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08:5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了解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以及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能够分析某一地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区位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四个方面,能够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一个案例进行评价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经济现象的兴趣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能够用全面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研究事物。
教学过程
导入:地球上的区域有大有小,人类在这些区域上从事着各种各样的产业活动(能够带来增加值的的社会经济领域(总称))
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地理环境为产业活动提供了空间和资源,人通过各种产业活动,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另一方面,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区域建设中,人类如何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产业活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点题
从标题中可看出本节内容分两部分:1区位条件
2地域联系
阅读P50材料,思考:什么是区位?(在城市与环境这一章中有所涉及)
区位包含两层含义:1地理位置(位于哪里)2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与哪些因素或条件有关)
举例讨论
1、购买日常用品,你会选择在哪里买? ——选择合适的地点、节省时间、钱
2、假如你是老板,你想建制糖厂,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建厂? ——靠近原材料地(8吨甘蔗1吨糖)
小结:企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决策者选择区位目的——经济效益——低成本高利润
——理想区位条件: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
现实区位优势——原料地、燃料地、消费市场、廉价劳动力、技术等
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建分公司,主要是考虑什么因素?——市场(主导因素)
小结:无论是商场、工厂、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区位条件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几个可能的区位进行比较,然后确定一个最为理想的区位。
思考:以上讨论题中涉及哪些产业活动?还有吗?——商业、工业、信息业。还有:农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旅游业等涉及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
承转:不同的产业活动,由于部门特点不同,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不同,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会使企业的区位选择发生变化。
探究:材料
明前龙井茶
我国的“明前龙井”茶,是浙江杭州龙井用每年清明前采摘的新茶精制而成的,它以色香味俱佳而驰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将此茶种带回日本精心栽培,但始终没有种好。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农业生的区位与自然条件联系最为密切。
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气候、水源、土壤、
地形等
举例判断:东北地区的一年一熟——气候(热量)
新疆的绿洲农业——水源
新疆的葡萄生产——光照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地形
西南地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黑龙江的大豆生产——土壤
海南的橡胶生产——气候
随着社会的进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也在变化,除受自然因素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举例判断:荷兰的鲜花点缀世界许多城市——交通
中国北方超市出现南方的水果——
海南岛成为北京的蔬菜供应基地
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这说明社会经济、技术因素也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
承转:4、除了农业生产活动,还有哪类产业活动也受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的影响?
请例举说明:——矿业、自然资源
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联系密切,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交通方便的地方先开发)
承转:相对来说,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土地、矿藏、水源),那么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呢?
1、出示图片
鞍钢、宝钢的区位
鞍钢: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对接近消费市场
宝钢:在上海接近消费市场,且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同一工业部门随着交通、技术等的发展其主要区位条件会变化。
影响工业的因素有哪些?——土地、原料、动力、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等
举例说明:制糖厂、、、、等工厂的主导因素,区位选择原则。
拓展: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方向?为什么会产生上述转移方向?——发达国家出现
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短缺,发展中国家有优势。
发展中国家为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经济开发区,改善投资环境以承接制造业的转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转移到了我国,为了抓住机遇,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在80年代初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建立了一系列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
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是哪个?——深圳
阅读P51材料回答:
说出深圳的地理区位特点?——第一段
深圳迅猛崛起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
为什么深圳充满了活力?
那么商业和服务业呢?
出示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图片:
思考:商业网点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区位选择面向什么?——与地理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人口稀少,自然条件差的地区,不宜设置过密的固定商业网点,而采用流动形式的大篷车)
小结:1、第一部分内容要求
2、表格对这一部分内容总结
3、点明: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点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巩固练习:二题。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图片:西电东送、西气东送、跨流域调水
目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逐渐拉大,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中国提出开发西部的伟大策略。
思考:中国为什么实施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东西部经济共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资源调配措施。
小结:由此可以看出,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通过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进行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导致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生产协作
由布匹的生产过程——任何一件工业产品,都是经过多道工序生产出来的,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存在着生产协作联系。
由汽车生产过程——生产协作,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阅读P53图分析
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及其联系?
——特点:主要是来料加工,应该属于劳动力指向型,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网络体系。
联系:既体现了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又体现了工厂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对我国纺织和服装工业有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有利:利于安置劳动力,增加当地的外汇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不利:图样、订单、原料、设备从国外进口,本地主要以加工为主,技术含量低,不利于当地纺织业的发展,获得经济效益低,最大的受益者是经济发达国家。
承转:服装生产过程比较简单,有些产业活动,生产过程比较复杂,需依靠其他相关的部门为其提供原料或配套产品,如钢铁生产、汽车生产。
阅读P54材料了解: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生产联系?
——流程较长,工艺复杂,存在产品上的联系,有关车间或工厂分工协作,形成生产链,同时还包括配套企业和运输业、科技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