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
(教材P30练习T1变式)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
A. 能听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 能听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 都能听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 都不能听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2. (2024·苏州相城校级段考)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2题
A.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超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3. (2024·苏州吴江校级段考)2024年9月合肥市肥东县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前出现小狗乱跳、鸟类成群等反常现象,原因是狗和鸟能听到地震产生的 ( )
A. 响度小的可听声 B. 频率低的次声波 C. 频率高的超声波 D. 频率低的超声波
4. (2024·苏州姑苏校级期中)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实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
A.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 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D. 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
5. (教材P28材料改编)(2024·苏州高新区校级段考)如图所示为狗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某种蝴蝶飞行时在1min内翅膀振动480次。蝴蝶发出的声音能被 (狗/大象)听到。这种声音属于 (超声波/次声波)。
6. 如图,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时,眼镜上的污垢振动频率大于 Hz;超声波可以让物体高频率振动,说明声波具有 ;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嗡嗡”的声音,这 (是/不是)超声波。
7. (2024·苏州虎丘校级段考)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
A. 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B. 响度很大的超声波 C. 响度很小的次声波 D. 响度很大的次声波
8. 如图是一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该驱蚊器通过发出不同的声音,干扰蚊蝇的感觉和行为,从而达到驱蚊的效果,下列对于该驱蚊器使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
第8题
A. 该驱蚊器可以在真空环境使用
B. 该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波段范围内
C. 该驱蚊器调至频率最高挡时,声音振幅会增大
D. 该驱蚊器发声时,离开驱蚊器的距离越远,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
9. 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 )
A. 方向性好 B. 穿透力强 C. 能量集中 D. 遇物反射
第10题
10. 利用 (超声/次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潜艇声呐通过发射声波探测敌情。如图所示,某次我军潜艇在南海潜航时,艇艏左侧声呐B比右侧声呐A先接收到前方敌方潜艇反射的声信号,由此判断,敌方潜艇在我军潜艇 (左/右)前方;已知海水中的声速为1500m/s,若声呐A从发出声波到接收到回波经历了10s,则敌方潜艇距我军潜艇 m(假设潜艇静止)。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某手机芯片厂商开发了一款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超声波指纹识别是利用超声波去做检测的。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就可以区分指纹嵴与峪(嵴指的是指纹的突起处,峪指的是指纹的凹陷处)所在的位置。超声波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的能量被控制在对人体无损的程度。
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势在于可以识别指纹的3D纹路,采集更精细的指纹数据。另外一点优势是可以置于塑料、玻璃等多种材料之下,不对机身外观造成影响,不受汗水、油污的影响。
(1) 超声波在传播途中遇到障碍物时 (会/不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 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生物是 。
A. 蝙蝠B. 猫C. 狗D. 大象
(3) 超声波能够识别指纹是利用了超声波 (传递信息/具有能量)的作用。
(4) 超声指纹识别系统在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16ms、0.30ms、0.14ms、0.30m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 。
四、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 B 2. C 3. B 4. C 5. 大象 次声波 6. 20000 能量 不是 7. A 8. B 9. D 10. 超声 左 7500 11. (1) 会 (2) A (3) 传递信息 (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