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四部分 热点扫描
热点6 中国新基建
新基建是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绿色环保防灾公共卫生服务效能体系建设、5G—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以大健康产业为中心的产业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技术产业孵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基础性、动态性的特征。
中共中央2020年3月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新基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产物,兼顾了稳增长和促创新双重任务。下图为传统基建与新基建项目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传统基建相比,发展新基建的突出作用有( )
①增加就业 ②创新驱动 ③产业升级 ④拉动投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010年之后,我国大数据中心开始逐渐向中西部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吸引了数十个大数据中心集聚。与东部沿海相比,贵安新区吸引大数据中心集聚的优势条件有( )
①互联网重要节点,数据密集 ②夏季凉爽,耗能较少 ③高校众多,科技水平高 ④电力丰富,用电成本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C 2.B [第1题,读图可知,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突出人工智能、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能够有效驱动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其突出作用是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②③正确;传统基建也能增加就业和拉动投资,因此①④不属于新基建的突出作用。第2题,与东部沿海相比,贵安新区地处贵州省,并不是互联网的重要节点,其数据密集程度不如东部沿海地区;贵州省高校和科技水平不如东部沿海地区,①③错误。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较高,夏季凉爽,自然降温条件较好,耗能较少;贵州省水电、火电等电力丰富,用电成本低,数据中心的耗电成本低,②④正确。]
苏州北站是京沪高铁和沿海大通道“通苏嘉甬”高铁的十字相交点,京沪高铁与“通苏嘉甬”高铁均为“八纵八横”国家高铁干线,苏州北站也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和“苏锡常”城际铁路的交会点。据此完成3~5题。
3.京沪高铁沿线站点不宜过密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高铁速度优势的发挥
B.满足沿线城市交通运输需求
C.有利于降低铁路的管理风险
D.有利于扩大客源市场的范围
√
4.苏州北站设立在苏州主城区边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方便苏州城区居民出行
B.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
C.边缘区备用土地面积大
D.边缘区地形地势起伏小
√
5.对苏州地区而言,“通苏嘉甬”高速铁路建成后,将( )
A.提高苏州地区的城市等级
B.加快融入“苏锡常”都市圈
C.增大苏州地区运输需求量
D.完善长江三角洲高速铁路网
√
3.A 4.C 5.B [第3题,速度是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各国都在不断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站点过密会导致列车停滞的时间延长,不利于高铁速度优势的发挥。第4题,由材料可知,苏州北站是京沪高铁和沿海大通道“通苏嘉甬”高铁的十字相交点,苏州北站是整个苏州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占地面积广阔。因此苏州北站的建设并不仅仅是方便苏州城区居民出行,A错误;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不是苏州北站设立在苏州主城区边缘的主要原因,B错误;为减少占地成本,应选址在备用土地面积大的城市边缘区,
C正确;和市区相比,两地地形地势差别较小,D错误。第5题,“通苏嘉甬”高速铁路建成后可能对沿线城市的等级和运输量产生影响,但这不是对苏州地区的影响,A、C错误;题干要求的是“对苏州地区而言”,D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合,D错误;苏州北站也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和“苏锡常”城际铁路的交会点,说明“通苏嘉甬”高速铁路建成后有助于苏州地区加快融入“苏锡常”都市圈,B正确。]
5G基站的覆盖范围比4G基站小,需要通过勘察设计和系统仿真提高基站的选址效率和覆盖效果。下图为我国2020~2025年中国新建5G基站数量累计预测图。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5G基站布局密度的主导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地形地势
C.人口分布 D.气候条件
7.若5G信号全面覆盖,5G基站的建设( )
A.带来的就业机会少 B.成本比4G基站低
C.靠近大功率无线电台 D.数量比4G基站多
√
√
8.图中反映的中国5G基站建设的变化是( )
A.2022年新增数量最多
B.逐年递增,且增速越来越快
C.2024~2025年增速最快
D.每年的新增量都比上一年多
√
6.C 7.D 8.A [第6题,5G基站的建设是为了方便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其布局密度与人口分布关系密切,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分布的密度大。因此影响5G基站布局密度的主导因素是人口分布。第7题,5G基站的建设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A错误;5G基站的建设需要通过勘察设计和系统仿真提高基站的选址效率和覆盖效果,成本较高,B错误;大功率无线电台会对基站有电磁干扰,C错误;5G基站的覆盖范围比4G基站小,因此其数量应比4G基站多,D正确。第8题,该图为数量累计预测图,读图可知,2022年新增加的5G基站数量最多,增速是先快后慢,2021~2022年增速最快。]
无感停车、自动泊车、精细化管理……作为“新基建”重点内容之一,智慧停车已成为行业“新宠”。近年来,我国多地持续加码智慧停车设施规划,鼓励开展自动代客泊车和智能停车场建设改造实验,智慧停车市场迅速崛起。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某老街区居民自治停车管理办公室可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停车信息,曾经“车位少、停车难、车乱放”的老街区如今干净整洁,全路段畅通无阻。据此完成9~10题。
9.智慧停车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统计停车数量时,涉及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功能有( )
①车辆监控 ②精准定位 ③精准授时 ④信息收集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
10.智慧停车能够实现老街区路段畅通无阻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街区的停车范围
B.方便停车管理,利于及时疏导
C.减少停车位的人工管理成本
D.降低了停车的难度
√
9.A 10.B [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生活实际可知,智慧停车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统计停车数量时,需要通过车辆监控进行计数以及收集车辆、车位信息进行计算。第10题,智慧停车能够实现老街区路段畅通无阻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停车信息,方便停车管理,利于及时疏导。]
(2024·湖南一模)在全球性的“碳中和”浪潮中,加速推动汽车电动化进程成为趋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投资建设属于新基建系列,常见有直流桩(功率60kW)、交流桩(功率7 kW)。下表为某地四个充电桩不同时间段的充电价格(单位:元)。据此完成11~12题。
编号 时间
0:00~ 7:00 7:00~ 11:00 11:00~ 14:00 14:00~ 18:00 18:00~ 22:00 22:00~
0:00
甲 0.65 1.08 1.46 1.08 1.52 0.65
编号 时间
0:00~ 7:00 7:00~ 11:00 11:00~ 14:00 14:00~ 18:00 18:00~ 22:00 22:00~
0:00
乙 0.77 1.09 1.41 1.09 2.00 1.43
丙 0.85 1.15 1.49 1.15 1.51 0.85
丁 0.91 1.18 1.34 1.18 1.34 0.91
注:该价格不含停车费。
11.下列地点适合交流桩安装的是( )
A.高速公路 B.购物中心
C.住宅小区 D.风景区停车场
12.下列对四个充电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充电桩为直流桩,甲、丙、丁为交流桩
B.乙充电桩所在区域为商业服务区
C.甲充电桩所在区域最可能为工业区
D.丁充电桩所在区域地租最高
√
√
11.C 12.B [第11题,根据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流桩的充电功率大,充电速度快,适宜公共场所使用,比如高速公路、购物中心和风景区停车场,电动汽车在这些区域不会停留太久,需要快速充电的功能,排除A、B、D;而交流桩的充电功率小,充电速度慢,适宜布局在对充电时间要求不高的地区,如住宅小区,C正确。第12题,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四个充电桩的充电价格有时段差异,且该价格均不含停车费,故四个充电桩均为公共场所
使用的直流桩,A错误;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充电价格变化可知,乙充电桩在18:00~0:00充电价格最高,说明此时间段充电人数最多,该地有可能为夜间消费人群集中的服务型商业区,其地租应该最高,B正确,D错误;工业区24小时工业生产,其充电变化相对较小,C错误。]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有数据中心的支撑,数据中心的最大特点是机器设备散热用电量大,使用压缩机或冷却塔制冷产生高耗能、高耗水。全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如图)落户三亚海棠湾,海底数据中心放置在海底,利用海水的冷却作用对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散热,用海底光电复合缆供电并将数据回传至互联网。三亚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支持海洋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海洋新基建。
(1)与陆上相比,分析在三亚市建立海底数据中心的优势。(6分)
(2)结合海洋环境,分析为提高放置在海底的数据中心设备的安全性需要破解的保障难题。(6分)
(3)简述三亚市海底数据中心落户给当地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8分)
[解析] 第(1)题,在三亚市建立海底数据中心的优势主要从成本、土地资源、淡水资源角度分析。数据中心建设需要配备冷却设备,数据中心建在海底,海底水温较陆地水温低,能够起到散热作用,设备散热耗能少,降低电能制冷使用成本,能够减少能源消耗;数据中心布局在海底,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可以节约陆地土地资源,降低土地租金成本;沿海地区海域面积广阔,海水资源丰富,能够提供数据中心所需的冷却水资源,减少陆地淡水的消耗。第(2)题,提高放置在海底的数据中心设备的安全性需要破解的保障难题
主要从海洋环境特征(海水压力、海水盐度、海洋生物)分析。海底海水的压力大,设备投入海底会受到较大的压力,设备需要保障密封的安全性及抗压性,以免受海水压力产生损坏;海水盐度较高,腐蚀性强,容易对设备造成腐蚀,设备要保障抗腐蚀的能力;海底设备较难移动躲避海洋生物,贝壳类海洋生物会附着在设备上,不断侵蚀设备,造成设备损坏,设备需要保障抗附着的能力。第(3)题,三亚市海底数据中心落户给当地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主要从产业结构升级、海洋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发展角度分析。海底数据中心落
户,能够带动相关数据产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三亚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海底数据中心能够为三亚市数据产业提供服务支撑,促进三亚市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海底建设数据中心能够促进海洋产业发展,增加海洋产业新的增长点,推动三亚市海洋产业从传统资源型向数据型转型;数据产业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三亚市旅游、商务、交通等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
[答案] (1)数据中心建在海底,海底水温较陆地水温低,设备散热耗能少,降低电能制冷使用成本;数据中心布局在海底,可以节约陆地土地资源,降低成本;沿海地区海水资源丰富,可提供大量冷却水资源,减少陆地淡水的消耗。
(2)海底海水的压力大,设备需要保障密封的安全性及抗压性;海水的腐蚀性强,设备要保障抗腐蚀的能力;贝壳类海洋生物会附着在设备上不断侵蚀设备,设备需要保障抗附着的能力。
(3)带动相关数据产业发展,推动三亚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三亚市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加海洋产业新的增长点,推动三亚市海洋产业从传统资源型向数据型转型;促进三亚市旅游、商务、交通等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