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P82例1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小数、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
经历用百分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知道用百分数可以表达随机数据,初步感悟百分数的统计意义。
感受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情感,提升保护视力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悟百分数的统计意义,知道百分数是在表达随机数据。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自我介绍:第一次见面,你们知道我叫什么老师吗?来自哪里啊?
2.班级情况:你们是几班啊?几个人啊?
3.学习准备:草稿本有吗?来,打开。准备好了吗?那咱们就开始上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顾百分数意义
师:刚刚我们初步学习了百分数,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百分数!请看大屏幕。
师:你知道这些百分数的意义吗?(指名回答)
师:什么是近视率?请自己阅读理解。
指名回答对近视率的理解。
二、任务驱动,有序探究
1.学习算法,初步感知
(1)除得尽的情况化百分数
师:很巧,老师昨天去另一个学校上了一节课,正好也是六年级,我看到他们班有很多人戴眼镜,你们猜他们班的近视率可能会是多少?刚才纯属瞎猜,老师昨天统计了一下,近视人数共有30位,还需要什么数据?对了,总人数是50位。(板书:30、50。板贴:近视人数、总人数、近视率)
师:到底近视率是多少呢?来,列式算算看。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收集信息实物投影。
(学生差不多都完成的时候,组织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算好了吗?近视率是多少?来,谁来介绍一下(生上台投影)
小数化百分数:指名介绍方法。
师小结:这种方法同意吗?跟他做的一样的请举手。
分数化百分数:这是一种方法,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先用分数来表示商,再化成百分数。跟他一样的请举手。
还有其他方法吗:引导归并到上面2种方法中。
【示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对的,但过程还可以更规范,老师把他们重新写一遍。同学们,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跟以前学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样的,用除法列式,所以是30÷50。我们可以直接求出它的商,用小数表示0.6,再变成也就是60%(板贴:先化小数再化成百分数)这是方法一,方法二算式还是这么列,不过把它的商写成分数形式,再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最后写成百分数(板贴:先化分数再化成百分数)
组织学生重新规范书写一遍:你刚才是这么写的吗?如果刚才写得不完整的请再完整的写一遍。如果只写了一种方法的请把另一种也规范的写下来。
过渡:好,经过大家的计算,竺老师班的近视率是60%(板书60%)。这是竺老师班的近视率,那咱们班的近视率是多少呢?
(2)除不尽的情况化百分数
师:我们先来猜一下咱们班的近视率。
指名3生回答(先猜2生再追问:你为什么这么猜)
师:到底多少呢?口说无凭,数据为证。来,我们现场统计。(学生举手示意)这么多,那我们换个角度,一点都不近视的请举手(15人)。(板书近视人数21人,全班36人)会算吗?开始。
随机问:同学们,出什么问题了?除不尽了吧,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同桌交流:算好没有,怎么算的啊?同桌两个人先交流交流。
汇报:谁能上来介绍?(指名学生上台投影)
师:大家觉得可不可以?他用的是哪种方法?(表扬:很棒!遇到除不尽,想到了以前的,求近似数保留两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非常成功,哪些同学也是这么做的?)有没有先化分数再化成百分数的?为什么不用这个方法?
学生齐答分母化不成100,比较麻烦。
【示范小结】是的,遇到除不尽的时候,先化成小数再转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就比较合适了。不过取近似值的时候我们一般保留三位小数,(指草稿中竖式)我们计算的时候要除到第四位,0.5833,保留三位小数就是0.583,化成分数就是,转化成百分数就是58.3%,这样精确度就比较高了。为了帮助大家记住这个过程,老师有个口诀给大家(板贴:商四位,留三位,百分号前落一位。)
组织学生重新规范书写一遍:理解了吗?来,咱们在草稿本上用这个口诀把这个过程规范的写一遍。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咱们班的近视率是多少?(板书近视率)跟你刚才猜得是不是差不多啊?看来大家猜得很准,很有水平啊!我们是602班,你猜猜隔壁班会是多少呢?
2.巩固算法,加深感知
(1)猜测。
师:你们猜猜看隔壁班近视率会是多少呢?说说你的理由。
(2)计算。
师:到底你们猜的准不准呢?课前老师已经拿到隔壁班的数据了(板书数据),来赶紧算算看。
近视人数 总人数 近视率
六(2)班 26 40 65%
六(3)班 18 39 46.2%
学生独立计算,口头校对。(可出4位小数的草稿点明计算过程)
(3)评价。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猜中了没有?(根据数据评价3个班的近视率情况)
3.推测分析,提升认识
(1)全校六年级近视率情况。
师:刚才同学们研究了我们学校六年级3个班的近视率,那你估计一下我们整个六年级的近视率会是多少呢?
指名学生回答,点评(课件出示近视率数据)
(2)猜测全区、全市、全国的小学生近视率情况。
师:你猜猜我们全区的近视率会是多少呢?全市呢?全国呢?
指名回答,说理由(不给数据)
(3)出全国数据分析数据谈感受。
师:全国六年级的近视率到底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看官方的统计数据。(课件出示:2020年,国家卫健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调查,得到的结果是我国六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为59.6%。)跟我们猜的差别有点大呢,你怎么看?
指名回答,鼓励从不同角度去分析。
三、课堂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
师:在统计过程中,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可以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和特征,从而进行猜测和验证,为复杂的统计分析提供支持和依据。经过今天这节课关于近视率数据的统计分析,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对保护视力这件事能重视起来。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2.拓展提升(机动)
师:凭你的感觉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近视率大概会是多少?(逐个出示数据)
六年级 初中生 高中生
近视率 59.6% 71.1% 80.5%
师:如果要降低近视率,你感觉要从哪些地方入手呢?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