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噪声及其控制
1.
(2024·苏州昆山一模)从环保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
A. 上课时,学校附近的超市播放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 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 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显得十分开心
D. 公路上汽车鸣笛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2. 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 B.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的健康
C.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噪声是机器发出的 D. 优美的音乐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3. (教材P25材料改编)(2023·青海)如图所示,为保障藏羚羊顺利迁徙,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某路段设有“禁止鸣笛”的警示牌。“禁止鸣笛”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 )
A. 在声音接收处 B. 在声音传播途中
C. 在声源处 D. 以上都不是
4. 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可以有效地控制噪声。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相同的是 ( )
A.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 在某些地方标有禁鸣喇叭的标志
5. (教材P25材料改编)(2024·天津)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
A. 防止噪声产生 B. 监测噪声强弱
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 减小噪声的传播速度
第6题
6. (教材P25材料改编)(2024·常州钟楼校级段考)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35 (填单位),该数据反映了噪声的 (音调/响度/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变大/不变/变小)。
7. 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断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免受打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 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② 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 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
第8题
8. 如图所示为某高铁停车站台。枕木下方铺有大量碎石子用于减振,从而有效减弱火车行驶过程中的噪声。下列与其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
A. 教室内严禁大声喧哗 B. 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
C. 高速公路旁设置隔声板 D. 公路边安装噪声监测仪
9. (2024·苏州吴江段考)当学校附近建楼、修路时,产生的噪声会严重影响教师给学生讲课。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面方法中最有效、合理的是 ( )
① 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 ② 学校教室安装双层隔音玻璃
③ 在学校与工地中间植树 ④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0.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11. (2024·无锡江阴期中)如图甲所示,将敲响的音叉在耳边慢慢转动,会听到时强时弱的声音。音叉的两个叉股就是两个声源,都会发出疏密相间的声波。两个声源发出的疏密相间的波传播到一点,会相互影响。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以声消声”的反噪声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话筒将噪声收集起来传送到专门的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通过喇叭发出相应的噪声,恰能将原来噪声的振动抵消,这种“以声消声”的方法称作“有源消声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到空调器、大功率冰箱及汽车发动机的制造中。
(1) 空气中传播的音叉的声音是疏密相间的波,人耳听到的声音较弱时,是两个声源发出的声音 (同时/不同时)传达到某处,引起空气的振动 (相互加强/相互抵消)的结果。
(2) 话筒收集噪声时,根据电脑分析结果由喇叭发出的是 (新的/原来的)噪声。
(3) “以声消声”技术消除噪声的途径属于 。
A.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 在声音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C. 在声音接收处控制噪声
(4) 如图乙为噪声源在空间A处产生的噪声振动波形,则消声源在A处的振动波形图应为 。
三、 噪声及其控制
1. B 2. C 3. C 4. B 5. C 6. dB 响度 变大 7. 声音接收 声音传播途 声源 8. A 9. C 10. D 11. (1) 同时 相互抵消 (2) 新的 (3) B (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