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机械效率
课标要求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 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基础作业】
1.小文同学用桶从井中提水,在此过程中,人对水所做的功为 ,人对桶所做的功为 。(均选填“有用功”“额外功”或“总功”)
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200 N的重物,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100 N,重物被提升1 m,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拉力做的额外功是 J。
3. 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施力的 ,若用它将900 N的物体匀速吊起5 m高,拉力为400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4.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 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手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则 ( )
A.F甲>F乙,η甲>η乙
B.F甲C.F甲=F乙,η甲=η乙
D.F甲>F乙,η甲<η乙
【巩固作业】
5.如图所示,将一块1 m长的木板一端架高0.4 m,用50 N沿木板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 N的小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里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作 ,此时效率为 ,木板对小铁块的摩擦力为 N。
6.如图所示,不考虑摩擦,用竖直向上的力F匀速拉动均匀杠杆,使悬挂在A点的重为G的物体缓慢升高,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1;若将力F的作用点由C点向左移动到B点,仍将该物体缓慢升高相同高度,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则η1 (选填“>”“<”或“=”)η2;在物体被提升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一个重为300 N的物体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20 N,如果该装置的效率为80%,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的大小是 ( )
A.100 N B.75 N
C.50 N D.125 N
8.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钩码重力 G/N 钩码上升 高度h/c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cm 机械效率 η
1 1.0 5 15 55.6%
2 1.5 5 0.8 15
3 2.0 5 1.0 15 66.7%
4 2.0 10 1.0 30 66.7%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 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N。
(2)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 (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措施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参考答案】
1.有用功 额外功
2.100
3.方向 75
4.A
5.斜面 80% 10
6.= 变大
7.C
8.(1)匀速 0.6
(2)0.075 62.5%
(3)大 无关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