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提取与概括答题策略
概念阐释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如小说、散文等)而言的阅读材料。
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現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的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能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应成为网络时代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
常见题型
1.拟写标题。
2.写出几则新闻标题的探究结果。
考点1.新闻类信息提取与概括
(2021河南)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 。(3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真题回顾
示例一: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示例二: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
常见考法归纳
拟写新闻标题
1. 抓住关键词、关键语句。
所谓关键词、关键语句,即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的句子,一般分布在新闻的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中。
如果材料没有导语,则需将各段关键信息提取概括,以防信息遗漏。
2. 表达形式要规范。
拟标题的答题格式通常为“何人(报道对象)+(何时+何地)+何事(主要事件)”。何人不一定是指具体的人,而是泛指所有报道对象,例如,会议、活动等。何时与何地这两个要素不是必备要素,要根据新闻中其特殊性来确定,有特殊意义的时间和地点需要在标题中显现出来。如无必要,一般不出现在答案中。
3. 注意限制条件。
拟标题往往有一些限制性条件,如字数限制,这就要求所拟标题一般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否则要被扣分。如果有其他限制性条件,也一定要遵守。
方法总结:
摘取导语再缩句 提炼要素要整合
独特信息必突出 语言简练省字数
真题回顾
(2022潍坊)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把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方格中。(不超过20字)(3分)
①教育部将重点发展校园足球(2014年8月1日《新京报》)
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③足球进校园有了第一课,一周一节足球课成现实(2015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
④中小学足球课本将试点,足球进校园将有本可依(201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校园足球工作受到重视并逐步推进。
常见考法归纳
写出几则新闻标题的探究结果
解答时首先要找到几则新闻标题的共同元素;
然后依据新闻标题中的要点,归纳总结;
最后用概括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即可。
考点2.材料类信息提取与概括
常见题型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
2.从材料中摘录出能概括“xx”主要特点的词语。
3.对材料的主要信息做简要概括。
4.研读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023淄博)材料二 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
真题回顾
冬至吃饺子习俗的来历。
常见考法归纳
材料类信息提取与概括
1. 审清题干,读懂材料。首先要抓住要点,审清题意。其次,一定要在读懂命题者所提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在探究中找出材料的中心话题。
2. 把握关键词语。在原材料中,关键句子的主干和某些枝叶往往负载着重要信息。概述信息时要找准关键词,并尽可能地运用原文中那些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必要时,可将若干词语概括为一个新词。
3. 分析结构,辨别主次。题目所给原材料往往是一个语段。筛选信息时,要分析文段结构,找出句子之间的关系,准确抓住主要内容。
4. 反复品读,组合信息。 “何人(何单位)”、“何事”、 “何结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答案要反复读,突出要点,准确反映原文的主要内容。
5. 注意题干中的附加条件(如限定字数等)。
考点3.图表类信息提取与概括
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鲜明,信息量密集,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评价等的诸多能力。
1.看清楚图表的标题、内容,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内容和比较的角度,对图表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通过图表中的文字及细节等方面情况,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发表个人观点或看法。
考点3.图表类信息提取与概括
常见题型
1.用一句话概括图表的主要内容。
2.概括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并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结论。
3.综合表格的内容,提取信息。
4.研读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真题回顾
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请你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北京健康环保周”活动的发展情况。
“北京高校健康环保周”活动调查表
举办年份 活动时间(天) 参与高校(所) 关注活动的师生(人)
2019年 6 10 1万多
2019年 7 11 3万多
2019年 25 22 5万多
一、表格
二、柱状图
根据上面的图表,概括除学生自身因素外、影响北京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的最主要因素。
三、饼状图
北京高校大学生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意识调查
四、折线图
表格——表格项目及数据变化;
柱状图——柱体高度及变化趋势;
饼状图——各部分所占比例;
折线图——各项目曲线变化趋势及拐点。
不同类型的图表,解读时关注点也不同:
常见考法归纳
1.关注图表信息,表头、注释、图例等。
2.注意极值及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对图表进行纵向分析。
3.注意图表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别,对图表进行横向分析。
4.明确题干中的要求,在图表中找到限定区间内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