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 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 ,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叫作 。
2. 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 、 、 、 和 等。
3.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km= m;1m= dm= cm= mm;1mm= μm= nm。
4.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5. 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
① 会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和 。② 会放:刻度尺的位置要放 ,刻度尺的 要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使刻度尺 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③ 会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 ,测量值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④ 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 和 。
1.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 6370km= m= cm。(2) 36nm= μm= mm。
(3) 32m= cm= μm。 (4) 3.5cm= nm= m。
2. 在下列数值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 小明的身高为17.4 。 (2) 教室的高度约为3.5 。
(3) 乒乓球的直径为4.0 。 (4) 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 。
3.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物体的长度为 cm。
4. 下列是使用刻度尺的几种情况,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
5. 测量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合适的是 ( )
A. 分度值是1cm的15m的卷尺 B. 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C. 分度值是1cm的1.5m的钢卷尺 D. 分度值是0.1mm的游标卡尺
第2课时 误差 时间和特殊长度的测量
1. 任何测量都存在 (误差/错误),误差和错误是 (不同/相同)的。 不能消除,但可以 ,而 是不应该发生的。
2. 对同一测量对象的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种 (误差/错误)可以通过 的方法减小。
3. 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 、 。它们的换算关系:1h= min= s。
4. 实验室常用的计时工具有 、 。
1.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 45min= h= s。 (2) 0.4h= min= s。
2. 如图所示为某种机械秒表的表盘实物图,大表盘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小表盘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图中记录的时间是 。
3. 如图所示,圆筒的外直径是 cm。如果圆筒的内直径为5.6mm,那么圆筒厚度为 cm。
4. 某同学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20圈,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线圈的长度是 cm,铜丝的直径是 cm。
5.
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
A. 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 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 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 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6.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误差是未按实验规定操作产生的 B. 采用最优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 任何测量都必须要选用最精密测量仪器 D. “估读”是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
7. (2024·盐城模拟)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cm、5.36cm、5.34cm、5.45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 )
A. 5.36cm B. 5.35cm C. 5.356cm D. 5.3567cm
一、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 比较 单位 2. 米 m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3. 1000 10 100 1000 1000 106 4. 刻度尺 5. ① 分度值 测量范围(或量程) ② 正 零刻度线 有刻度 ③ 垂直 分度值 ④ 数字 单位
1. (1) 6.37×106 6.37×108 (2) 3.6×10-2 3.6×10-5 (3) 3.2×103 3.2×107 (4) 3.5×107 3.5×10-2 2. (1) dm (2) m (3) cm (4) μm 3. 1 3.50 4. D 5. A
第2课时 误差 时间和特殊长度的测量
1. 误差 不同 误差 减小 错误 2. 误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 秒 s 时(h) 分(min) 60 3600 4. 机械秒表 电子秒表
1. (1) 0.75 2700 (2) 24 1440 2. 30s 0.1s 15min 0.5min 161.5s 3. 1.10 0.27 4. 1.50 0.075 5. D 6. D 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