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圆周角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圆周角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9 23:0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圆 周 角
第1课时 圆周角的概念与性质
1.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2. 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3. 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的一半.
建议用时:20分钟
1 (2024湖南)如图,AB,AC为⊙O的两条弦,连接OB,OC,若∠A=45°,则∠BOC的度数为(  )
A. 60° B. 75° C. 90° D. 135°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2 (2024赤峰)如图,AD是⊙O的直径,AB是⊙O的弦,半径OC⊥AB,连接CD,交OB于点E,∠BOC=42°,则∠OED的度数是(  )
A. 61° B. 63° C. 65° D. 67°
3 (2024北京)如图,⊙O的直径AB平分弦CD(不是直径).若∠D=35°,则∠C=________.
4 (2024南京江宁月考)如图,在扇形OAC中,,的度数分别为40°,90°,则∠B=________.
5 如图,点A,B,C在半径为2的⊙O上,∠ACB=60°,OD⊥AB,垂足为E,交⊙O于点D,连接OA,则OE的长度为________.
6 如图,⊙O的弦AB,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且AB=CD.求证:PA=PC.
7 如图,AB,AC,MN是⊙O的弦,MN分别交AB,AC于点D,E,AB=AC,=.
(1) 若∠A=44°,则 的度数为________;
(2) 求证:AD=AE.
建议用时:25+5分钟
8 如图,某博览会上有一圆形展示区,在其圆形边缘的点P处安装了一台监视器,它的监控角度是55°,为了监控整个展区,则最少需要在圆形边缘上安装监视器的数量为(  )
A. 2台 B. 3台 C. 4台 D. 5台
(第8题) (第9题) (第11题)
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在x轴上,且经过点A(m,-3)和点B(-1,n),C是圆在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且∠ACB=45°,则⊙P的圆心坐标是(  )
A. (1,0)   B. (2,0)   C. (3,0)   D. (4,0)
10 (2024宿迁宿城期中)在半径为3的⊙O中,弦AB=3,弦AC=3,则∠BAC=________.
11 如图,A,B,O是单位为1的正方形网格上的三个格点,⊙O的半径为OA,P是优弧AB的中点,则△APB的面积为________.
1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D,AD不平行于BC,过点C作CE∥AD交△ABC的外接圆O于点E,连接AE.
(1) 求证: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
(2) 连接CO,求证:CO平分∠BCE.
13 如图,在⊙O中,P为 的中点,弦AD,PC互相垂直,垂足为M,BC分别与AD,PD相交于点E,N,连接BD,MN.
(1) 求证:N为BE的中点;
(2) 若⊙O的半径为8, 的度数为90°,求线段MN的长.
第2课时 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1.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 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建议用时:20分钟
1 (2024宜宾)如图,AB是⊙O的直径,若∠CDB=60°,则∠ABC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2 如图,AB,AC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OD⊥AC于点D,连接BD,BC,且AB=10,AC=8,则BD的长为(  )
A. 2   B. 4   C. 2   D. 4.8
3 (2024常州)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连接AD,BC,BD.若∠BCD=20°,则∠ABD=________.
4 如图,把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放在圆周上,两直角边与圆弧分别交于点A,B,量得CB=8 cm,CA=6 cm,则该圆的半径是________cm.
5 如图,△ABC内接于⊙O,∠ACB=90°,∠ACB的平分线交⊙O于点D.若AC=6,BD=5,则BC的长为________.
6 如图,AB是⊙O的直径,D是弦AC的延长线上一点,且CD=AC,DB的延长线交⊙O于点E,CD与CE相等吗?为什么?
7 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与BC,AC交于点F,D,F是的中点,连接AF,BD相交于点E.
(1) 求证:AB=AC;
(2) 若∠BAC=45°,求证:AE=BC.
建议用时:25+5分钟
8 如图,AB是⊙O的直径,∠ACD=∠CAB,AD=2,AC=4,则⊙O的半径为(  )
A. 2   B. 3   C. 2   D.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9 (2024连云港)如图,AB是圆的直径,∠1,∠2,∠3,∠4的顶点均在AB上方的圆弧上,∠1,∠4的一边分别经过点A,B,则∠1+∠2+∠3+∠4=________.
10 如图,以AB为直径的半圆O经过点C,点D在直径AB上.若BC=BD,CD=OA,则∠A的度数为________.
11 如图,在半径为5的⊙A中,弦BC,ED所对的圆心角分别是∠BAC,∠EAD.已知DE=8,∠BAC+∠EAD=180°,则弦BC等于________.
12 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图1中,点C在半圆外;图2中,点C在半圆内.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画图.
(1) 在图1中,画出△ABC的三条高的交点;
(2) 在图2中,画出△ABC中边AB上的高.
图1 图2
13 如图,在半径为5的⊙O中,直径AB的不同侧有定点C和动点P,已知BC∶CA=4∶3,点P在  上运动.
(1) 当点P与点C关于直线AB对称时,求CP的长;
(2) 当点P运动到 的中点时,求CP的长;
(3) 当点P在 上运动时,求CP的长的取值范围.
第3课时 圆内接四边形
1. 一个四边形的4个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四边形叫做圆的内接四边形,这个圆叫做四边形的外接圆.
2. 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建议用时:20分钟
1 (2024广元)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E为AD的延长线上一点,∠AOC=128°,则∠CDE等于(  )
A. 64° B. 60° C. 54° D. 52°
(第1题) (第2题) (第4题) (第5题)
2 (2024牡丹江)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B是⊙O的直径,若∠BEC=20°,则∠ADC的度数为(  )
A. 100° B. 110° C. 120° D. 130°
3 (2024宿迁宿城期中)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若∠A∶∠B∶∠C=1∶2∶3,则∠D=________.
4 (2024西宁)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E为直径CD的延长线上一点,=,∠ADE=110°,则∠DAB=________.
5 (2024盐城射阳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BC是⊙O的直径,连接BD,若∠DBC=30°,则∠BAD的度数是________.
6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D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DCB=100°,∠B=50°.求证:△CDE是等腰三角形.
7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C=135°,OE⊥AC.
(1) 求证:∠AOE=∠D;
(2) 若AC=6,求⊙O的半径长.
建议用时:25+5分钟
8 如图,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BCD=105°,连接OB,OC,OD,BD,∠BOC=2∠COD, 则∠CBD的度数是(  )
A. 25°   B. 30°   C. 35°   D. 40°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9 如图,点A,B,C,D,E在⊙O上,且的度数为50°,则∠B+∠D=________.
10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连接BD.若=,∠BDC=50°,则∠ADC的度数为________.
11 如图,AB,CD是⊙O的弦,AB⊥CD,BE是⊙O的直径.若AC=3,则DE=________.
12 (2024泰州泰兴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连接AC,E为BC的延长线上一点,且CD平分∠ACE.
(1) 如图1,若∠DCE=60°,求证:△ABD为等边三角形;
(2) 如图2,若AB=10,BD=13,求⊙O的半径.
图1 图2
13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ABC=60°,对角线DB平分∠ADC.
(1)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2) 过点B作BE∥CD交DA的延长线于点E,若AD=2,DC=3,求△BDE的面积.
2.4 圆 周 角
第1课时 圆周角的概念与性质
1. C 2. B 3. 55° 4. 115° 5. 1
6. 证明:连接AC.
因为AB=CD,所以=,
所以+=+,即=,
所以∠C=∠A,所以PA=PC.
7. (1) 136°
(2) 证明:连接AM,AN.
因为=,
所以AM=AN,所以∠AMD=∠ANE.
又因为AB=AC,所以=,所以=,所以∠MAD=∠NAE,
所以△ADM≌△AEN(ASA),所以AD=AE.
8. C 9. B 10. 105°或15° 11.
12. 证明:(1) 由圆周角定理,得∠B=∠E.
又∠B=∠D,所以∠E=∠D.
因为CE∥AD,所以∠D+∠ECD=180°,
所以∠E+∠ECD=180°,所以AE∥CD,
所以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
(2) 过点O作OM⊥BC于点M,ON⊥CE于点N.
因为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D=CE.
又AD=BC,所以CE=CB,
所以OM=ON.
又OM⊥BC,ON⊥CE,
所以CO平分∠BCE.
13. (1) 证明:因为AD⊥PC,所以∠EMC=90°.
因为P为的中点,所以=,
所以∠ADP=∠BCP=∠BDP.
因为∠CEM=∠DEN,
所以∠DNE=∠EMC=90°=∠DNB.
因为∠BDP=∠ADP,所以∠DEN=∠DBN,
所以DE=DB.
又PD⊥BC,所以EN=BN,
所以N为BE的中点.
(2) 解:如图,连接OA,OB,AB,AC.
因为的度数为90°,所以∠AOB=90°.
因为OA=OB=8,所以AB=8.
由(1)同理,得AM=EM.
因为EN=BN,所以MN是△AEB的中位线,
所以MN=AB=4.
第2课时 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1. A 2. C 3. 70° 4. 5 5. 8
6. 解:CD与CE相等.理由如下:
连接BC.
因为AB是⊙O的直径,
所以∠ACB=90°,即BC⊥AD.
因为CD=AC,所以AB=BD,所以∠A=∠D.
又因为∠CEB=∠A,所以∠CEB=∠D,所以CE=CD.
7. 证明:(1) 因为F是的中点,
所以=,所以∠BAF=∠CAF.
因为AB是直径,
所以∠AFB=∠AFC=90°.
因为AF=AF,所以△AFB≌△AFC(ASA),
所以AB=AC.
(2) 因为AB是直径,所以∠ADB=90°.
因为∠BAD=45°,所以∠ABD=∠BAD=45°,
所以AD=BD.
因为∠C+∠CBD=90°,∠C+∠CAF=90°,
所以∠CBD=∠CAF.
因为∠BDC=∠ADE=90°,
所以△ADE≌△BDC(ASA),所以AE=BC.
8. D 9. 90° 10. 54° 11. 6
12. 解:(1) 如图1所示,P就是三条高的交点.
(2) 如图2所示,CT就是边AB上的高.
图1 图2
13. 解:(1) 因为点P与点C关于直线AB对称,
所以CP⊥AB,设垂足为D.
因为AB为⊙O的直径,所以∠ACB=90°.
因为AB=10,且BC∶AC=4∶3,
所以BC=8,AC=6.
因为AC·BC=AB·CD,
所以CD=4.8,所以CP=2CD=9.6.
(2) 当点P运动到 的中点时,连接PA,PB,
过点B作BE⊥PC,垂足为E.
因为P是弧AB的中点,
所以AP=BP=5,∠ACP=∠BCP=45°.
因为BC=8,所以CE=BE=4.
又因为PB=5,所以PE==3,
所以CP=CE+PE=7.
(3) 当点P在 上运动时,恒有CP≥CA,即CP≥6;
当CP过圆心O时,PC取最大值10,
所以CP的长的取值范围是6≤CP≤10.
第3课时 圆内接四边形
1. A 2. B 3. 90° 4. 125° 5. 120°
6. 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
所以∠CDA+∠B=180°.
因为∠B=50°,所以∠CDA=180°-50°=130°,
所以∠CDE=180°-∠CDA=180°-130°=50°.
因为∠DCB=100°,所以∠CDE+∠E=100°,
所以∠E=50°,
所以∠E=∠CDE,所以CD=CE,
所以△CDE是等腰三角形.
7. (1) 证明:如图,连接OC.
因为OA=OC,OE⊥AC,所以∠AOE=∠AOC.
因为∠D=∠AOC,所以∠AOE=∠D.
(2) 解:因为∠ABC=135°,
所以∠D=45°,所以∠AOC=90°.
因为AC=6,所以OA=OC=AC=3,
故⊙O的半径长为3.
8. A 9. 155° 10. 130° 11. 3
12. (1) 证明:因为CD平分∠ACE,
所以∠DCE=∠ACD.
因为∠BAD+∠BCD=180°,∠BCD+∠DCE=180°,
所以∠BAD=∠DCE=∠ACD.
因为∠DCE=60°,
所以∠ABD=∠ACD=∠DCE=∠BAD=60°,
所以∠ADB=180°-60°×2=60°=∠ABD=∠BAD,
所以AB=AD=BD,
所以△ABD是等边三角形.
(2) 解:如图,过点D作DG⊥AB于点G,连接OB,OA.
由(1)知,∠BAD=∠DCE=∠ACD=∠ABD,
所以DB=DA.
因为AB=10,BD=13,
所以BG=AG=5,
所以DG==12,DG垂直平分AB.
因为OB=OA,
所以圆心O在AB的垂直平分线DG上,
所以OG⊥AB.
设⊙O的半径为r,
所以r2=(12-r)2+52,
解得r=,
所以⊙O的半径为.
13. (1) 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
所以∠ABC+∠ADC=180°.
因为∠ABC=60°,所以∠ADC=120°.
因为DB平分∠ADC,所以∠ADB=∠CDB=60°,
所以∠ACB=∠ADB=60°,∠BAC=∠CDB=60°,
所以∠ABC=∠BCA=∠BAC,
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
(2) 解:因为BE∥CD,所以∠EBD=∠BDC.
因为∠ADB=∠CDB=60°,
所以∠EBD=∠EDB=60°,
所以△BDE是等边三角形.
又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EBD=∠ABC=60°,
所以∠ABE=∠CBD.
在△ABE和△CBD中,
所以△ABE≌△CBD(SAS),
所以AE=CD=3,所以DE=AE+AD=5,
所以△BDE的面积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