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1)(课件23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1)(课件23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7-30 15:25:21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定方法及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应用,初三学生在思维上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应用数学意识,在心理特点上,则更依赖于直观形象的认识。学生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过程中,已经充分体验了观察,测量,画图,数学建模等活动,经历了在操作过程中探索性质的过程,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本节的学习活动,将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练习实际的能力。
效果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构造出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效果不错。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历从实际问题到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转化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学生对于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一节课下来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相似的判定和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实际问题从心里就害怕,课堂上的尽头较差,学习效果欠佳,课后应多与此类学生交流,消除心理障碍,争取更好的课堂效果。
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1)
南旺中学 吕延玲
一、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如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等的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有关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2.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通过平行线.
(2)三边对应成比例.
(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
(4)两角相等.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2)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3)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4)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二)播放PPT让学生欣赏图片(高树,高楼,大河等)引入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新知探究
活动一:师生共同探究:怎样测量旗杆的高度?
小组内交流讨论后找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讲解

例1(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
分析:根据太阳光的光线是互相平行的特点,可知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竖直的两个物体的影子互相平行,从而构造相似三角形,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已知条件,求出金字塔的高度.
学生自己写出解题过程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问: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如用身高等)
解法二:用镜面反射(如图,点A是个小镜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构造相似三角形).(解法略)
活动二 请设计一个利用相似来测量河宽的方案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给出八年级全等三角形课后的一道题目提示学生,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测量出池塘两岸相对两点间的距离,类似的,能否构造相似三角形来测量河的宽度
例2(测量河宽问题)
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讲解
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河的宽度?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讲解
解法二:如图构造相似三角形

(四)方法总结1.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测高
(不能直接使用皮尺或刻度尺量的)
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通常用“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的原理解决。
(2) 测距
测量不能到达两点间的距离,常构造相似三角形求解。
2. 解相似三角形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
(2)构建图形。
(3)利用相似解决问题。
(五)课堂练习:小组长做完老师批该,然后小组长给组员批
(1)同步学习145页应用新知第1题
课堂过关2,3题
(2)能力提高 同步学习146页3题,147页1题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43页8,9,10题
选做题:同步学习148页能力提高第6题
板书设计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1)
1.测高

例题
2.测宽
方法一 方法二
3.思路: 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