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9 17:0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
1.(2分)有些时候只要运动员踢球的位置得当,便能让足球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对方的运动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香蕉球”。这里“踢球的位置”,是指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力的作用效果 D.作用点
2.(2分)下列物体中,物重大小最接近10N的是(  )
A.一辆轿车 B.一张课桌
C.一瓶1L的矿泉水 D.一支铅笔
3.(2分)如图,小宇和小琪各用6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的示数为(测力计的重不计)(  )
A.0N B.3N C.6N D.12N
4.(2分)2025年2月9日,孙颖莎在WTT世界乒联新加坡大满贯女单决赛中以4比1战胜队友蒯曼,夺得冠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中运动的乒乓球不受重力作用
B.静止在水平台面的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球在台面上弹起时,乒乓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乒乓球发生了弹性形变
D.乒乓球被击打后继续前进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5.(2分)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关于自行车的零部件设计或骑行过程中,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刹车时用力捏闸 B.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C.脚蹬表面凹凸不平 D.车胎上刻有花纹
6.(2分)如图所示,是小慧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表示球的运动轨迹,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继续沿水平地面运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cd段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B.球在b点为运动的最高点,为平衡状态
C.球下落时,速度增大,惯性不变
D.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7.(2分)下列所示的情境中,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原理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
B.洗手盆下“回水弯”
C.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熟
D.飞机机翼
8.(2分)小明发现将如图所示的气球从1楼带到40楼的家中,气球变得更鼓了,其原因是随着高度的增加(  )
A.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气球变得膨胀
B.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气球变得膨胀
C.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气球变得膨胀
D.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气球变得膨胀
9.(2分)如图所示,雕刻火药的刻刀被磨得非常锋利,这是为了(  )
A.减小压强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增大压力
10.(2分)用两块质量相等的橡皮泥捏成两只小船,然后轻轻放入盛有盐水和水的两个相同的烧杯内,使其漂浮在液面上,如图所示,此时两杯中液体的深度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的小船所受的浮力较大
B.两杯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乙杯中小船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D.两小船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
11.(2分)寒假期间,小明学校发起了“悦享劳动喜迎新年”活动。他在帮妈妈洗菜时发现,茄子浮在水面,西红柿沉在水底。利用所学知识他对此作出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西红柿的密度大于茄子的密度
B.由于茄子漂浮,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C.由于西红柿沉底,它不受浮力
D.茄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西红柿受到的浮力
12.(2分)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飞船减速下降的过程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3.(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瓶盖起子 B.筷子
C.天平 D.压蒜器
14.(2分)如图所示,小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在4s时间内匀速推到1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m。(g取10N/kg)则(  )
A.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做了功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50N
C.推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50W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15.(2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导弹弹道模型,我国的东风17超高音速导弹等很多新型尖端导弹正是基于此理论设计。图示为某此类导弹的飞行路线图,OE段发动机点火,导弹以极快的速度穿出大气层升至高空;E点发动机关闭,导弹依靠惯性继续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向下俯冲,会被加速到极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后,导弹在稠密大气层边缘无动力“多次弹跳、平衡滑翔”,I﹣J段发动机重新启动加速后精确打击目标。下列关于该导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起飞到E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F点到G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C.H点到I点的过程中,导弹的机械能守恒
D.整个过程史,在F点动能最大
二.填空和作图题(每空1分,作图2分,6小题共17分)
16.(2分)如图,小明坐在小船上,双手用力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而同时自己坐的小船也动了,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17.(3分)子弹离开枪堂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     的缘故;上抛的石子要落回地面是因为石子受到     (选填;重力、压力、支持力)的缘故;车轮上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花纹的作用是为了增大     (选填:摩擦力、压强、压力)。
18.(3分)如图是一种自带吸管的玻璃杯,吸管与杯子构成一个    ,倒入牛奶时,两边的液面总是相平的。通过吸管喝牛奶时,是利用了    的作用;若沿水平方向对着吸管口吹气,吸管内的液面会    。
19.(2分)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渡轮之一“海洋魅力”号,长361m,宽66m,满载时排水量达2.25×108kg,满载时吃水深度达30m,可以搭载6320名游客,则满载时船受到的浮力为     N(g=10N/kg),当客人下船后,船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设定
20.(3分)如图为某火星探测器在轨运动的轨迹图。在远火点运动向近火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下同),动能    ,所以近火点的速度    (选填“>”、“<”或“=”)远火点的速度。
21.(2分)修建房屋时,某建筑工人使用滑轮组提升建材,如图所示。他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在15s内将重为480N的建材匀速提升了3m,每个滑轮重20N,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该过程中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     ,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g取10N/kg)
22.(2分)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重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4小题共26分)
23.(9分)人们常说下雨天路滑,小明在想地面变得潮湿之后,摩擦力会如何变化呢?小明将家中一只旧鞋子前端扎入一个带有圆环的钉子,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鞋子,使鞋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量在不同路面干燥和潮湿时,鞋子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地面材质 干燥时的拉力F1/N 潮湿时的拉力F2/N
1 木地板 4.1 3.5
2 水泥地 3.4 F拉
3 瓷砖地 3.4 0.7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原理是     ;在本实验中测量滑动摩擦力前,应该在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调零;三次实验只在鞋子中放入100g钩码,不改变钩码个数是为了控制     相同。
(2)把鞋子放在潮湿的水泥地上,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鞋子,测力计示数如图2所示,则此时F拉=     N。
(3)对比实验序号1、2、3,得到结论:其它条件一定,同一只鞋子在干燥地面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潮湿地面所受的摩擦力。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4)通过上述实验,在实际生活中,如遇下雨天     (选填“干燥”或“潮湿”)地面更容易滑倒,需要小心慢行。
(5)小明在实验后反思:在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块,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于是他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3所示,将一块木地板放在水平桌面上,鞋子放在木地板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一端挂在鞋子上,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地板,此时鞋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为     。
24.(6分)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气密性良好的微小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如图甲、乙两图中,通过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侧     ,判断出     (选填“甲”或“乙”)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图丙中,A、B、C三点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点;
(4)小亮通过观察图发现在甲、乙两烧杯中,A、B两点到烧杯底部的距离是不同的;于是向小明解释:液体内部某点压强与该点到容器底部距离有关。小明反驳说:你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深度相同,所以你的结论是错误的。在你的实验基础上,    (选填序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A.把甲杯中的探头上移5cm或把乙杯中的探头下移5cm
B.从甲杯中抽出5cm深的水或向乙杯中加入5cm深的水
25.(7分)“探物”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为了使操作更加简便且能减小误差,更加合理的顺序是     (选填“甲、乙、丙、丁”)。
(2)若F1、F2、F3、F4之间满足     的关系,则可以得出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结论。(用图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3)小明认为实验过程中,只将金属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是得不出实验结论的。结合所学,你认为他的说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若实验过程中,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则F浮    G排(选填“>”、“<”或“=”)。
(4)金属块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金属块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戊所示。分析图象可得:h=4cm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N;金属块浸没后,水对金属块底部的压强是     Pa;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g=10N/kg,ρ水=1.0×103kg/m3)
26.(4分)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6 3 2.5 9 80.0
2 8 3 3.2 9
3 10 3 3.9 9 85.5
(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是用    图(选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进行操作的;
(2)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到0.1%);
(3)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4)实验过程中,发现拉动弹簧测力计时不易读数,某同学认为应该静止时读数,老师说该想法是错误的,原因是    。
五.综合应用题(27题7分,28题8分,29题12分,共27分)
27.(7分)近年来,低空经济迅猛发展。如图是山区果农利用无人机吊运水果的情景,若无人机在100s内提着重500N的水果匀速竖直上升了50m。求:
(1)无人机拉力对水果做的功;
(2)无人机拉力对水果做功的功率。
28.(8分)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于4月20日在北京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如图,该飞机总质量60t,轮胎与跑道的总接触面积为1.2m2,最大飞行速度为560km/h。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该飞机:
(1)停在水平跑道上,对跑道的压强p;
(2)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V排。
29.(12分)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左端A处挂了一金属球,右端B处施加一个F=90N的拉力,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得OA=30cm,OB=20cm。(不考虑水的阻力)求:
(1)绳子对杠杆A端的拉力;
(2)若金属球的体积为3000cm3,金属球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金属球的密度。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C C B B C D A C A A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A B B 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
1.(2分)有些时候只要运动员踢球的位置得当,便能让足球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对方的运动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香蕉球”。这里“踢球的位置”,是指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力的作用效果 D.作用点
【解答】解: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些时候只要运动员踢球的位置得当,便能让足球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对方的运动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香蕉球”。这里“踢球的位置”,是指力的作用点;由于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分)下列物体中,物重大小最接近10N的是(  )
A.一辆轿车 B.一张课桌
C.一瓶1L的矿泉水 D.一支铅笔
【解答】解:重力为10N物体的质量:
A.一辆轿车的质量约为2000kg,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张课桌的质量在15kg左右,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瓶1L的矿泉水的质量约为:m=ρV=1×103kg/m3×1×10﹣3m3=1kg,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D.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6g=6×10﹣3kg左右,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分)如图,小宇和小琪各用6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的示数为(测力计的重不计)(  )
A.0N B.3N C.6N D.12N
【解答】解: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向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只拉一端效果是相同的。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一端时,另一端也必须有力的作用,因此,弹簧测力计不可能显示两边的拉力之和,而只会显示一个力的大小,即6N。
故选:C。
4.(2分)2025年2月9日,孙颖莎在WTT世界乒联新加坡大满贯女单决赛中以4比1战胜队友蒯曼,夺得冠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中运动的乒乓球不受重力作用
B.静止在水平台面的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球在台面上弹起时,乒乓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乒乓球发生了弹性形变
D.乒乓球被击打后继续前进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解答】解:A、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空中运动的乒乓球也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
B、静止在水平台面的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同一个受力物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球在台面上弹起时,乒乓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故C错误;
D、乒乓球被击打后继续前进是因为乒乓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5.(2分)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关于自行车的零部件设计或骑行过程中,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刹车时用力捏闸 B.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C.脚蹬表面凹凸不平 D.车胎上刻有花纹
【解答】解:A、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D、脚蹬表面凹凸不平、车胎上刻有花纹,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D不合题意。
故选:B。
6.(2分)如图所示,是小慧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表示球的运动轨迹,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继续沿水平地面运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cd段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B.球在b点为运动的最高点,为平衡状态
C.球下落时,速度增大,惯性不变
D.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解答】解:A.球在cd段滚动时竖直方向上静止,所以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小球在b点处只受重力作用,无法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即球下落时,速度增大,惯性不变,故C正确;
D.球从c运动到d点停止,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7.(2分)下列所示的情境中,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原理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
B.洗手盆下“回水弯”
C.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熟
D.飞机机翼
【解答】解:A、用吸管喝饮料,吸气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嘴里,这是利用大气压的结果,故A错误;
B、地漏反水弯是连通器,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液面相平,故地漏存水杯中水起到水封的作用,能隔绝下水道的异味,故B错误;
C、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熟,这是利用气压大、沸点高的特点,不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C错误;
D、相等时间内,空气经过飞机机翼上方时,路程长,空气流速大,空气压强小,空气经过飞机机翼下方时,路程短,空气流速小,空气压强大,故飞机受到向上的压强差,受到向上的升力作用,这是利用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8.(2分)小明发现将如图所示的气球从1楼带到40楼的家中,气球变得更鼓了,其原因是随着高度的增加(  )
A.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气球变得膨胀
B.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气球变得膨胀
C.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气球变得膨胀
D.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气球变得膨胀
【解答】解:小明发现将如图所示的气球从1楼带到40楼的家中,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气球变得膨胀,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分)如图所示,雕刻火药的刻刀被磨得非常锋利,这是为了(  )
A.减小压强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增大压力
【解答】解: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雕刻火药的刻刀被磨得非常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故选:C。
10.(2分)用两块质量相等的橡皮泥捏成两只小船,然后轻轻放入盛有盐水和水的两个相同的烧杯内,使其漂浮在液面上,如图所示,此时两杯中液体的深度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的小船所受的浮力较大
B.两杯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乙杯中小船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D.两小船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
【解答】解:AC、由图可知,两只小船在甲、乙两杯中都处于漂浮状态,由于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图知甲杯中小船装的物体多,所以甲杯中小船重力大于乙杯中小船的重力,即甲杯中的小船所受的浮力较大: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根据G排=m排g可知,甲杯中小船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故A正确、C错误;
B、由于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所处深度相等,且盐水密度比水的密度的,根据p=ρgh可知,甲杯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故B错误;
D、两只小船在甲、乙两杯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小船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小船受到的浮力,甲杯中的小船所受的浮力较大,则甲杯中的小船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故D错误。
故选:A。
11.(2分)寒假期间,小明学校发起了“悦享劳动喜迎新年”活动。他在帮妈妈洗菜时发现,茄子浮在水面,西红柿沉在水底。利用所学知识他对此作出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西红柿的密度大于茄子的密度
B.由于茄子漂浮,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C.由于西红柿沉底,它不受浮力
D.茄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西红柿受到的浮力
【解答】解:A、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茄子漂浮在水面,茄子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西红柿沉在水底,西红柿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西红柿的密度大于茄子的密度,故A正确。
B、由图可知,茄子漂浮在水面,茄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B错误;
C、西红柿沉在水底,由于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所以仍受浮力,故C错误;
D、放入茄子和西红柿后,排开水的体积无法比较,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茄子受到的浮力与西红柿受到的浮力无法比较,故D错误。
故选:A。
12.(2分)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飞船减速下降的过程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解答】解:在飞船减速下降的过程中,飞船的质量不变,速度和高度都变小,则飞船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变小,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没有转化为重力势能,飞船机械能变小,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瓶盖起子 B.筷子
C.天平 D.压蒜器
【解答】解:A、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错误;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B正确;
C、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故C错误;
D、压蒜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B。
14.(2分)如图所示,小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在4s时间内匀速推到1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m。(g取10N/kg)则(  )
A.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做了功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50N
C.推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50W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解答】解:A、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所受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即物体的移动方向与支持力方向垂直,故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故A错误;
B、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mgh=30kg×10N/kg×1m=300J,
推力做的总功:W总=Fs=200N×2m=400J,
克服物体所受摩擦力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400J﹣300J=100J,
由W额=fs可得,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50N,故B正确;
C、推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00W,故C错误;
D、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75%,故D错误。
故选:B。
15.(2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导弹弹道模型,我国的东风17超高音速导弹等很多新型尖端导弹正是基于此理论设计。图示为某此类导弹的飞行路线图,OE段发动机点火,导弹以极快的速度穿出大气层升至高空;E点发动机关闭,导弹依靠惯性继续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向下俯冲,会被加速到极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后,导弹在稠密大气层边缘无动力“多次弹跳、平衡滑翔”,I﹣J段发动机重新启动加速后精确打击目标。下列关于该导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起飞到E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F点到G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C.H点到I点的过程中,导弹的机械能守恒
D.整个过程史,在F点动能最大
【解答】解:A、O点到E点的过程中,发动机点火加速升空,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题知,F点到G点的过程中,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进入高空,导弹不会受到空气阻力,所以巡航导弹的机械能不变,故B符合题意;
C、H点到I点的过程中,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导弹会受到空气阻力,所以巡航导弹的机械能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F点后俯冲加速段,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导弹向下俯冲,会被加速到极高的速度;说明F点的速度不是最大,则动能不是最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和作图题(每空1分,作图2分,6小题共17分)
16.(2分)如图,小明坐在小船上,双手用力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而同时自己坐的小船也动了,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解答】解:当小明用力推另一艘小船时,使小船由静止变为运动,小船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小明推船时,自己坐的小船也受到了反作用力而运动,这表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
17.(3分)子弹离开枪堂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  惯性  的缘故;上抛的石子要落回地面是因为石子受到  重力  (选填;重力、压力、支持力)的缘故;车轮上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花纹的作用是为了增大  摩擦力  (选填:摩擦力、压强、压力)。
【解答】解:子弹离开枪堂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缘故;
上抛的石子要落回地面是因为石子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缘故;
车轮上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花纹的作用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惯性;重力;摩擦力。
18.(3分)如图是一种自带吸管的玻璃杯,吸管与杯子构成一个 连通器  ,倒入牛奶时,两边的液面总是相平的。通过吸管喝牛奶时,是利用了 大气压  的作用;若沿水平方向对着吸管口吹气,吸管内的液面会 上升  。
【解答】解: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可以看作是一个连通器,吸管与杯子构成一个连通器;
通过吸管喝牛奶时,管内压强减小,牛奶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嘴里;
若沿水平方向对着吸管口吹气,吸管上方流速大,压强小,吸管下方的压强不变,竖直吸管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被压上,吸管内的液面会上升。
故答案为:连通器;大气压;上升。
19.(2分)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渡轮之一“海洋魅力”号,长361m,宽66m,满载时排水量达2.25×108kg,满载时吃水深度达30m,可以搭载6320名游客,则满载时船受到的浮力为  2.25×109 N(g=10N/kg),当客人下船后,船受到的浮力  变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设定
【解答】解:
满载时船受到的浮力为:F浮=G排=m排g=2.25×108kg×10N/kg=2.25×109N;
当客人下船后,船的总重力减小,但仍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重力减小,故浮力变小。
故答案为:2.25×109;变小。
20.(3分)如图为某火星探测器在轨运动的轨迹图。在远火点运动向近火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下同),动能 增大  ,所以近火点的速度 >  (选填“>”、“<”或“=”)远火点的速度。
【解答】解:在远火点运动向近火点的过程中,火星探测器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增加,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所以近火点的速度大于远火点的速度。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21.(2分)修建房屋时,某建筑工人使用滑轮组提升建材,如图所示。他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在15s内将重为480N的建材匀速提升了3m,每个滑轮重20N,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该过程中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  100W  ,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96%  。(g取10N/kg)
【解答】解: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n=2,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工人对绳子的拉力:

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100W;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100W;96%。
22.(2分)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重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4小题共26分)
23.(9分)人们常说下雨天路滑,小明在想地面变得潮湿之后,摩擦力会如何变化呢?小明将家中一只旧鞋子前端扎入一个带有圆环的钉子,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鞋子,使鞋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量在不同路面干燥和潮湿时,鞋子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地面材质 干燥时的拉力F1/N 潮湿时的拉力F2/N
1 木地板 4.1 3.5
2 水泥地 3.4 F拉
3 瓷砖地 3.4 0.7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原理是  二力平衡  ;在本实验中测量滑动摩擦力前,应该在  水平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调零;三次实验只在鞋子中放入100g钩码,不改变钩码个数是为了控制  压力大小  相同。
(2)把鞋子放在潮湿的水泥地上,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鞋子,测力计示数如图2所示,则此时F拉=  2.4  N。
(3)对比实验序号1、2、3,得到结论:其它条件一定,同一只鞋子在干燥地面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潮湿地面所受的摩擦力。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得到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
(4)通过上述实验,在实际生活中,如遇下雨天  潮湿  (选填“干燥”或“潮湿”)地面更容易滑倒,需要小心慢行。
(5)小明在实验后反思:在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块,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于是他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3所示,将一块木地板放在水平桌面上,鞋子放在木地板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一端挂在鞋子上,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地板,此时鞋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为  水平向左  。
【解答】解:(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是二力平衡,由于本实验需要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则应该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前,将弹簧测力计进行水平方向调零;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三次实验只在鞋子中放入100克的钩码,不改变钩码个数是为了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知道此时拉力为2.4牛;
(3)通过对比实验序号1、2、3得到结论,地面材质一定时,同一只鞋子在干燥地面上所受到的摩擦力会大于潮湿地面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本实验中多次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提升实验结果的普遍性;
(4)通过实验得知潮湿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会更小,所以如果遇到下雨天,潮湿地面更容易滑倒,需要小心慢行;
(5)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只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之间的压力大小.所以如果我们将弹簧测力计拉鞋子下方的木板时,不论我们用力的大小或者拉动的快慢,都不会改变鞋子和木板之间的压力大小以及粗糙程度,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鞋子此时相对地面静止,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这一对平衡力,拉力方向向右,所以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水平;压力大小;(2)2.4;(3)大于;得到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4)潮湿;(5)不需要;水平向左。
24.(6分)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气密性良好的微小压强计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如图甲、乙两图中,通过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侧  液面高度差  ,判断出  甲  (选填“甲”或“乙”)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图丙中,A、B、C三点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C  点;
(4)小亮通过观察图发现在甲、乙两烧杯中,A、B两点到烧杯底部的距离是不同的;于是向小明解释:液体内部某点压强与该点到容器底部距离有关。小明反驳说:你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深度相同,所以你的结论是错误的。在你的实验基础上, B  (选填序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A.把甲杯中的探头上移5cm或把乙杯中的探头下移5cm
B.从甲杯中抽出5cm深的水或向乙杯中加入5cm深的水
【解答】解:(1)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是连通器,压强计的U形管的一端不开口,因此,气密性良好的微小压强计不是连通器;
(2)该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由图可知,甲图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大,则甲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在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3)在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故A、B两点比较,B点受到液体压强较大;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又因盐水密度比水大,故B、C两点比较,C点受到液体压强较大,综上所述,C点受到液体压强最大;
(4)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探究液体内部某点压强与该点到容器底部距离的关系,应控制深度相同,故可进行的操作是从甲杯中抽出5cm深的水或向乙杯中加入5cm深的水,故选:B。
故答案为:(1)不是;(2)液面高度差;甲;增大;(3)C;(4)B。
25.(7分)“探物”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为了使操作更加简便且能减小误差,更加合理的顺序是  丁、甲、乙、丙  (选填“甲、乙、丙、丁”)。
(2)若F1、F2、F3、F4之间满足  F1﹣F2=F3﹣F4 的关系,则可以得出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结论。(用图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3)小明认为实验过程中,只将金属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是得不出实验结论的。结合所学,你认为他的说法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若实验过程中,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则F浮 >  G排(选填“>”、“<”或“=”)。
(4)金属块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金属块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戊所示。分析图象可得:h=4cm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1  N;金属块浸没后,水对金属块底部的压强是  800  Pa;金属块的密度是  2×103 kg/m3。(g=10N/kg,ρ水=1.0×103kg/m3)
【解答】解:(1)为了减小误差,在小桶接水前,应先测出空桶的重力,同时为了减少弹簧测力计悬挂物体的次数,故应先测空桶重,继而测出物体重,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出小桶和溢出水的总重,所以合理的实验顺序为丁、甲、乙、丙;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根据称重法,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F1﹣F2,石块排开的水G排=F3﹣F4;当F1﹣F2=F3﹣F4;可初步得出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
(3)阿基米德原理对完全浸没的物体和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是适用的,所以,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溢水杯的水没装满,物体放入溢水杯时,先要使溢水杯满了才可以向外排水,导致排开水的重力偏小,则测得的浮力大于排开水的重力,即F浮>G排。
(4)分析图象可得:h=0时,G=4N;
h=4cm时,F=3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4N﹣3N=1N;
金属块浸没后,h=8cm=0.08m,
水对金属块底部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08m=800Pa;
浸没时的浮力F'浮=G﹣F'=4N﹣2N=2N;
根据G=mg=ρgV有:4N=ρ物gV物;﹣﹣﹣﹣﹣﹣①
物体浸没时V排=V物;
根据F浮=ρ液V排g可得:2N=ρ水V物g;﹣﹣﹣﹣﹣﹣﹣﹣﹣﹣﹣②
联立①②得:ρ物=2ρ水=2×103kg/m3。
故答案为:(1)丁、甲、乙、丙;(2)F1﹣F2=F3﹣F4;(3)不正确;>;(4)1;800;2×103。
26.(4分)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6 3 2.5 9 80.0
2 8 3 3.2 9
3 10 3 3.9 9 85.5
(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是用 甲  图(选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进行操作的;
(2)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3.3%  (结果保留到0.1%);
(3)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
(4)实验过程中,发现拉动弹簧测力计时不易读数,某同学认为应该静止时读数,老师说该想法是错误的,原因是 没有考虑到摩擦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
【解答】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物体上升的高度为5cm时,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15cm,可知滑轮组绳子承重股数为:
n3,
由题图可知,甲滑轮组的绳子承重股数为3股,乙滑轮组的绳子承重股数为2股,所以该实验是用甲图所示滑轮组进行操作的;
(2)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η100%≈83.3%;
(3)纵向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4)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出了数据,由于不会克服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所以测得的拉力偏小,所以她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她没有考虑到摩擦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1)甲;(2)83.3%;(3)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4)没有考虑到摩擦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五.综合应用题(27题7分,28题8分,29题12分,共27分)
27.(7分)近年来,低空经济迅猛发展。如图是山区果农利用无人机吊运水果的情景,若无人机在100s内提着重500N的水果匀速竖直上升了50m。求:
(1)无人机拉力对水果做的功;
(2)无人机拉力对水果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1)若无人机在100s内提着重500N的水果匀速竖直上升了50m,拉力和重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可知,无人机对水果的拉力F=G=500N,
拉力对水果做的功W=Fh=Gh=500N×50m=25000J;
(2)拉力对水果做功的功率。
答:(1)无人机拉力对水果做的功是25000J;
(2)无人机拉力对水果做功的功率是250W。
28.(8分)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于4月20日在北京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如图,该飞机总质量60t,轮胎与跑道的总接触面积为1.2m2,最大飞行速度为560km/h。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该飞机:
(1)停在水平跑道上,对跑道的压强p;
(2)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V排。
【解答】解:
(1)飞机静止在跑道上时对跑道的压力:F=G=mg=60×103kg×10N/kg=6×105N,
对跑道的压强:p5×105Pa;
(2)飞机到达目的地降落后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F浮=G=6×105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飞机排开水的体积V排60m3。
答:(1)停在水平跑道上,对跑道的压强p是5×105Pa;
(2)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V排是60m3。
29.(12分)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左端A处挂了一金属球,右端B处施加一个F=90N的拉力,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得OA=30cm,OB=20cm。(不考虑水的阻力)求:
(1)绳子对杠杆A端的拉力;
(2)若金属球的体积为3000cm3,金属球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金属球的密度。
【解答】解:(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A OA=F OB,代入数据可得FA×30cm=90N×20cm,解方程可得FA=60N;
(2)因为金属球完全浸没,所以V排=V=3000cm3=3×10﹣3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10﹣3m3=30N;
(3)根据FA=G﹣F浮可得金属球的重力为:G=FA+F浮=60N+30N=90N;
由G=mg可知金属球的质量为:m9kg;
所以金属球的密度为:ρ3×103kg/m3。
答:(1)绳子对杠杆A端的拉力为60N。
(2)金属球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30N。
(3)金属球的密度为3×103kg/m3。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