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部分 开篇导引
三、教材迁移拓展类情境
地理教材作为我们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载体,为我们呈现了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必备知识,多通过许多优秀的地理实例来帮助我们理解,近年来对教材内的案例或辅助性栏目内容的深度挖掘命题的趋势比较明显。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迁移拓展教材基本概念
地理概念不仅反映地理事物本质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社会需求和时代导向,是高考试题情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直接或间接呈现的形式穿插在不同的情境中。例如2024年湖北卷T10~12依据对地下咸水、砂岩、泥岩、顺向坡、逆向坡、岩层倾角等拓展性概念的理解,考查陆地水体补给的基本知识;2023年全国乙卷T9~11聚焦气温、降水、气旋、冷锋等学科核心概念,间接考查气
温的影响因素以及地方时的计算。教材概念,特别是一些常考的核心概念,如太阳辐射、地质作用、地质过程、人口迁移、城镇化、植被、土壤、河流水系等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在复习备考中应多加关注。
【典例10】 (2024·湖北卷)四川盆地西南缘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多咸水。该区砂岩与泥岩(含盐多)交替分布,具有“丘坡补给、谷地排泄”的特点。研究发现,地下水排泄条件好,盐分不易积累,发育淡水;反之则发育咸水。下图示意不同丘坡地下水排泄条件。据此完成(1)~(3)题。
情境要点提炼
①探究区域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砂岩与泥岩(含盐多)交替分布;②地下水运移特点——丘坡补给、谷地排泄;③地下水咸淡的条件主要看排泄条件;④图中的岩层分布、坡地形态等地理事物的分布。
(1)据图分析,下列情况中,地下水排泄条件最好的是( )
A.顺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有地下水出露地表
B.顺向坡,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无地下水出露地表
C.逆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有地下水出露地表
D.逆向坡,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无地下水出露地表
√
(2)图中所示的四个钻孔中可打出淡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为保证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该区地下水开采的最优策略是( )
A.在断裂带附近开采
B.在不同岩性区域均匀开采
C.在含泥岩地层开采
D.在井深较浅处分散式开采
√
√
(1)
(2)
(3)
(二)迁移拓展教材内容
地理教材中为说明地理知识,列举了许多地理实例,且配置了“知识窗”“阅读”“活动”“案例”等辅助性栏目,这些内容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高考常迁移此类实例、栏目中的主题、研究方法等,设置相关情境,考查对应知识。例如,2024年湖南卷T17迁移拓展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的案例——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的相关内容;
2023年全国乙卷T36迁移拓展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93页“问题研究”栏目“城市交通如何疏堵”,以巴西库里蒂巴交通疏堵成功经验为情境,考查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地面快速公交的优点等。预计今后高考将延续这一命题思路,深挖教材实例、辅助性栏目进行命题,应多加关注其中隐含的地理思想、地理方法。
【典例11】 (2023·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沿海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起,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城市编制了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并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建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基于快速交通线并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发展轴,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公交线与快速交通线相连。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尽管位居巴西前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库里蒂巴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发展低污染工业。下图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
情境要点提炼
①库里蒂巴编制和实施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②建设了5条基于快速交通线并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发展轴;③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④公交出行率高;⑤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发展的是低污染工业。
(1)指出库里蒂巴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6分)
(2)指出与地铁相比,库里蒂巴建设地面快速公交的优点。(4分)
(3)说明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快速交通线与多种类型的公交线相连,交通通达度高,吸引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公共交通多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促进郊区房地产开发,缓解住房紧张。
(2)建设成本更低,建设周期更短;运营的灵活性更强(公交系统可以边建设边运营,地铁则必须等所有的设施建好后才能运营);运营及维护成本更低。
(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避免无序扩张;合理规划布局交通网络,提高通勤效率,促进产业发展;保障发展轴之间的绿地不被侵占,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并为未来城市规划预留充足空间;合理有序地规划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