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金砖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珠海市金砖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9 18:2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珠海市金砖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呼吸面具 B.烧碱:治疗胃酸过多
C.小苏打:焙制糕点 D.纯碱:制玻璃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B.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3.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CO+O22CO2 B.CaO+H2O=Ca(OH)2
C.C+H2OCO+H2 D.CO2+Ca(OH)2=CaCO3↓+H2O
4.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是白色固体
C.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之比为2:1
D.是碱性氧化物
5.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NaOH和,和
B.HCl和,HCl和
C.和,和
D.和,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Ⅰ实验收集到的中只含有HCl一种杂质
B.图Ⅱ实验可用于测定氯水的pH
C.图Ⅲ实验中产生了棕黄色的雾
D.图Ⅳ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干燥的氯气有漂白性
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8.用焰色试验检验时的操作有:①蘸取待测液;②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③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④用稀盐酸洗净铂丝。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②③ C.④①② D.①③②④
9.图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X与电源正极相连,Y与电源负极相连)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表示熔融氯化钠的导电实验图
B.通过图b可知,氯化钠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C.图b中向右定向移动的是钠离子
D.图b和图c说明NaCl固体受热熔化和溶于水时,均发生了电离,产生了完全相同的离子
10.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 B. C. D.
11.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Ⅰ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高效催化剂Ⅱ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反应Ⅱ为置换反应
C.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D.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足量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B.用石灰乳与溶液制波尔多液:
C.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
D.铁粉溶于足量稀硫酸中;
13.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的分子式为
B.:需加入氧化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为氧化产物
D.d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得到a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实验结论均正确且相对应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含Na元素
B 将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中 酚酞变红后不褪色 生成了碱性物质
C 将氯水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 溶液褪色 具有酸性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A.A B.B C.C D.D
15.向稀硫酸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匀速逐滴加入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均为非电解质
B.O~t时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溶液从t时刻之后开始慢慢变红色的原因:
D.用NaOH溶液代替重复上述实验,溶液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与题图相同
16.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6滴饱和溶液得到分散系:
①滴加到5mL20℃的稀盐酸中;
②滴加到5mL沸水中并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
③滴加到5mL20℃蒸馏水中,然后再向其中加入少量0.1mol/L的NaOH溶液。
下列关于所得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③>②>①
B.分散系稳定性:③>②>①
C.用激光笔照射分散系,仅①中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D.分别向三个分散系中加入酸性AgNO3溶液,只有①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二、填空题
17.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已知有下列物质:
①Ca②熔融CaO③固体④干冰⑤酒精⑥稀硫酸⑦稀氨水⑧有色玻璃⑨稀醋酸⑩小苏打粉末 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酸式盐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 。
(2)不能导电的电解质有 ,非电解质有 。
(3)将⑥逐滴加入到 中的现象是 。
(4)写出⑥与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通常情况下,在弱酸及弱碱的稀溶液中,弱酸、弱碱的电离程度均较小,据此可判断,向⑨中逐滴加入⑦直至过量,溶液的导电能力[电流(I)]随⑦滴入量[质量(m)]变化的趋势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  B.  C.
18.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NaH固体与水相遇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化学反应原理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NaH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 D.NaH中的氢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2)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
①在该反应中,NaH是 剂,发生 反应;被还原的元素是 ;在该反应中体现 性。
②请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如果该反应生成N个氢气分子,那么理论上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
③已知液氨与水相似,NaH也能与液氨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根据类比的方法,写出NaH与液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解答题
19.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以大量事实为依据,确认一种黄绿色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氯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干燥的氯气并对氯气的性质进行探究。
(1)仪器b的名称为 ;某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其改进措施为 。
(2)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根据氯气的性质,装置D中的收集装置可以选择 (填序号)。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将仪器b中液体换为稀盐酸,同样可以产生氯气
B.装置C中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
C.装置E中红色布条不褪色,装置F中红色布条褪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4)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次氯酸的化学性质,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曲线中氯离子的浓度和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原因: 。
(5)实验室还可用等物质的量的与的水溶液反应制取,同时生成和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已知氯气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能同时发生如下反应:
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溶液中,反应得到、和的混合溶液,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经测定与的个数比为2:3,则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 。
20.Ⅰ.完成下列问题。
(1)向一小烧杯中依次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观察到的现象最有可能符合的是图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B. C. D.
(2)将一小块钠投入到溶液中,请写出分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Ⅱ.和是厨房中常见的两种盐,可用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鉴别。
(3)与酸反应的差异。
甲组进行了如下4组实验:
通过实验 (填实验序号)可以鉴别和,鉴别时初始反应物含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
(4)稳定性差异。
乙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
①将分别装有和的试管同时放入装有某液体的烧杯中,对烧杯进行加热直至140℃,则烧杯中装的液体可以是 (填选项字母)。
A.水    B.酒精     C.植物油
②该实验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检验反应的产物,b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
③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B C D C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B A C A
17.(1) ⑩ ⑧
(2) ③⑩ ④⑤
(3)先生成红褐色沉淀,随着硫酸的不断加入,沉淀溶解,溶液变黄色
(4)
(5)A
18.(1)CD
(2) 还原 氧化 H 氧化 N
19.(1) 分液漏斗 在装置F后连接盛有NaOH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
(2) MnO2+4H++2Cl-Mn2++Cl2↑+2H2O ③
(3)AC
(4)
(5)
(6) 和 17:5
20.(1)A
(2) 2Na+2H2O=2NaOH+H2↑ 3NaOH+FeCl3=Fe(OH)3↓+3NaCl
(3) ①② 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4) C 有气泡产生,且有晶体析出 CO2+Na2CO3+H2O=2NaHCO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