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5)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21:4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读“世界总人口推算图”,完成1~3题。
1.2050年后,非洲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A.私有制经济的发展
B.土地面积空前扩大
C.人类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提高
D.人口增长地区不平衡
2.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将分别达到(  )
A.100亿和99亿
B.100亿和90亿
C.110亿和99亿
D.110亿和90亿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容量必定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4.目前愈演愈烈的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D.全球火山活动频繁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5~6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
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之内
5.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综合题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 2011年8月3日下午18时许,乌鲁木齐遭遇沙尘暴袭击,黄褐色的沙尘迅速笼罩了乌鲁木齐市区,城区部分路段瞬间能见度仅百米。
材料二 回顾过去,我国人口多,对农产品需求量大,为了提高农业产出,一方面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一方面对现有土地过分利用,造成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荒漠化及受荒漠化威胁的土地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千米。各种农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为:氮40%~50%、磷10%~20%、钾30%~40%。这种大量和过分使用化肥的状况不仅对土壤造成污染,也使土壤板结。
(1)由材料一可知,近年来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在我国频繁发生,这种现象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是:
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②_____________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③_____________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8%,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除大量使用化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材料中“对现有土地过分利用”主要是指(多选)(  )
A.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
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垦耕
C.草原实际载畜量大大超过理论载畜量
D.乱伐森林,给土地“剃光头”
10.读下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__,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__。
(2)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3)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我国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C 2.B 3.D [第1题,2050年后,非洲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提高。第2题,注意题干中要求为2050年世界人口数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数,再结合图例对应纵轴确定数值。第3题,人口容量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资源的开发要依靠科技,同时高科技水平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两者的提高都会扩大人口容量。人口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4.
B [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由于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目前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5.A 6.C [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高人口数量,是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值。其影响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以及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7.C 8.B [由图知,P和P′均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最佳人口规模,即人口合理容量。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反之呈负相关。]
9.(1)土地荒漠化 (2)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 土壤侵蚀和荒漠化 现有土地过分利用 土壤污染(板结) 过量使用化肥 (3)使用农药和污水灌溉 (4)B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审题的能力。解答该题应特别关注以下几点:(1)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2)“过分利用”是指超出土地自然更新的能力,造成恶性循环,“过分利用”不同于“不合理利用”;(3)沙尘暴的发生原因是土地失去植被保护,疏松的土壤直接接受风的吹蚀形成,与此有关的是土地荒漠化。
10.(1)不断增长 不断减少 (2)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农田生态系统有遭受破坏、失去平衡的危险。例如,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 (3)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节约用地,少占用耕地,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解析 本题以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现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的关系,考查我国存在的人地矛盾及解决措施。由题目可获得以下主要信息:①中国人口众多;②中国耕地总量多,人均少;③将来人口增多,而耕地人均数和总量减少。第(1)题,从丙图曲线的变化趋势可得出。第(2)题,根据人口多带来的压力大展开思考。第(3)题,回答我国的人口政策与土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