.8 N=40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2)根据二力平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f=mg sin 37°=30 N,方向沿斜面向上
又f=μFN
解得μ=0.75。
(3)当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时,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沿斜面方向F-mg sin 37°-f=0
解得F=60 N。
针对练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0 kg的小球被夹在竖直的墙壁和A点之间,已知球心O与A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θ=60°,所有接触点和面均不计摩擦,取g=10 m/s2,试求:小球受到竖直墙面和A点的弹力F1和F2。
答案:100 N,方向水平向左 200 N,方向沿AO斜向上
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mg、竖直墙壁的弹力F1和A点的弹力F2,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
F1=mg tan θ=10×10× N=100 N
F2== N=200 N
可知小球受到竖直墙面的弹力大小为100 N,方向水平向左;受到A点的弹力大小为200 N,方向沿AO斜向上。
针对练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期中)一质量m=2 kg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斜面上时,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与斜面夹角α=37°的拉力F拉着木块使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滑,如图所示。已知g=10 N/kg,sin 37°=0.6,cos 37°=0.8。求(结果可带根号):
(1)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F的大小。
答案:(1) (2) N
解析:(1)根据平衡条件得mg sin θ=μmg cos θ
解得μ=。
(2)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将重力G和拉力F分解到沿着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由平衡条件得F cos α-mg sin θ-μ(mg cos θ-F sin α)=0
解得F= N。
1.(2024·上海静安高一期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 B.漂浮在水中的杯子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石块 D.沿斜面加速下滑的木块
答案:B
解析: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漂浮在水中的杯子,杯子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B正确;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石块,石块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沿斜面加速下滑的木块,木块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
2.(多选)下面关于共点力的平衡与平衡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B.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C.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沿任意方向的合力都必为零
D.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CD
解析:物体运动速度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A选项错误;物体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时,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不处于平衡状态,B选项错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物体沿任意方向的合力都必为零,C选项正确;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D选项正确。
3.(多选)(人教版P79T2改编)如图所示,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足球的质量为m,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α,网兜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悬绳对足球的拉力大小为mg cos α
B.墙壁对足球的弹力大小为mg tan α
C.足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D.悬绳和墙壁对足球的合力大小为mg
答案:BD
解析:因为足球静止,足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0,C错误;根据平衡条件,悬绳对足球的拉力大小为,A错误;根据平衡条件,墙壁对足球的弹力大小为mg tan α,B正确;根据平衡条件,悬绳和墙壁对足球的合力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D正确。故选BD。
4.重40 N的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斜面倾角为37°,则下列正确的是(sin 37°=0.6,cos 37°=0.8)(  )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40 N
B.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32 N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
D.要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应平行斜面向上施加一大小为48 N的推力
答案:D
解析: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FN和滑动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得知,支持力大小为FN=mg cos θ=40×0.8=32 N,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32 N,A错误;匀速下滑时,沿斜面方向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mg sin θ=40×0.6=24 N,B错误;动摩擦因数为μ===0.75,C错误;当对物体施加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推力时恰能匀速上滑,则有F=mg sin θ+μmg cos θ=48 N,D正确。故选D。
课时测评22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选择题1-7题,每题4分,共2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外力可以不为零
B.物体只有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时合力为零
D.无论物体受到几个力,只要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答案:D
解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受力的合力一定为零,故A错误,D正确;物体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时都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所以合力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故选D。
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  )
A.物体只有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时,才处于平衡状态
B.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也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在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力为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D
解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故A错误;物体只受到一个力作用时,合力不为0,一定不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零,合外力不一定为零,例如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施加一外力,此时物体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根据平衡条件知,在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力为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
3.如图所示,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若将其中F2=5 N的力顺时针旋转60°,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A.5 N B.10 N C.5 N D.0
答案:A
解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其他两个力的合力F与F2等大反向,即F=5 N,若将其中F2=5 N的力顺时针旋转60°,则F2与F夹角为12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大小F合=5 N,故选A。
4.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方向(  )
A.沿斜面向上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竖直向上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则方向竖直向上,故选C。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手机静置在支架斜面上,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手机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若手机始终静止在支架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对支架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B.手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os θ,方向沿斜面向上
C.若使θ减小,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减小
D.若使θ减小,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始终不变
答案:D
解析:手机对支架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选项A错误;手机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选项B错误;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与手机的重力等大反向,则若使θ减小,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不变,选项C错误,D正确。
6.(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天花板匀速滑动,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与天花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F cos θ B.F sin θ
C.μ(F sin θ+mg) D.μ(F sin θ-mg)
答案:AD
解析:将恒力F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如图所示,因物体沿天花板匀速运动,则水平方向上有F cos θ-f=0,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F cos θ,A正确,B错误;竖直方向上有F sin θ-mg=FN,则摩擦力大小为f=μFN=μ(F sin θ-mg),C错误,D正确。
7.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中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A、FB、FC、FD,则(  )
A.FD>FB>FA>FC B.FD>FC>FB>FA
C.FB>FD>FA>FC D.FC>FD>FB>FA
答案:A
解析:对题图A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2FA cos 45°=mg,解得FA=;对题图B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FB=mg;对题图C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FC=mg sin 30°=mg;对题图D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2FD cos 75°=mg,解得FD==,所以有FD>FB>FA>FC,故A正确。
8.(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0.7 kg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7°时物体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物体恰好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水平向右的恒力F的大小。
答案:(1)0.75 (2)24 N
解析:(1)斜面倾角为37°时,物体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满足mg sin 37°=μmg cos 37°
解得μ=0.75。
(2)恒力F作用时,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有
F cos 37°=mg sin 37°+f
FN=mg cos 37°+F sin 37°
又f=μFN
代入数据解得F=24 N。
9.(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10 kg的箱子先从倾角θ=37°的斜面上匀速滑下来,到地面后立即由一女旅客用与水平方向成θ=37°的斜向上的力拉着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箱子与斜面及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相同,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箱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女旅客拉箱子的力的大小以及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1)0.75 (2)60 N 48 N
解析:(1)设箱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箱子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根据平衡条件有mg sin θ=μmg cos θ
解得μ=0.75。
(2)女旅客拉箱子做匀速运动时,根据平衡条件有
F cos θ=μ(mg-F sin θ)
解得F=60 N
则可知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F cos θ=48 N。
10.(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4 kg的物体用两根细线悬挂在两竖直墙上,请根据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求出OC和OB两根绳子所受拉力的大小,重力加速度g=10 m/s2。
(1)当OC水平,OB与竖直墙成37°时,如图甲所示;
(2)当OC与竖直墙成53°,OB与竖直墙成37°时,如图乙所示。
答案:(1)30 N 50 N (2)24 N 32 N
解析:(1)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OC=mg tan 37°=40× N=30 N,FOB== N=50 N。
(2)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OC′=mg sin 37°=40×0.6 N=24 N,FOB′=mg cos 37°=40×0.8 N=32 N。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