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08:5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目标:
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联系“21世纪议程”,阐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结合事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教学重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讲解,事例和图解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
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组成:
可持续发展是由
经济、社会、生态
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
复合
系统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仅重视
经济数量
的增长,
更追求
质量
的改善和
效益
的提高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
健康
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
平等
、自由

社会环境。
(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和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代际公平——历史连续,这一代人只有一个地球,但地球不仅是这一代人的。
代内(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公平)公平——发达
国家已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对环境变化影响
大,理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人与其
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持续性原则
(1)制约因素
(2)核心
(3)条件
合理——自然资源
保持——人口规模
处理好——发展经济、保护环境
(4)目标
3、共同性原则——从全球利益出发
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单靠某一个国家就能得到很好解决的,而是需要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获得解决。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臭氧层空洞等。
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地区性问题——全球性问题(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全球合作能否成功)
——关键是能否在资金和技术转让等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
4、阶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想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责任方面,表现明显的差异。
强调:
1、发展中国家:贫困和不发达是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这些国家长期处于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持续恶化的恶性循环之中。需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增强自身的环保能力,只有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2、发达国家是造成目前地球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责任者。有义务率先采取有关环境保护措施,为国际合作做出更多贡献。
三、可持续发展
从概念到行动
时间
会议(或书籍)
人地关系理念的发展
1972年
斯德哥尔摩
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协调问题
1980年
世界自然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保护联盟制定了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
在巴西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
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
通过《21世纪议程》
理论推向行动
南非召开
会议审议了一系列文件提出行动纲领
“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教学反思:
教师加强集体备课,共同探讨高中地理各章各节中的知识点及其成因规律,整理出具体内容,为该方法的实施提供最恰当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