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训练
沉淀溶解平衡
一、单选题
1.某废水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饱和,即,通过调节pH使和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pH与关系如图所示,为、、和的浓度,单位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③为pH与的关系曲线
C.
D.
2.已知溶液中存在平衡: ,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能增大钙离子的浓度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钙离子,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
D.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的pH不变
3.探究的沉淀溶解平衡时,利用下表三种试剂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分散质
备注 悬浊液
A. 向①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显红色,说明在水中有一定溶解
B. 为了使悬浊液中溶解得更快,加入过量浓溶液并充分振荡,效果更好
C. ①、③混合后发生反应:
D. 向少量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浙江2024高考]室温下,水溶液中各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关系如图[例如:]。
已知:,[忽略沉淀对离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解度:大于
B. 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8.2~10.0),用标准溶液可滴定水溶液的浓度
C. 忽略的第二步水解,的溶液中水解率约为62%
D. 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溶液,反应初始生成的沉淀是
5.25℃下,、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以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分别滴定含水样、含水样。
已知:①为砖红色沉淀;
②相同条件下溶解度大于;
③25℃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②为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 反应的平衡常数
C. 滴定时,理论上混合液中指示剂浓度不宜超过
D. 滴定达终点时,溶液中
6.将配制成悬浊液,向其中滴加的溶液。(代表、或)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交点处:
B.
C. 时,不变
D. ,
7.T℃时,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为浓度的负对数,为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代表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 加热可使溶液由点变到点
C. 点对应的溶液是过饱和溶液
D. T℃,在平衡体系中,平衡常数
8.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的减小
B. 溶度积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减小
C. 溶度积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增大
D. 常温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的不变
9.为一元弱酸,为一元强碱。常温下,向难溶强电解质()的悬浊液中加入某酸,测得与的变化关系如图实线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点时,
B. 水的电离程度:
C. 实验时可加入的酸为盐酸
D. 难溶物的溶度积为
10.室温时,用的标准溶液滴定浓度相等的、和混合溶液,通过电位滴定法获得与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忽略沉淀对离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有白色沉淀生成
B. 原溶液中的浓度为
C. 当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沉淀
D. 点:
11.取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所用试剂浓度均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白色沉淀是难溶的
B. 若按②①顺序实验,能看到白色沉淀
C. 若按①③顺序实验,能看到黑色沉淀
D. 由实验②说明比更难溶
12.工业上采用湿法炼锌过程中,以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液中,含有、、、等杂质,这些杂质对锌的电解工序有妨碍,必须事先除去。现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①酸性溶液、②溶液、③、④溶液、⑤、⑥、⑦、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酸性溶液将氧化成,再转化为沉淀除去
B. 用调节浸出液的酸碱性,可使某些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C.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入可除去,是利用了沉淀转化的原理
D. 也可以用代替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13.某温度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提示:BaSO4(s)=Ba2+(aq)+SO2- 4(aq)的平衡常数Ksp=c(Ba2+)·c(SO2- 4),称为溶度积常数。
A. 加入固体可使溶液状态由点变到点
B. 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状态由点变到点
C. 点对应的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D. 点对应的大于点对应的
14.某温度下,向溶液中滴加的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与所滴加的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溶液过滤后用洗涤以减少沉淀损耗
B. 该温度下,
C.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的溶液,反应终点向方向移动
D. 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15.室温下,两种难溶盐(白色)、(砖红色)的离子浓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向点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固体,变小
C. 点条件下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
D. 向等浓度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
16.25℃时,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代表或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常温下,的;强碱性溶液中锌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A. 曲线②代表与pH的关系
B. 常温下,的的数量级为
C. 向等浓度的和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溶液,先沉淀
D. 向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盐酸后,体系中锌元素只以的形式存在
17.一定温度下,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条件下能生成沉淀,也能生成沉淀
B. 点时,,
C. 的平衡常数
D. 向、均为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先产生沉淀
18.向饱和溶液(有足量固体)中通入气体,调节体系pH促进溶解,总反应为。平衡时、分布系数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或)。比如,。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表示的变化关系
B. 时,溶液中
C. 总反应的平衡常数
D. 时,和的分布系数关系为
二、非选择题
19.钡()和锶()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在地壳中常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和都是难溶性盐。工业上提取钡和锶时首先将和转化成难溶弱酸盐。
已知: ;
。
(1)将转化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用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理论解释)。
(2)对于上述反应,实验证明增大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有利于提高的转化率。判断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平衡常数的变化情况(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①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______;
② 增大的浓度,平衡常数______。
(3)已知和在酸中的溶解性与和类似,设计实验证明上述过程中是否完全转化成。实验所用的试剂为______;实验现象及其相应结论为______。
20.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用水中镉的排放量不超过。处理含镉废水可采用化学沉淀法。
(1)写出磷酸镉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
(2)一定温度下,的,的,该温度下______(填“”或“”)的饱和溶液中浓度较大。
(3)向某含镉废水中加入,当浓度达到时,废水中的浓度为______[已知],此时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要将等体积的的溶液和的溶液混合,是否能析出沉淀______[列式计算,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已知]。
21.硫铁化合物(、等)应用广泛。纳米可去除水中微量六价铬Ⅵ。在~的水溶液中,纳米颗粒表面带正电荷,Ⅵ主要以、、等形式存在,纳米去除水中Ⅵ主要经过“吸附→反应→沉淀”的过程。
已知:,;电离常数分别为、。
(1)在弱碱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和单质,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在弱酸性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_____。
(3)在溶液中,越大,去除水中Ⅵ的速率越慢,原因是______。
(4)已知:与同族,25℃时相关的溶度积见表。
化学式 (或)
溶度积
① 滤液中和的浓度相近,加入溶液,先得到的沉淀是______。
② 25℃时,为了使沉淀完全,需调节溶液浓度不大于______。
22.(1)向含有固体的溶液中滴加溶液,当有沉淀生成时溶液中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
(2)若与混合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此时是否有沉淀生成?______[列式计算,、的分别为、]。
(3)已知:,。溶解能力:大于。请用数据说明溶解能力小的能否转化为溶解能力大的?______。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非选择题
19.(1);;,与结合生成更难溶的沉淀,使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2)①减小;②不变
(3)稀盐酸;若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则证明未完全转化成;若不产生气泡,则证明已完全转化成
20.(1)
(2)
(3);符合
(4)能;混合后溶液中,故能析出沉淀
21.(1)
(2)
(3)越大,纳米颗粒表面正电荷越少,对带负电荷的Ⅵ物种吸附能力越弱
(4)①;②
22.(1)
(2)否;,,故没有沉淀生成
(3)能;,,当浓度足够大时(如),反应可正向进行,即能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