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2课时 点、线、面、体 课件(共26张PPT)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第2课时 点、线、面、体 课件(共26张PPT)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0 16:3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2课时 点、线、面、体
情 境 导 入
曲线?
直线?
点?
图片欣赏
第2课时 点、线、面、体
情 境 导 入
平面?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情 境 导 入
曲面?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新 课 探 究
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1)找出图中的点、线、面。
(2)图中的哪些线是直的,哪些线是曲的?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第2课时 点、线、面、体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五棱柱是由几个面围成?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
观察·思考
七个面,都是平面
三个面,两个平面一个曲面
结论:1. 包围着体的是面。
2. 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下面几何体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观察·思考
2 条线,
都是曲的
10 条线,
都是直的
结论: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线有直的线和曲的线之分。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五棱柱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棱?
观察·思考
10 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3条棱
结论:线和线相交形成点。
点只代表位置,没有大小,所以点都是相同的。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观察下图,你发现了什么?
点动成 ,
线动成 ,
动成体。
观察·交流
线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举出生活中类似以上三幅图的例子。
把笔尖看作一个点,当笔尖在纸上移动时,就能画出线。
时钟秒针旋转时,形成一个圆面。
硬币旋转时,形成一个球体。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点线面在运动过程中与几何体的关系: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将上面的内容与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
点动成线:流星的轨迹
线动成面:雨刷
面动成体:电风扇的扇叶的转动
分组讨论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圆柱可以看做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球体呢?
(2)图1-5中各个花瓶的表面可以看做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而得到?用线连一连。
议一议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你认为生活中有哪些几何体可以由平面图形旋转而得到?你能想象它们是由什么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吗?举例说明。
2、谁能说一说球体为什么不容易放稳?
考考你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巩固提高
如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
课 堂 小 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认识点、线、面。
2、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 点、线、面、体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1.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出一片干净的区域,用数学知识可解释为(   )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以上答案都不对
 B 
课后练习
2.(2024江门一模)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绕斜边AB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
 D 
3.按组成面的平或曲划分,与圆柱为同一类的几何体是
(   )
A.长方体  B.正方体
C.棱柱  D.圆锥
 D 
4.长方形的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若绕着它的宽旋转一周,则得到的圆柱的体积为(   )
A.36π立方厘米  B.72π立方厘米
C.96π立方厘米  D.144π立方厘米
 D 
5.如图,围成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2)下底面是平面,侧面及上底面是曲面.
解:(1)各个面都是平面.
6.如图,用第一行的图形绕轴旋转一周,便得到第二行的几何体,用线连一连.
7.如图所示的沙漏,可以看作是由下列所给的哪个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而成的(   )
 D 
8.如图,把一长方形在直线m上翻滚,请在图中画出A点所经过的路径.

解:如图.
9. 0.40如图,分别用一张边长为 5 cm 的正方形和一张长 6 cm、宽4 cm 的长方形硬纸片旋转一周得到两个圆柱.哪个圆柱的体积更大?

解:一张边长为5 cm的正方形硬纸片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体积:π×52×5=125π(cm3);
一张长6 cm、宽4 cm的长方形硬纸片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体积:π×62×4=144π(cm3).
因为144π>125π,
所以长6 cm、宽4 cm的长方形硬纸片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的体积更大.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