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杠杆 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九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撬棒 B.天平
C.镊子 D.核桃钳子
2.运用杠杆的知识判断,图中最适合剪断铁片的剪刀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指甲剪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指甲剪由1个杠杆组成,是省力杠杆
B.指甲剪由2个杠杆组成,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
C.指甲剪由3个杠杆组成,一个省力杠杆和二个费力杠杆
D.指甲剪由3个杠杆组成,二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
4.如图所示为我国传统杆秤及简化示意图,提钮O为支点,被测物体挂在A端,秤砣挂在B端可左右移动。已知被测物体质量为2kg,,(不计秤杆自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B.保持物体和提钮位置不变,若要称量更重的物体,应将秤砣向左移动
C.该杆秤所用的秤砣质量为500g
D.若把提钮的位置向右移动。可以增大杆秤的量程
5.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在这个过程中,力F作用在B端且始终与铁棒垂直,则用力F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逐渐变大
6.如图所示,杠杆OAB能绕O点转动,在A点挂一重物G,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F4
7.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
B.在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能使杠杆平衡
C.用弹簧测力计在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
D.用弹簧测力计在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
8.在铁路道口常设有如下图所示的道闸,这种道闸平时上扬,当火车要通过道口时道闸转动到水平位置,示意过往的其他车辆停车等候,这种道闸称为常开型道闸.与之相反,另一种道闸平时水平放置,当有车辆要通过时,道闸上扬,允许车辆通过,这种道闸称为常闭型道闸.对于这两种道闸重心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闭型道闸,重心应在点左侧 B.常开型道闸,重心应在点右侧
C.常闭型道闸,重心应在点右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
9.手握图中起瓶器的右端向上用力,便可轻松打开瓶盖。这个起瓶器属于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它的支点在 点。
10.如图甲所示,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习俗之一。图乙是运动员划船桨示意图,OA=0.6m,AB=0.4m,运动员一只手在船桨上端O点,另一只手对船桨A处的拉力F1=500N,船桨可看作一个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水对该船桨的推力F2为 N。为获得更大的推力,A点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O点一些。
11.如图所示,人在用哑铃锻炼。将前臂从水平位置绕O点抬起哑铃,前臂此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其简化图如图乙所示。若哑铃重力为100N,L1=6cm,L2=24cm,则拉力F1= 。
12.如图所示,将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的悬挂于O点,在其下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木棒的动力F,让木棒缓慢地转动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阻力臂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动力F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且OA段水平,A端所挂物体重力为G=10N,为了使杠杆在该位置保持平衡,则需要在B端施加的最小力为 N。
14.在江南流行着立夏“称人”的习俗。相传立夏之日称了体重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人们希望通过“称人”这个举动,添福增寿,如图所示,用一杆秤称得一幼儿和篮子的总质量是10kg,AB∶OB=5∶1。若不计杆秤自重,则秤砣的质量是 kg。若要增大该秤的量程,应该将O点向 (选填“左”或“右”)移。
三、作图题
15.请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并以“l”表示.
16.切甘蔗的刀可以看作是杠杆,是其支点,甘蔗对铡刀施加的阻力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阻力臂以及作用在处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17.天平和杆秤在古籍中常被称为“权衡器”,《墨经》最早对权衡器的杠杆原理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小西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其中杠杆的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
(1)实验中,杠杆在 位置平衡最便于测量力臂。
(2)如图乙所示,杠杆已经平衡。如果在左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或者将左侧钩码向右移动5cm,杠杆都将失去平衡。由此可以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力的 和 有关。
实验序号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1.0 0.20 2.0 0.10
2 2.0 0.15 1.5 0.20
3 2.0 0.15 1.5 0.15
(3)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可得、、、之间的关系是∶ 。
(4)小西利用所学的杠杆知识后自制了一根简易杆秤(自重不计),由秤盘、提纽、秤杆以及200g的秤砣构成,如下图所示,当不挂秤砣、秤盘中不放重物时,提起提纽,秤杆在空中恰好能水平平衡。已知AO间距离为10cm。当放入重物,将秤砣移至距O点30cm的B处时,秤杆水平平衡,则重物质量为 g;往秤盘中再增加20g的物体,秤砣需要从B处再向右移动 cm才能维持秤杆水平平衡。
18.下面是小聪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应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调节平衡后,在杠杆B点处挂6个钩码,如图甲所示,则在A点处应挂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图乙是小聪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5cm,钩码每个重0.5N。请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实验序号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0.15 3.0 0.10
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
五、计算题
19.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B长为0.5米,OA长为1.5米,物体G重为30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求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
20.如图,将一个边长为10cm、质量为6kg的正方体物块M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一端A点处。已知OA=0.3m,OB=0.9m,转轴O光滑且不可移动(g取10N/kg),求:
(1)物块M的密度;
(2)在杠杆另一端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块M刚好离开地面。求力F1的大小。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A.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天平在使用时,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用核桃钳夹核桃,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详解】
生活中常见的杠杆有三种: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动力臂长阻力臂短;费力杠杆阻力臂长动力臂短;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适合剪断铁片的剪刀是省力杠杆,分析得出B正确.
3.【答案】C
【详解】
由图知道
指甲剪中杠杆有ABC、OEF和OPQ三个杠杆;且杠杆ABC的支点在C,动力臂大于阻力臂,ABC为省力杠杆;杠杆OEF和OPQ的支点在O,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OEF和OPQ为费力杠杆;即指甲剪由3个杠杆组成,一个省力杠杆和二个费力杠杆,故ABD错,C正确。
故选C。
4.【答案】C
【详解】A. 等臂杠杆要求动力臂=阻力臂,本题中、,不相等,故A错误;
B. 称量更重物体时,阻力(物体重力)增大,阻力臂OA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需增大动力臂OB(秤砣向右移),而非向左,故B错误;
C. 物体重力
由杠杆平衡条件
解得,秤砣质量,故C正确;
D. 提钮向右移动时,阻力臂 OA增大,动力臂 OB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秤砣重力不变时,阻力臂增大、动力臂减小会导致最大可测物体重力减小,即量程减小, 故D错误。
5.【答案】B
【详解】
在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过程中,力F作用在B端且始终与铁棒垂直,则动力臂始终为AB,大小不变,铁棒重力大小不变,对应力臂逐渐减小,则由杠杆平衡公式F1l1=F2l2,可知力F逐渐减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C
【详解】
由题图可知,动力F3与OB垂直,则动力F3对应的动力臂就是OB,它是最长的动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则动力越小,因为F3对应的动力臂最长,所以F3最小。
故选C。
7.【答案】D
【详解】
由题意,每个钩码重力为
设每个小格长度为,则点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A.在点挂4个钩码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
杠杆不能平衡,故A错误;
B.在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
杠杆不能平衡,故B错误;
C.用弹簧测力计在点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当改变用力方向使力臂小于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拉力要大于1N,杠杆才能平衡,要费力,故C错误;
D.用弹簧测力计在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
最小拉力为1.5N;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减小,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力都要大于1.5N,都要费力,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分析】
由杠杆平衡原理分析常闭与常开型道闸重心位置;
【详解】
ACD.闭型道闸,O为支点,由于常闭,则右端向下,右端质量较大,可知重心在O点右侧,故A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开型道闸,则O点左端质量较大,则可知重心在O点左侧,故B不符合题意.
9.【答案】省力;A
【详解】使用起瓶器向上用力打开瓶盖时,起瓶器绕A点转动,A点是支点。阻力的作用点在B点,动力作用点在右端,所以阻力臂小于动力臂,是省力杠杆。
10.【答案】费力;300;远离
【详解】由图乙可知,OA为动力臂,OB为阻力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为费力杠杆。
由图乙可知,动力臂的长度为OA=0.6m,阻力臂的长度为OB=OA+AB=0.6m+0.4m=1m,则有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OA=F2×OB,代入数据可得F2=300N。
若想使水对龙舟产生更大的推力,即F2变大,阻力臂不变,动力不变,则动力臂应变大才能使推力变大,故A点应远离O点一些。
11.【答案】400
【详解】杠铃对手的压力为阻力,大小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则有,则拉力
12.【答案】变大;变大
【详解】将木棒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拉力F始终垂直于棒,则动力臂不变,阻力为杠杆的重力,其大小也不变;当木棒在竖直位置时,重力的力臂为0,转过一定角度后,重力的力臂(阻力臂)逐渐变大。
因阻力(即重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变,所以,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变大。
13.【答案】10
【详解】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时,当以OB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是最大的,阻力、阻力臂大小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动力是最小的;由题意可知,此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为LOB=LOA,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最小动力为
14.【答案】2.5;左
【详解】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该秤砣的重力
秤砣的质量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根据G=mg可得,
所以
若想称更重的物体,即增大,在动力(秤砣重力)或秤砣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小阻力臂OB,增大动力臂OA,所以应该将O点向左移。
15.【答案】
【详解】
已知支点O,延长F画出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向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可作出其力臂l,如图所示:
16.【答案】
【详解】
(1)从支点向阻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阻力臂;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由图可知,作为动力臂最长,最省力,阻力的方向斜向上,因此动力的方向应垂直于向下,如图所示:
17.【答案】(1)水平
(2)大小;力臂
(3)
(4)600;1
【详解】(1)实验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与杠杆重合,此时从杠杆上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所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最便于测量力臂。
(2)在左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改变了力的大小;将左侧钩码向右移动5cm,改变了力臂的大小,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杠杆失去平衡。由此可以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力的大小和力臂的大小有关。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别计算和的值: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分析可得F1、F2、l1、l2之间的关系是:F1l1=F2l2
(4)以O点为支点,秤砣移到B处,恰好能使杆秤水平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所以重物质量为
往秤盘中再增加20g的物体,假设秤砣移到了C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故C点到支点的距离为
秤砣需要从B处C处,即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18.【答案】(1)便于测量力臂
(2)4
(3)3.8;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未与杠杆垂直,力臂测量错误
【详解】(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沿杠杆的水平方向,能直接从杠杆上的刻度读出力臂的长度 ,便于测量力臂 。同时杠杆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支点,杠杆自身重力的力臂为 0 ,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设每个钩码重为G,杠杆每格长为L。在图甲中,B点处挂6个钩码,则,
A点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所以在A点处应挂 4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其示数为3.8N。
因为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动力臂(支点到弹簧拉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在杠杆上,实际动力臂小于杠杆上对应刻度的长度 ,所以将代入到杠杆平衡条件公式中是不符合的。故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未与杠杆垂直,力臂测量错误。
19.【答案】10N
【详解】由杠杆的平衡原理可得,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
20.【答案】(1)6×103kg/m3
(2)20N
【详解】(1)正方体物块M的体积为
则物块M的密度为
(2)物块M的重力为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块M刚好离开地面,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解得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