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金砖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一、
1.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病毒属于RNA病毒。2024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流行强度显著超过历年同期水平,登革热疫情不断攀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登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观察登革病毒需要电子显微镜
B.选择完全营养液对登革病毒进行扩大培养,进行科学研究
C.登革病毒含有的核酸是 RNA,RNA 含有A、U、C、G四种碱基
D.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气候温暖潮湿,适宜伊蚊生长繁殖,登革热的传播风险高
2.水至善至柔,可刚可柔,可急可缓,孔子之教,无执而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结合水主要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溶解性和流动性
B.水可刚可柔,有时能够自由流动,这与水分子之间氢键的不断形成和断裂有关
C.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带有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所以水是良好的溶剂
D.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所以水的温度相对容易发生变化
3.2024年8月,巴黎奥运会各项比赛精彩纷呈。中国企业成为最大饮料赞助商,各种功能性饮料可为运动员补充水、能量、无机盐等。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员血液中 Ca2+过少时,会引起抽搐等症状
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C.运动员出汗后衣服上的白色汗渍含有 Na+等无机盐
D.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含量少但作用大
4.奶茶是青少年喜欢的时尚饮品,但经常饮用容易导致人体肥胖,患糖尿病。某品牌奶茶宣称自己的奶茶零糖零脂肪,我校生物兴趣小组从该奶茶店买回一杯宣称用鲜奶调制的奶茶(颜色为白色),欲对其相关成分进行鉴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碘液检测时,若不呈蓝色,则说明奶茶中不含有淀粉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时,若不呈紫色,则说明奶茶中没有加入鲜奶
C.用斐林试剂检测时,若水浴加热后不呈砖红色,则说明奶茶中不含有糖
D.用苏丹Ⅲ染液检测时,若不呈橘黄色,则说明奶茶中不含脂肪
5.广东人喜欢饮茶,尤其喜欢去茶馆饮早茶,桌子上除一壶茶外,还有大家常吃的叉烧包、虾饺、蛋挞和干蒸烧麦等。下列对各种食材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叉烧包含有的有机化合物中共有的元素是C、H、O
B.作为虾体表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的几丁质是一种多糖
C.蛋挞中的蛋白质在烤的过程中空间结构由于高温而变得松散,有利于人体消化
D.蛋挞中的脂肪是大分子化合物,需在消化道中被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才被人体吸收
6.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名航天员飞往太空,太空的失重环境会引起代谢紊乱。为保证航天员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有利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应尽量多摄入
B.若宇航员没有及时进食,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会大量转化为糖类
C.食物中应含有无机盐,同时补充维生素 D,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骨质疏松
D.食物的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7.绿色荧光蛋白在一定条件下能发光,可以标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位置,它照亮了人们以前看不到的世界。下列有关绿色荧光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荧光蛋白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方式连接在一起
B.荧光蛋白可作为标签蛋白,用于研究某种蛋白质分子的转移
C.荧光蛋白被蛋白质水解酶水解后,其功能将改变
D.高温能破坏绿色荧光蛋白的肽键,使荧光蛋白失去发荧光的特性
8.生物学研究常运用特定的科学方法来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下列关于科学方法和相关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完全归纳法
B.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染料标记法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制作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建构模型法
9.如图,脂质体是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层分子小囊,可作为药物载体,近年来出现的脂质体阿霉素既能加强药物的抗癌作用,又能减少其毒副作用,成为卵巢癌治疗的药物之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脂质体“膜”成分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相同
B.药物甲为脂溶性药物,乙为水溶性药物
C.药物被定向运输到癌细胞与脂质体上蛋白质可与癌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有关
D.使用脂质体阿霉素能减少毒副作用的原因可能是脂质体可直接将药物送入癌细胞内
10.细胞膜性结构中膜性成分的相互移位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膜可通过“膜流”现象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B.可用荧光标记技术验证“膜流”过程中物质的转移动态
C.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囊泡运输到细胞膜的过程存在“膜流”现象
D.变形虫伸出伪足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该过程可称为“膜流”
11.2022年,中国科学家施一公及团队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获得非洲爪蟾卵母细胞高分辨的核孔精细结构。研究发现,细胞核的内、外核膜融合形成的孔洞上镶嵌着多种核孔蛋白,组成功能复杂的核孔复合物(NPC)。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PC是 D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B.核苷酸等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NPC 进出细胞核
C.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与 NPC 功能息息相关
D.核孔数目与细胞代谢有关,人成熟红细胞代谢弱,因而核孔数目少
12.科学家麦金农测出了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揭示了离子通道的工作原理。下图为细胞利用通道蛋白重吸收K+的相关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重吸收 K+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通道蛋白是一类贯穿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
C.K+与其通道蛋白自身结合部位结合后,通道蛋白构象会发生改变
D.可通过探索通道蛋白的作用机制,研发相关药物,维护人类健康
13.下图为某同学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变形虫细胞核功能实验,据此推断错误的是( )
A.实验说明以尿嘧啶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RNA 的过程首先在细胞核内进行
B.含15N的RNA 可从细胞核进入到细胞质中,细胞质中可继续合成RNA
C.若核质分离较长时间后进行移植,则B组实验细胞质中无含15N的RNA
D.若A 组换用含15N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则得不到相同实验结果
14.驻留在内质网的蛋白(内质网驻留蛋白)羧基端有一段氨基酸序列称为KDEL序列,如果该蛋白被意外地包装进入转运膜泡,就会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此时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 KDEL 受体就会识别并结合KDEL 序列将它回收到内质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生物膜与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B.能识别KDEL信号序列的受体仅存在于 COPI和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上
C.胰岛素、抗体、消化酶等分泌蛋白上一般不含有 KDEL序列
D.内质网驻留蛋白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15.关于真核生物中叶绿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一种“内共生起源学说”: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生物蓝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摄入胞内,在共生关系中,蓝细菌为宿主细胞完成光合作用,而宿主细胞为其提供营养条件。以下哪项证据不支持这一学说( )
A.叶绿体以分裂方式增殖,与蓝细菌繁殖方式相似
B.叶绿体和蓝细菌中的 DNA 都呈裸露环状
C.叶绿体膜和蓝细菌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为基本支架
D.叶绿体核糖体的组成与蓝细菌的相同而与真核细胞的不同
16.2024年4月,科学家发现了第一种能固氮的单细胞真核生物——贝氏布拉藻,其内部存在“特殊氨工厂”硝基体这一细胞器,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研究发现“硝基体”曾经是某种固氮细菌,在藻类内部转化而成。“硝基体”中大约有一半蛋白质编码依赖宿主基因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硝基体内有核糖体,也能合成蛋白质
B.硝基体内应该含有相对独立的环状 DNA 分子
C.硝基体可以在没有氮源但其他成分适宜的培养中独立存活
D.硝基体结构的形成可以为线粒体起源提供证据
17.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等)、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支原体能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从宿主细胞膜中获得脂质,还能释放过氧化氢等有毒物质,引起上皮细胞死亡,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细菌性肺炎相似,但用药不相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抗菌药物 抗菌机制
阿奇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环丙沙星 抑制病原体的DNA 的复制
青霉素 抑制病原体的细胞壁形成
(1)支原体属于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判断依据是 。
(2)支原体从宿主细胞膜中获得的脂质能用于形成支原体的细胞膜但不能用于形成其核糖体,主要原因是 。
(3)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常因黏液栓堵住支气管,造成影像学上的“白肺”,这与新冠病毒导致的双肺弥散性病变产生的“白肺”是两个概念。导致这两种“白肺”的病原微生物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 。
(4)为进一步了解支原体,研究人员用培养基培养分离得到支原体,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一个支原体繁殖形成“荷包蛋”状的菌落(大量同种支原体),菌落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中的 。
(5)经化验,患者确诊患支原体肺炎,若你是医护工作者,根据上表提供的抗菌药物以及抗菌机制,治疗支原体肺炎最不宜选择的药物是 ,原因是 。
18.火龙果有不同品种,其中红皮红肉火龙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研究发现,红肉火龙果含有的甜菜红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抗菌的作用。有人用红皮红肉火龙果做了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
(1)研究发现甜菜红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据此分析其集中存在于火龙果果皮外表皮细胞的 (填细胞器名)中。
(2)若将红皮火龙果的果皮外表皮细胞放在0.3mol/L蔗糖溶液中,可观察到细胞的 和细胞壁会发生分离的现象,但大约只有60%的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了不同的火龙果果皮外表皮细胞的 存在差异。质壁分离后在0.3mol/L蔗糖溶液中放置较长时间后蔗糖溶液变红色,原因是 。
(3)为研究甜菜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利用高脂大鼠模型进行了相关实验,测定大鼠血脂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
组别 总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健康对照组 1.36 0.84 0.35 0.93
高脂模型组 不作处理 2.66 1.49 1.16 0.59
低剂量组 1.85 0.95 0.62 0.64
中剂量组 1.71 0.76 0.44 0.73
高剂量组 1.46 0.62 0.23 0.83
实验结果表明甜菜红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理由是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较高的含量对小鼠健康有利的血脂类型是 。除药用之外请设想甜菜红素在其它领域的用途 (至少写出两点)。
19.小窝是细胞膜向内凹陷所形成的囊状结构(如图1所示),它不仅参与跨膜物质转运,而且是细胞信号分子富集和信号转导的枢纽。小窝蛋白是小窝主要的结构和调节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干信息小窝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和 的功能。
(2)小窝蛋白可分为三段,中间区段是高度保守的疏水区,两侧是可变的 N端和C端区域。从氨基酸的结构角度分析,组成小窝蛋白疏水区的氨基酸具有疏水性这主要与氨基酸的 有关。
(3)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2,据图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 (填“肽段 1”或“肽段2”)中。
(4)当小窝中结合的胆固醇过少时,小窝蛋白的 改变,小窝会变扁平,影响细胞的功能。
20.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我国第一慢性肝病,其特点是过多的脂质以脂滴的形式存在于肝细胞中。研究发现,肝细胞内存在脂质自噬的过程可以有效降解脂滴,从而减少脂质的堆积,脂质自噬的方式及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脂滴是细胞中储存脂肪等脂质的一种泡状结构,根据脂肪的特性分析,脂滴膜最可能由 层磷脂分子构成。
(2)图中的细胞器和囊泡并非自由漂浮于细胞质基质中,而是可以沿着某种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结构进行移动,该结构称为 。
(3)方式①和方式②中自噬溶酶体形成的结构基础是 。方式③中脂滴膜蛋白 PLIN2 经分子伴侣 Hsc70识别后才可与溶酶体膜上的 LAMP2A受体结合进入溶酶体发生降解,据此推测PLIN2蛋白具有 (填“促进”或“抑制”)脂质自噬的作用。
(4)自噬溶酶体中内容物被降解的原因是 ,内容物被降解后去向可能是 。
21.水分子存在两种跨膜运输机制:一种是自由扩散,另一种是通过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为探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水方式,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相关操作
① 实验分组:甲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理盐水配制的 HgCl2溶液 乙组:肾小管上皮细胞+X
② 将甲、乙两组制成装片,在盖玻片一侧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显微镜观察
③ 统计一段时间内的细胞破裂数目
注:Hg2+能显著抑制水通道蛋白的活性。
(1)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
(2)步骤①中“X”应为 。
(3)实验结果及结论分析:若甲组和乙组破裂的细胞数目基本相同,说明 ;若甲组破裂的细胞数目明显少于乙组,说明 。
(4)随后科学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发现了一种蛋白质,为了验证该蛋白质就是“水通道”,该科学家又制出两种人造细胞膜,分别做成泡状物,然后放在水中,结果第一种泡状物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第二种则没有变化。请根据实验目的推测这两种人造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