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核酸都含C、H、O、N、P,可参与构成核糖体
B.糖类只含C、H、O,既可提供能量也可构成细胞结构
C.叶绿素只含C、H、O、Mg,能吸收、传递、转换光能
D.胰岛素含有C、H、O、N、S,可抑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2.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将编码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因导入家蚕,生产出一种特殊的复合纤维蛋白,该复合纤维蛋白的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蛋白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
C.该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通过氢键连接而成
D.该蛋白的特定结构决定其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
3.线粒体的运动依赖于一种细胞骨架--微丝的作用。细胞分裂时微丝会把线粒体向各个方向弹射出去。一些特定种类的干细胞会通过非对称分裂形成两个不同功能的子细胞,这时线粒体倾向于只进入其中之一,使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够获得更多的能量供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微丝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B.非对称分裂过程中,核DNA也会不均等分配到子细胞中
C.推测在非对称分裂过程中接受较多线粒体的子细胞会保持继续分裂能力
D.若微丝向各个方向弹射线粒体可使其在细胞内分散开来,避免聚集在某一侧
4.在真核细胞的核仁中,由核rDNA转录形成的rRNA与相关蛋白组装成核糖体亚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核糖体都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B.r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C.核rDNA转录形成rRNA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各个时期
D.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末期
5.下图为水分子通过哺乳动物细胞膜的两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方式1的运输速率比方式2慢
B.两种运输方式都与人体外环境温度有关
C.水分子总运输量仅由通道蛋白数量决定
D.水分子通过方式2进入细胞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用斐林试剂检测,颜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
B.观察核桃种子的子叶细胞中脂肪时,脂肪颗粒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
C.洋葱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大部分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
D.调查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时应选择在若干患者家系中调查
7.人线粒体呼吸链受损可导致代谢物X的积累,由此引发多种疾病。动物实验发现,给呼吸链受损小鼠注射适量的酶A和酶B溶液,可发生下图所示的代谢反应,从而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受损导致的危害。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的ATP
B.呼吸链受损会导致有氧呼吸异常,代谢物X是乳酸
C.过程④将代谢物X消耗,避免代谢产物的积累
D.过程⑤中酶B为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避免H2O2对细胞的毒害
8.下图表示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结果显示,低温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大
B.在图中两个CP点处,表明此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C.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与呼吸速率上升有关
D.图中M点处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最大
9.三种蛋白质(P16、CDK、Cyclin)调控造血干细胞细胞周期的方式如下图1。科研人员探究黄芪多糖对衰老小鼠造血干细胞(HSC)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将生理状况相似的60只小鼠随机分成三组:模型组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干预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多糖水溶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水灌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如下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半乳糖可通过增加CDK和Cyclin的含量使HSC进入S期
B.黄芪多糖可通过减少P16的表达使HSC停滞于G1期
C.黄芪多糖干预可使HSC中CDK和Cyclin的含量增加,S期细胞比例增加
D.黄芪多糖通过增强三种蛋白的表达延缓HSC衰老,可用于防治老年性疾病
10.下图是水稻(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和乙为减数分裂I,丙和丁为减数分裂II
B.乙时期细胞中含有12个四分体,48个DNA分子
C.丁中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甲细胞中的一半
D.乙到丙的过程中,着丝粒未分裂
11.取小白鼠(XY型,2n=40)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有丝分裂周期后形成两个相同的精原细胞,将所得子细胞全部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交叉交换、实验误差和质D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精细胞中可能有1条含3H的Y染色体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共有40条
C.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2条含3H的X染色体
D.一个精细胞中最多可能有20条含3H的染色体
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端粒受损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
B.细胞凋亡可以维持组织、器官的细胞数目相对平衡,这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
D.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可通过细胞自噬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13.细胞凋亡诱导因子与质膜上受体结合后,激活相关基因使Dnase 酶和 Caspase 酶被激活。Dnase酶能将DNA切割成DNA片段,Caspase 酶能选择性将某些蛋白质切割成不同长度的肽段,从而导致凋亡小体的形成,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不再合成新的蛋白质
B.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C.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吞噬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Dnase 酶和限制酶都可以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14.下图为纯合亲本白眼长翅和红眼残翅果蝇杂交的相关实验,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根据F1的表型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F2红眼残翅果蝇中雌雄个体比例不等
C.F2中白眼长翅果蝇有2种基因型
D.F2红眼长翅果蝇间自由交配,出现白眼残翅雄果蝇的概率为1/36
二、多选题
15.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物质跨液泡膜转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和H2O跨液泡膜的转运方式不相同
B.H+以主动运输方式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
C.Na+逆浓度进入液泡,借助H+的电化学梯度
D.Na+离子在液泡中积累使其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16.实验材料和处理方法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实验中,向麦芽糖和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利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红色花瓣作材料,便于利用红色原生质层判断其位置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选取成熟叶片比幼嫩叶片层析后色素带更清晰
D.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用酸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CO2
17.下图表示番茄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物质X为丙酮酸,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B.线粒体内进行的柠檬酸循环需要氧气直接参与
C.催化物质X合成番茄红素的酶在线粒体基质中起作用
D.由图可知,番茄细胞中糖类可转化为脂溶性物质储存在脂滴中
18.ABO血型由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一对基因(D、d)控制人类某遗传病,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图1为两个家系成员的遗传系谱图,Ⅱ-2和Ⅱ-4均为AB血型,Ⅱ-3和Ⅱ-5均为O血型。图2为部分个体遗传病相关基因的电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Ⅲ-1为Dd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3/10
C.I-6个体有3种可能的血型且是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
D.若Ⅲ-1与Ⅲ-2生育一个O血型的正常女孩,其携带d基因的概率为13/30
三、解答题
19.亲核蛋白是在细胞质内合成后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图1所示为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亲核蛋白输入细胞核的过程进行的实验研究过程。图2所示为某亲核蛋白从细胞质转运入细胞核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同位素中,可对图1所示实验中的亲核蛋白进行标记的有:______。
A.14C B.3H C.18O D.15N
(2)图1所示实验中,实验二和实验三组成 实验。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
(3)亲核蛋白是由 合成的。
A.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
B.附着在内质网表面的核糖体
(4)图2中GTP的“G”代表 ,分析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过程(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消耗能量。结合图2分析该亲核蛋白入核过程中,与相应结构结合的先后顺序为 。
①亲核蛋白与核孔结合②亲核蛋白与胞质纤维结合③亲核蛋白与核输入受体结合
(5)下列物质中,人体浆细胞内存在的亲核蛋白是 。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呼吸酶
(6)某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可通过作用于核DNA复制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增殖。请结合题干信息阐述提高该新型肿瘤药物作用效果的研发思路: 。
20.研究表明,小鼠的软骨退化关节炎与细胞中合成代谢不足、缺乏正常运作所需的能量(如ATP等)有关。我国科研团队将改造后的菠菜类囊体用软骨细胞膜包裹形成膜被类囊体单位(CM-NTU),并导入小鼠损伤退变的软骨细胞内,能明显缓解软骨退化关节炎的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 法分离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再进一步获得类囊体。CM-NTU不仅能有效地逃避 清除,还能被退变的软骨细胞 。再通过体外无创光照治疗,退变软骨细胞的合成代谢得以改善,同时 。
(2)CM-NTU通过膜融合实现快速进入软骨细胞,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该过程 (选填“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3)为研究CM-NTU对软骨退化关节炎小鼠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开展以下实验:
①构建软骨退化关节炎模型鼠。
②选取 模型鼠若干,随机均分为4组,标记为b、c、d、e。
③对健康鼠(a组)和4组模型鼠(b~e组)进行如下主要操作:a组不做处理,b、c组注射空囊泡,d、e组 ,其中c、e两组 小鼠骨关节部位,各组小鼠均正常饲喂。
④治疗后第12周,测定5组小鼠右后肢最大爬地力量相对值,结果如下图,可得出的结论有
21.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积极寻求提高水稻、玉米等光合速率的办法,以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卡尔文循环的Rubisco酶对CO2的Km为450μmol·L-1(Km越小,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越大),该酶既可催化RuBP与CO2反应,进行卡尔文循环,又可催化RuBP与O2反应,进行光呼吸(绿色植物在光照下消耗O2并释放CO2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的卡尔文循环中第一个光合还原产物是 (填具体名称),该产物的产生需要光反应提供 。据图可知,水稻在光呼吸过程中由于消耗了 ,从而导致光合作用暗反应中固定CO2减少。
(2)玉米暗反应的场所为 ,玉米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比较发达,有利于 。
(3)在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的光合作用在中午不会出现午休现象,由此推测PEPC对CO2的Km (填“高于”或“低于”)450μmol·L-1,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先后被 固定。
(4)某兴趣小组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玉米植株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施加氮肥组,测得相关生理指标如下表所示。
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加氮肥组
叶绿素含量/mg 9.8 11.8
RuBP羧化酶活性/μ 316 640
光合速率/μmol·m 6.5 8.5
①由上表可知,施加氮肥组玉米植株光合速率提高,是由于 。
②为有效促进玉米根对氮肥的吸收,可在施加氮肥时适当补充水分,原因:
a.水是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
b.补充水分可以使细胞内 的比值增大,细胞代谢旺盛,产生更多能量,从而促进玉米根系对氮的主动运输。
(5)蓝细菌也具有与玉米相似的CO2浓缩机制,研究者将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导入水稻,水稻叶绿体中CO2浓度大幅提升,其他生理代谢不受影响,但在光饱和条件下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变化。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两点即可)。
22.下图1表示某动物原始生殖细胞的部分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图2为该动物细胞①~⑦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原始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依次经历图1中
(2)图1中甲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甲、乙产生的子细胞分别对应图2的 (填序号)。
(3)图2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 ,其中细胞⑦处于 期。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图2细胞 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 。
(4)该动物的染色体数为2n=4。
①若将足量的肝脏细胞(所有染色体DNA两条链均带有32P标记)放到不含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两代(不考虑实验误差和细胞质DNA),按照放射性的强弱,产生的子细胞可以分为 类,其中放射性最强的约占 。
②若将该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含32P标记的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后,子细胞全部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实验误差和质DNA)。则最终的子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条数为 。
(5)若一个基因型为AaXBXb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的异常卵细胞(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试分析卵细胞:同时出现基因A、a的原因 ,无性染色体的原因 。
(6)若基因型为AaXB的精子与的aXb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成的个体,其变异类型与下列哪种类似 。
A.21三体综合征 B.三倍体无籽西瓜 C.苯丙酮尿症
23.家蚕(2n=56)是重要的经济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突变体是生理学、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的重要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突变体—短体蚕,其遗传分析、与其他标记基因连锁分析(确定突变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F1(短体蚕与野生型杂交的后代)和F2(F1短体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
子代 性状分离(只)
短体蚕 野生型
F1 788 810
F2 1530 790
据表1分析,短体蚕为单基因 突变(选填“显性”“隐性”),且纯合体 。
表2 短体蚕的连锁分析实验结果(部分)
标记基因(染色体) 亲本杂交组合 F1组合 F2性状分离(只)
短体蚕 野生型
d(1) S/+d/d F1♀d/d♂ d:56 +:68 d:69 +:74
L(4) L/LS/+ F1♀① L:109 +:105 L:107 +:113
U(14) U/US/+ F1♀+/+♂ U:0 +:78 U:75 +:0
r(21) S/+r/r F1♀② r:62 +:78 r:67 +:73
注:表2中字母代表相关基因或表型,野生型用“+”表示,
通过与各染色体标记进行基因连锁分析时,采用 的方法进行检测,发现S基因位于家蚕第 染色体上。①②两个体分别为
(2)雄蚕生命力强,食桑量低,结率和产丝率高。科研人员进行如下育种方案获得平衡致死系雄蚕。其中a1和a2为隐性致死基因,“+”为正常基因,各种配子存活率相同。
①辐射导致的变异类型有 ;品系乙与野生型杂交后代的雌雄比例为 ,图中类型不存在的是 。
②为获得平衡致死系,应选择 作为亲本杂交;平衡致死系与野生型杂交,后代有 种基因型。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A
6.B
7.A
8.D
9.C
10.B
11.C
12.C
13.D
14.D
15.BCD
16.AB
17.AD
18.BC
19.(1)AB
(2) 对比 亲核蛋白是尾部引导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
(3)A
(4) 鸟苷 需要 ③②①
(5)B
(6)将抗肿瘤药物与亲核蛋白尾部结合促进药物分子入核
20.(1) 差速离心 巨噬(吞噬)细胞 摄取 实现自我供应ATP和NADPH
(2) 一定的流动性 需要
(3) 年龄、生理状态基本一致 注射等量CM-NTU 无创光照 当注射CM-NTU且红光照射时,有效缓解小鼠关节炎症状。
21.(1) 3-磷酸甘油醛 ATP和NADPH RuBP
(2) 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基质 进行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3) 低于 PEP、C5(或RuBP)
(4) 叶绿素含量升高,使光反应速率提高;RuBP羧化酶活性增强,使暗反应速率提高 良好的溶剂 自由水/结合水
(5)酶的活性达到最大,对CO2的利用率不再提高;受到ATP以及NADPH等物质含量的限制;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22.(1)乙→丙→甲
(2) 精细胞 ①、③
(3) ③④⑤⑥ 有丝分裂后期 ⑥ (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 5 1/16 0或1或2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6)A
23.(1) 显性 致死 荧光标记 14 +/+、r/r
(2) 易位和基因突变 1:2 己 戊和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