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四部分 热点扫描
热点5 促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2月25日,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专业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村是指农村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或多种相关的生产或服务活动的村庄,按其主导产业类型可划分为农业型、工业型及服务业型三种主要类型。专业村销售市场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差异性、扩张性,在网络结构上表现为“省内紧缩、省外拓展”的演化格局(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专业村发展初期,销售市场以“省内为主、省外为辅”,其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规模不大 B.运输成本较高
C.产品品质一般 D.销售渠道较窄
√
2.专业村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其销售网络形成“省内节点减少、省外节点增加”的原因有( )
①带动周边村庄从事相关产业,省内市场竞争激烈
②伴随着技术扩散,周边村庄产品供应省外
③专业村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价值逐渐得到认可
④专业村产品价格高,省内市场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受产品特性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类型专业村( )
A.在扩散距离上,农业型最短,工业型其次,服务业型最长
B.在扩散距离上,服务业型最短,工业型其次,农业型最长
C.在扩散增量上,农业型最大,工业型次之,服务业型较小
D.在扩散增量上,工业型最大,农业型次之,服务业型较小
√
1.C 2.C 3.A [第1题,由材料“专业村是指农村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或多种相关的生产或服务活动的村庄”可知,其生产规模较大,A错误;专业村与省内外市场联系密切,产品运输成本并不高,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专业村形成初期,产品的质量一般,因此大多满足省内市场,C正确;专业村由于专业化程度高,销售渠道较广,D错误。第2题,销售网络形成“省内节点减少、省外节点增加”,是由于专业村周边村庄大多从事同类行业,竞争压力大,因此主要增加省外的销售节点,①正确;伴随着
技术扩散,周边村庄产品主要向省内销售,省内市场竞争加大,②错误;专业村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品质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省外的市场不断扩大,③正确;专业村的产品由于品牌效应不断增强,价格较高,省内的需求量有限,④正确。故选C。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次产业中服务业的扩散距离应该是最长的,其次是工业,扩散距离最短的是农业,A正确,B错误;农业和工业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影响较大,三次产业中扩散增量最大的应该是服务业,C、D错误。故选A。]
为促进乡村成为农民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同时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旅游消费需求,农业农村部自2014年起陆续推选出多批农业强、生态美、农民富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对其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优化美丽休闲乡村空间布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右图示意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空间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落后地区更密集 B.东北多,西南少
C.山地地区更密集 D.东南多,西北少
5.评选美丽休闲乡村最主要的条件是( )
A.乡村基础状况 B.乡村人口规模
C.乡村气候条件 D.乡村建筑风格
6.京津冀地区美丽休闲乡村空间发育程度高的原因是( )
A.山地地形分布广泛 B.河网密布、风光秀丽
C.民俗、历史资源众多 D.乡镇企业发育程度高
√
√
√
4.D 5.A 6.C [第4题,读图可知,美丽休闲乡村空间分布不均,整体呈东南多,西北少。故选D。第5题,美丽休闲乡村需要宜居宜业,适合旅游,培育、建设美丽休闲乡村的影响因素有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适合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良的旅游资源这些乡村基本状况是评选美丽休闲乡村的最主要条件,A正确;乡村人口规模不是美丽休闲乡村评选的主要条件,B错误;乡村气候条件、乡村建筑风格包括在乡村基础状况之中,是评选美丽休闲乡村条件的一部分,C、D错误。第6题,京津冀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类型多样,自然风光秀丽,但地处半湿润地区,多旱地,河湖相对较少,A、B错误;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历来是政治、文化中心,民俗、历史资源众多,C正确;乡镇企业发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美丽休闲乡村的评选,D错误。]
(2024·广西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葡萄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葡萄的种植、修剪、疏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吸引了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务工。据此完成7~8题。
7.邻近五县劳动力向建水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县际( )
A.农业结构差异 B.文化习俗相近
C.人口分布不均 D.交通联系便捷
√
8.人口流动有利于建水县在乡村振兴中( )
①加快生产智能化 ②增进民族交融 ③推进产业专业化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A 8.C [第7题,由材料“建水县葡萄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用工需求大”“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可知,传统农业县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经济效益低,当地农民收入较低,建水县葡萄的种植、修剪、疏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吸引了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务工,综上所述,邻近五县劳动力向建水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县际农业结构差异,A正确;文化习俗相近、交通联系便捷不是主要原因,B、D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该地区人口分布状况,C错误。第8题,由材料“云南省红河
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葡萄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建水县务工,有利于建水县在乡村振兴中增进民族交融、推进产业专业化发展,②③正确;由材料“葡萄的种植、修剪、疏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可知,邻近五县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从事葡萄种植、修剪、疏果、采摘、包装等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环节,故人口流动对建水县加快生产智能化作用不大,①错误;数万劳动力流入建水县,会加剧当地人地矛盾,不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④错误。故选C。]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人口变化与宅基地利用关系。据此完成9~10题。
9.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 ②气候变化 ③农业技术 ④基础设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在Ⅰ阶段所示因素影响下,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 )
A.人口流失比较严重 B.人口老龄化降低
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 D.人地矛盾加剧
√
√
9.B 10.A [第9题,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区人地关系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与农村住宅的关系上。广东省经济发展快速,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农村地区出现人口城镇化和就业非农化特征,①正确。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农村宅基地建房热情提高,但由于人口迁出,房屋利用效率较低,农村住宅出现空置、闲置等特征,④正确。气候变化对该地区人地关系改变的影响不大,②错误。农业技术主要针对农业生产,与该地区人地
关系变化基本无关,③错误。故选B。第10题,Ⅰ阶段人口城镇化,就业非农化,使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农村地区人口流失比较严重,A正确。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迁出,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的人地矛盾得到缓和,B、D错误。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农村人口迁入,此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高于农村地区,城市的拉力作用仍然显著,农民返乡意愿并不强烈,C错误。]
重庆市丰都多高山、丘陵,神话色彩浓厚,以“惩恶扬善、唯善呈和”为特质的上善文化传承千年。近些年,全国多地涌现大量“影视城”“宋城”等文化景观,丰都传统旅游业发展放缓。在新时代,丰都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转型为“中国肉牛之都”,建成集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市场营销等为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据此完成11~12题。
11.近些年,丰都传统旅游业发展放缓的原因是( )
A.当地的旅游资源对年轻一代吸引力下降
B.出现诸多同质文化景观、分流大量客源
C.传统的观光旅游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很低
D.上善文化的市场认可度较低,逐渐衰落
√
12.新时代,丰都实现向“中国肉牛之都”转变的自身优势是
( )
A.高山、丘陵广布,加工、运输牛肉便利
B.当地居民喜爱食用牛肉,消费市场广阔
C.肉牛全产业链的旅游价值高于传统资源
D.乡村振兴助推肉牛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
11.B 12.D [第11题,由材料可知,全国多地出现了大量的“影视城”“宋城”等文化景观,与重庆丰都的旅游景观严重同质化,分流了许多游客,导致该地传统旅游业发展放缓。第12题,由材料信息可知,丰都凭借乡村振兴,推动该地肉牛产业链完善,肉牛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了丰都向“中国肉牛之都”转变,D正确。]
13.(2024·湖南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产业强镇是指农业产业已经得到了高质量发展,主导产业竞争力强,具有良好综合效益以及美好发展前景的现代乡镇。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自2018年起至2025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共同计划在全国建设1 600个农业产业强镇。批准建设的农业产业强镇经过考核可以申请认定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下图为2023年首批认定的770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地区分布图。
(1)描述我国农业产业强镇空间分布特征。(6分)
(2)分别分析宁夏、北京和海南农业产业强镇数量少的原因。(6分)
(3)说明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对于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8分)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农业产业强镇空间分布不均,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较多;西部地区仅四川农业产业强镇分布较多;西藏、青海、宁夏、北京、天津、上海、海南等地分布相对较少。第(2)题,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植被覆盖度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农业发展;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农业土地资源有限,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不具有先天优
势;海南位于海岛,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且纬度较低,台风、洪涝和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资源利用率也相对较低,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进程相对缓慢。第(3)题,由材料可知,农业产业强镇是指农业产业已经得到了高质量发展,主导产业竞争力强,具有良好综合效益以及美好发展前景的现代乡镇。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充分发挥当地的区位优势,引导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产业振兴;推进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同时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农业规
模生产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机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乡村振兴会带动当地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答案] (1)空间分布不均,呈现东多西少;主要集中在东部平原地区,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较多;西部地区仅四川农业产业强镇较多;西藏、青海、宁夏、北京、天津、上海、海南等地分布相对较少。
(2)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农业发展;北京农业土地资源有限,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不具有先天优势;海南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台风、洪涝和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且土地资源利用率也相对较低,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进程相对缓慢。
(3)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引导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产业振兴;推进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可借此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创业机遇,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带动当地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