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气候晨读、晚默 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气候晨读、晚默 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9 21:12:31

文档简介

2.2 气候晨读
知识点一 气温的分布
1.冬季
我国各地大多寒凉,气温显著低于
世界同纬度地区平均值。1月0 ℃等温
线大致沿秦岭—淮河线分布。
南北气温差别大,漠河与三沙1月
平均气温相差52 ℃以上。
2.夏季
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暖热,7月平均气温超过20 ℃,高于世界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南北气温差别小,漠河与三沙7月平均气温相差不到11 ℃。
知识点二 降水的差异
1.空间差异
(1)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东南部降水较多,西北部降水较少。
【温故知新】
全球降水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区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较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季节差异
我国降水的季节差异明显,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知识点三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四季分明, 雨热同期。
2.影响:季风气候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暖热湿润。雨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
知识点四 温度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气温的空间差异及
农业生产实际。
2.温度带:①热带,②亚热带,
③暖温带,④中温带,⑤寒温带,
⑥青藏高原区。
知识点五 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干湿程度的空间差异。
2.四个干湿地区的名称:①湿润区,
②半湿润区,③半干旱区,
④干旱区。
3.不同干湿地区的特征
名称 年降水量 天然植被
湿润区 一般超过800毫米 以森林为主
半湿润区 400~800毫米 以森林为主
半干旱区 200~400毫米 以草原为主
干旱区 一般少于200毫米 以荒漠植被或裸露的沙漠、戈壁为主
知识点六 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地区 气候类型
东部 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C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 以D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青藏高原及天山等高海拔地区 属于独特的E高原山地气候
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
知识点七 海陆位置
项目 冬季风 夏季风
原地 亚欧大陆内部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东南季风、西南 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影响 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加大了南北温差,使我国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偏低 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部:我国西北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冬季受大陆内部干冷空气的影响,寒冷少雨;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难以到达,高温少雨,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知识点八 纬度位置
  在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内部,受纬度位置影响,自北向南,接收的太阳光热逐步增加,气温越来越高,依次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知识点九 地形
  气温和降水量受地形影响,随着海拔升高而变化。我国山地的气候和植被呈现明显的垂直差异。我国青藏高原和高海拔山地,冬寒漫长,夏凉短促,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创设情境,结合地图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候鸟老人是形容邻近冬季去
海南等地过冬,到了春夏之际又回
到北方避暑的老年人,犹如候鸟的
季节性迁徙。从气温角度探究“候
鸟老人”现象的形成原因。
[答案](1)结合我国1月的气温分布特点,分析“候鸟老人”为什么在冬季过迁徙生活。
冬季,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南方气温高,北方气温低,南北温差大。所以,“候鸟老人”在冬季过迁徙生活。
(2)冬季,也有很多北方人不选择去南方,因为北方是会供暖的,并且各地的供暖期不一致。请你猜测一下,我国冬季供暖的分界线以及我国哪些地方的供暖期会最长。
[答案](2)我国冬季供暖的分界线和秦岭—淮河线大体一致。越往北供暖期越长,如我国的东北三省供暖期长达5~6个月。
(3)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也造成了植被类型、水果种类和农作物熟制的差异,请分别列举不同温度带中,植被类型、水果种类和农作物熟制的差异。
[答案](3)暖温带的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和热带的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暖温带水果主要是苹果和梨,亚热带水果主要是柑橘,热带水果主要是椰子、香蕉。农作物的熟制在不同温度带也不同,寒温带和中温带一般是一年一熟,暖温带一般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亚热带一般是一年两熟到三熟,热带一般是一年三熟。
(4)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对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有哪些影响
[答案](4)北方的房屋墙体较厚,密闭程度较高;南方的房屋则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和透气。
【总结】 我国主要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水果及植被类型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作物种类 水果 植被类型
寒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等 针叶林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甜菜、大豆、谷子、高粱等 落叶阔叶林
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冬小麦、棉花、 花生、玉米等 苹果、梨 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甘蔗、油菜等 柑橘 常绿阔叶林
热带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 椰子、香蕉 常绿阔叶林
探究点二 创设情境,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降水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某班同学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照片来分析降水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请结合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及相关材料,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下面图片,分析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植被和农业有什么影响。
[答案](1)湿润区的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半湿润区的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大多是旱地;半干旱区的天然植被以草原为主,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干旱区植被稀疏,以荒漠植被或裸露的沙漠、戈壁为主。
(2)通过下面图片,分析气候干湿程度对我国传统民居的房屋结构有什么影响。
[答案](2)西北地区降水少,比较干旱,多平顶屋;南方地区降水多,比较湿润,窗户比较大,利于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3)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很多与气温和降水有关。分析下列诗词或谚语分别反映了我国的哪些地区。
①黄梅时节家家雨;②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答案](3)①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华北平原地区;③西北地区。
【总结】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降水分 布规律 空间 很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 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也就是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
影响 生活 降水少的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有的甚至是平顶;降水多的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生产
不同干湿地区植被和农作物不同
探究点三 通过图文材料,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材料一 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村依山而建,梯田、茶园、湿地、竹海、涌泉合理布局,是一个佤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
材料二 图a为腾冲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b为云南省地形与交通线简图,图c为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某乡村景观图。
(1)读出腾冲市的1月和7月气温与降水量数值,并说出这里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答案](1)1月气温约10 ℃,降水量不到50 mm。7月气温约22 ℃,降水量约250 mm。这里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凉爽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云南省腾冲市夏季主要盛行哪种季风 降水主要来自哪个大洋
[答案](2)西南季风。印度洋。
(3)司莫拉佤族村是夏季避暑的适宜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3)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4)通过观察腾冲市清水乡乡村景观图,可看到这里的民居有什么特征 你能说出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吗
[答案](4)屋顶坡度大且有茅草覆盖。这里降水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雨水下泄,茅草具有挡雨的功能。
(5)大米粑粑是司莫拉佤族人最喜欢吃的传统美食,用大米为原料制作而成(图2-9)。从地理的视角说明司莫拉佤族人喜食大米粑粑的原因。
[答案](5)司莫拉佤族人所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6)近年来,司莫拉佤族村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请你为司莫拉佤族村实现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写出两点)
[答案](6)弘扬民族文化;发展特色旅游;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植树造林,注重生态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总结】
1.我国气候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气候分布 主要特征
东部 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类 型多样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青藏高原 高原山地气候 终年低温,气候垂直变化大
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必会考点】
1.气候类型多样对我国有何有利影响 (从动植物、生产、生活等方面分析)
[答案]①气候类型多样使我国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②气候类型多样使我国农作物品种丰富,利于发展多种经营。③气候类型多样使我国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2.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从利弊两方面分析)
利: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季风异常会带来自然灾害。强烈的冬季风造成大规模冷空气迅速入侵,会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夏季风的不稳定导致降水偏多或偏少,会造成洪涝或干旱。
22.2 气候晚默
知识点一 气温的分布
1.冬季
我国各地大多    ,气温显著低于
世界同纬度地区平均值。1月0 ℃等温
线大致沿    —    线分布。
南北气温差别    ,漠河与三沙1月
平均气温相差52 ℃以上。
2.夏季
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7月平均气温超过20 ℃,高于世界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南北气温差别    ,漠河与三沙7月平均气温相差不到11 ℃。
知识点二 降水的差异
1.空间差异
(1)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
(2)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东南部降水较   ,西北部降水较   。
【温故知新】
全球降水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区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较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季节差异
我国降水的季节差异明显,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    季。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    。
知识点三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四季分明,      。
2.影响:季风气候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暖热湿润。雨热同期为 .    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    灾害。
知识点四 温度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气温的空间差异及
农业生产实际。
2.温度带:①   ,②    ,
③    ,④    ,⑤    ,
⑥  。
知识点五 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干湿程度的空间差异。
2.四个干湿地区的名称:①    ,
②    ,③     ,
④    。
3.不同干湿地区的特征
名称 年降水量 天然植被
湿润区 一般超过    毫米 以    为主
半湿润区 400~800毫米 以森林为主
半干旱区     ~    毫米 以     为主
干旱区 一般少于    毫米 以荒漠植被或裸露的沙漠、戈壁为主
知识点六 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地区 气候类型
东部 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A     气候、B     气候和 C     气候
西北部 以D      气候为主
青藏高原及天山等高海拔地区 属于独特的E 气候
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
知识点七 海陆位置
项目 冬季风 夏季风
原地 亚欧大陆内部     洋、   洋
风向     季风、东北季风     季风、 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雨热同期
影响 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加大了南北温差,使我国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偏    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部:我国西北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冬季受大陆内部干冷空气的影响,寒冷少雨;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难以到达,高温少雨,形成了      气候。
知识点八 纬度位置
  在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内部,受纬度位置影响,自北向南,接收的太阳光热逐步增加,气温越来越高,依次形成了     气候、      气候和     气候。
知识点九 地形
  气温和降水量受地形影响,随着海拔升高而变化。我国山地的气候和植被呈现明显的垂直差异。我国青藏高原和高海拔山地,冬寒漫长,夏凉短促,形成了     气候。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创设情境,结合地图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候鸟老人是形容邻近冬季去
海南等地过冬,到了春夏之际又回
到北方避暑的老年人,犹如候鸟的
季节性迁徙。从气温角度探究“候
鸟老人”现象的形成原因。
(1)结合我国1月的气温分布特点,分析“候鸟老人”为什么在冬季过迁徙生活。
(2)冬季,也有很多北方人不选择去南方,因为北方是会供暖的,并且各地的供暖期不一致。请你猜测一下,我国冬季供暖的分界线以及我国哪些地方的供暖期会最长。
(3)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也造成了植被类型、水果种类和农作物熟制的差异,请分别列举不同温度带中,植被类型、水果种类和农作物熟制的差异。
(4)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对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有哪些影响
【总结】 我国主要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水果及植被类型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作物种类 水果 植被类型
寒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等 针叶林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甜菜、大豆、谷子、高粱等 落叶阔叶林
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冬小麦、棉花、 花生、玉米等 苹果、梨 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甘蔗、油菜等 柑橘 常绿阔叶林
热带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 椰子、香蕉 常绿阔叶林
探究点二 创设情境,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降水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某班同学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照片来分析降水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请结合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及相关材料,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下面图片,分析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植被和农业有什么影响。
(2)通过下面图片,分析气候干湿程度对我国传统民居的房屋结构有什么影响。
(3)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很多与气温和降水有关。分析下列诗词或谚语分别反映了我国的哪些地区。
①黄梅时节家家雨;②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总结】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降水分 布规律 空间 很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 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也就是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
影响 生活 降水少的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有的甚至是平顶;降水多的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生产
不同干湿地区植被和农作物不同
探究点三 通过图文材料,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材料一 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村依山而建,梯田、茶园、湿地、竹海、涌泉合理布局,是一个佤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
材料二 图a为腾冲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b为云南省地形与交通线简图,图c为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某乡村景观图。
(1)读出腾冲市的1月和7月气温与降水量数值,并说出这里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2)云南省腾冲市夏季主要盛行哪种季风 降水主要来自哪个大洋
(3)司莫拉佤族村是夏季避暑的适宜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4)通过观察腾冲市清水乡乡村景观图,可看到这里的民居有什么特征 你能说出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吗
(5)大米粑粑是司莫拉佤族人最喜欢吃的传统美食,用大米为原料制作而成(图2-9)。从地理的视角说明司莫拉佤族人喜食大米粑粑的原因。
(6)近年来,司莫拉佤族村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请你为司莫拉佤族村实现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写出两点)
【总结】
1.我国气候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气候分布 主要特征
东部 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类 型多样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青藏高原 高原山地气候 终年低温,气候垂直变化大
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必会考点】
1.气候类型多样对我国有何有利影响 (从动植物、生产、生活等方面分析)
2.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从利弊两方面分析)
利: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季风异常会带来自然灾害。强烈的冬季风造成大规模冷空气迅速入侵,会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夏季风的不稳定导致降水偏多或偏少,会造成    或    。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