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目标:
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联系“21世纪议程”,阐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结合事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教学重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讲解,事例和图解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
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组成:
可持续发展是由
经济、社会、生态
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
复合
系统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仅重视
经济数量
的增长,
更追求
质量
的改善和
效益
的提高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
健康
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
平等
、自由
的
社会环境。
(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和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代际公平——历史连续,这一代人只有一个地球,但地球不仅是这一代人的。
代内(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公平)公平——发达
国家已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对环境变化影响
大,理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人与其
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持续性原则
(1)制约因素
(2)核心
(3)条件
合理——自然资源
保持——人口规模
处理好——发展经济、保护环境
(4)目标
3、共同性原则——从全球利益出发
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单靠某一个国家就能得到很好解决的,而是需要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获得解决。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臭氧层空洞等。
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地区性问题——全球性问题(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全球合作能否成功)
——关键是能否在资金和技术转让等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
4、阶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想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责任方面,表现明显的差异。
强调:
1、发展中国家:贫困和不发达是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这些国家长期处于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持续恶化的恶性循环之中。需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增强自身的环保能力,只有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2、发达国家是造成目前地球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责任者。有义务率先采取有关环境保护措施,为国际合作做出更多贡献。
三、可持续发展
从概念到行动
时间
会议(或书籍)
人地关系理念的发展
1972年
斯德哥尔摩
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协调问题
1980年
世界自然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保护联盟制定了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
在巴西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
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
通过《21世纪议程》
理论推向行动
南非召开
会议审议了一系列文件提出行动纲领
“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教学反思:
教师加强集体备课,共同探讨高中地理各章各节中的知识点及其成因规律,整理出具体内容,为该方法的实施提供最恰当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