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2025/08/17
专题一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解读及阅卷特点
Reporter: 谢老师
CONTENTS
目录
01
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02
阅卷特点及要求
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01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内容(25分) 一等(25-21分) 二等(20-14分) 三等(13-9分) 四等(8-0分)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情感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情感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情感不真实。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语言(16分) 一等(16-13分) 二等(12-9分) 三等(8-5分) 四等(4-0分)
语言准确、流畅、生动。 语言准确、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结构(5分) 一等(5分) 二等(4分) 三等(3-2分) 四等(1-0分)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晰。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晰。 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晰。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文面(4分) 一等(4分) 二等(3分) 三等(2分) 四等(1-0分)
卷面整洁,书写美观。 卷面较整洁,字体端正。 卷面基本整洁,字体清楚。 卷面不整洁,字迹难辨。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一、内容
内容是文章的血肉,所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把内容看得很重,内容必须围绕中心来写。
标准解读(题意)
1、“切合题意”:作文内容与题目要求高度匹配,不仅理解题目的表层含义,还把握了隐含意图。选材、立意、表达都紧密围绕题目核心,无偏离或冗余信息。如:记录一件体现亲情的小事,文章通过“母亲深夜缝补衣物”一件小事,表现母爱,全文未掺杂无关内容。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一、内容
内容是文章的血肉,所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把内容看得很重,内容必须围绕中心来写。
标准解读
2、“符合题意”:作文内容不偏离题目要求,基本理解了题目的表层含义,但可能在深度理解或细节上稍显不足。如:记录一件体现亲情的小事,文章虽然写了亲情相关内容,但选材缺乏具体的细节描写,只是笼统地表现“母亲爱我”,或掺杂了其他无关内容。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一、内容
内容是文章的血肉,所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把内容看得很重,内容必须围绕中心来写。
标准解读
3、“基本符合题意”:指对主题的理解和表达存在偏差。如写一次克服困难的经历,却穿插了很多与“克服困难”的日常琐事。
4、“偏离题意”:只有只言片语涉及主题或不合主题。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标准解读(中心)
1、“中心突出”:文章有清晰、深刻的主旨,且全文内容都紧密围绕这一核心展开,没有游离或冗余信息。比如写“坚持的意义”,文中所有事例、细节都紧扣“坚持如何带来成长/突破”,无无关内容,即为中心突出。
2、中心明确:文章有清晰的核心观点,大部分内容能围绕中心展开,可能存在少量次要内容,但不影响对中心的理解。例如同样写“坚持的意义”,主体事例紧扣主题,仅结尾稍带一句无关的感慨,仍属于中心明确。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标准解读(中心)
中心基本明确:文章有一个大致的核心方向,但表述不够清晰,或部分内容与中心关联较弱,甚至出现轻微偏离。比如写“坚持的意义”,既写了坚持的事例,又穿插了大量关于“运气重要性”的内容,导致中心模糊但仍能辨认,即为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文章没有清晰的核心观点,内容零散、混乱,或多个观点混杂且无主次,读者难以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主旨,甚至会感到困惑。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标准解读(内容)
内容充实:文章围绕中心思想,有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且细节描写能够服务于主题,如写母爱时,能详细描写母亲照顾我时的动作、神态及自己的心理状态。
内容较充实:文章有一定的细节,但不够生动,描写事例较为简略。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标准解读(内容)
内容单薄:文章有材料,但不足以表现中心。
内容空泛:文章材料无法表现中心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标准解读(情感)
情感真挚:情感表达细腻、深刻,能通过细节传递出个人感受,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如写离别,不仅写出内心的难过,还可以通过“转身时不敢回头的隐忍”表现
情感真实:情感表达不够细腻,多为一般的情感流露,缺乏个性化的细节支撑。如写离别,能列举送别的场景或一些简单的动作。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标准解读(情感)
情感基本真实:情感表达模糊、流于表面,如写离别仅用一些“心里很难过”“不想分开”等笼统的语言,情感显得平淡,不够动人。
情感不真实:矫揉造作、情感虚假。
在切合题意的情况下,中心、内容或情感中如有一项突出,则可以评为一等卷。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内容高分支招:
1、精准破题:找准题目关键词,明确其表面含义和隐含要求。
2、细节落地:加入个性化细节。
3、选材新颖
4、小切口、深挖掘:选一件具体的小事,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二、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骨髓,即使内容不错,若结构混乱,也可能被归为三类文,结构清晰、严谨是拿高分的基础。
标准解读(结构):
1、结构严谨:文章布局精巧,开头、中间、结尾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结尾呼应开头,整体环环相扣。
2、结构完整:文章具备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层次基本清晰,过渡可能稍显生硬。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结构基本完整:文章大致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但层次不够清晰,甚至存在段落顺序不当、过渡缺失的问题。
结构不完整:段落划分有严重缺陷,文章开头、主体、结尾不够完整。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标准解读(条理):
1、条理清晰:文章内容的顺序合理,段落之间衔接自然。如写做饭,按准备——切菜——翻炒——装盘的步骤展开。
2、条理较清晰:文章整体顺序基本合理,但部分衔接较为生硬。
3、条理清晰:文章大致能看出顺序,但存在明显的内容穿插混乱的情况。
4、条理不清晰:文章整体构思混乱。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结构高分支招:
1、编写提纲:在确定好主题后,可简单列一下提纲,确定每个段落的写作内容,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2、运用常用的结构:一线串珠法、起承转合法、列小标题等
3、用过渡句段,让衔接自然。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三、语言
语言是作文与读者建立联系的桥梁,精彩的语言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作文高分奠定基础。
标准解读:
1、语言准确、流畅、生动:要求语言运用规范、准确、连贯、得体、其次要有文采
2、语言准确、通顺:意思表达清晰、语句无误。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3、语言基本通顺:有部分语病,不影响文章的主要意思。
4、语言不通顺、语病多:语病连篇,影响语意的表达。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语言高分支招:
1、精准用词:避免笼统的词汇,拒绝“万能词”,避免方言和网络用语。
2、活用修辞
3、善用长短句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四、书写
书写工整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好的书写能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标准解读:
1、卷面整洁、字体工整:卷面整洁、偶有修改,没有涂抹;字体端正、规范。
2、卷面较整洁、字体端正:卷面整洁,有修改和涂抹,字体规范。
3、卷面基本整洁、字迹清楚:有多处修改和涂抹;字迹潦草,还可辨认。
4、卷面不整洁、字迹难辨:卷面脏、乱、字迹难以辨认。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书写高分支招:
1、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平时练习要高度重视书写。
2、书写规范、正确修改:书写时要用正楷,避免连笔字,遇到要修改时,学会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
阅卷特点及要求
02
阅卷老师首先看到的是作文的卷面和字迹,卷面是否整洁,字迹是否端正,这决定了老师对作文的第一印象。
考试时,尽可能做到字迹工整、清晰,卷面整洁,杜绝错别字的问题。
一看字迹
中考语文作文要求字数在600字以上,这时作文字数的底线,但不要仅限于600字,尽量写到750—850字左右,如果仅是写到600字,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凑字数”的印象。
除了字数,阅卷老师还会看作文的段落,作文最佳段落一般为6到9段。
二看篇幅
开头:一看是否点题(是否有题目的关键词)、二看是否有文采(有无用到修辞手法、有无好词好句)
结尾:一看是否点题、二看是否升华主题(一定要让老师清清楚楚地知道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三看头尾
1、正文中是否有点题词句(可在文章较醒目的地方点题)
2、选材:是否切合中心、是否新颖、是否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选材要呈现积极乐观的一面,避免消极的思想)
3、语言:是否有细节描写(细腻的细节描写是加分项)
四看正文
THE EN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