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平 面 镜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平 面 镜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1:0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 平 面 镜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如图所示,小红正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棋子A、B完全相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选用茶色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 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C. 若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像与物等大 D. 在B位置放上光屏能接收到A的像
      
2. (2024·盐城亭湖校级段考)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
A. 由④到② B. 由④到① C. 由②到④ D. 由①到④
3. (易错题)如图所示,物体AB长为1.6m,平面镜CD长为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 像长与平面镜的长相同,为0.6m
C.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 像长与物体的长相同,为1.6m
4. (2024·扬州高邮校级段考)下列平面镜成像图正确的是 (  )
5. (2024·常州)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MN应选择      (透明玻璃板/平面镜),并将其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 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MN前面,将外形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放在MN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重合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
(3) 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三组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    对称。
(4) 为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用光屏替代蜡烛B,然后    (直接/隔着MN)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6. 如图所示,平面镜M竖直在水平地面上,长为6cm的铅笔平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第6题
A. 经过4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B. 当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C. 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D. 铅笔的像为虚像,且虚像的笔尾端朝左
7. (2024·苏州昆山期中)某次小明想完成“浇不灭的蜡烛”的实验,但蜡烛的位置(图中⑤处)如图所示,要使它的像落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2024·苏州昆山一模)如图所示,一平面镜竖直放置,镜前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一物点S以A点为圆心、0.4m为半径沿逆时针做圆周运动,则物点S的像沿    时针旋转;在运动过程中像、物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m。身高为1.7m的小杰站立在该平面镜前面,他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高为    m。
9. 如图甲,奇奇在厨房中隔着玻璃看到客厅沙发上的小狗身上有一团火焰,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是玻璃反光。于是奇奇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选用三支蜡烛A、B、C,其中A、B大小不同,A、C大小相同,如图乙是他进行实验的装置。
(1) 他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将A和B点燃放在玻璃板前,把C放在玻璃板后方来回移动,如图乙,C与A的像能完全重合,B烛焰的像出现在C“身上”。这说明:                。
(2) 奇奇拿掉蜡烛B,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适当移动蜡烛C,C与A的像仍能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    (有关/无关)。
(3) 奇奇根据以上结论分析:小狗身上的火焰相当于实验中蜡烛    (A/B)的像,客厅中的小狗    (能/不能)看到自己身上的火焰。
第10题
10. 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发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深色,右半部分为浅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第2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及应用
1.     
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第1题
A.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所以为实像
B.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
C. 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0.1m,则他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D. 若被测者看到“E”的像开口向上,则视力表上的该“E”开口向上
2. (2024·南京雨花台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在科技节中表演魔术:从投币口投入只有正面透明的棋盘格空箱的硬币消失了!随后他揭秘:这是平面镜和棋盘格共同形成的结果。为了实现这个魔术效果,平面镜应 (  )
            
3. (易错题)某同学面对平面镜,看到身后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是,则实际时间是 (  )
    
4. (2024·南京鼓楼校级段考)如图所示,平面镜MN高30cm,与一支长20cm的铅笔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间相距20cm。
(1) 倘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转动,则其像    时针转动,转到90°时,铅笔尖端A与像A'之间的距离是    cm。
(2) 如果铅笔不动,平面镜绕N点顺时针方向转过90°,那么平面镜中铅笔的像A'    时针转过    °,尖端A与像A'相距    cm。像A'的运动轨迹    (是/不是)绕N点的圆弧。
            
5. (2024·盐城建湖期中)根据要求作图,如图所示,在图中作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三角形A'B'C'。
6. (2024·连云港灌云三模)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要求保留作图的痕迹。
第7题
7. (新情境·社会热点)在十字路口矗立着一幢大楼,它临街的一面全部都是用新型玻璃装饰的,因此过往的车辆都在这块大的平面镜中成像,如图所示,小刚在十字路口中心面向北而立,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一辆汽车向西行驶,驶到十字路口向左转弯,这辆汽车实际是 (  )
A. 向北行驶右拐弯 B. 向西行驶左拐弯 C. 向南行驶右拐弯 D. 向南行驶左拐弯
8. (易错题)(2024·常州期中)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而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一种抬头显示器。抬头显示器水平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显示的像。如图,司机看到了数字,则在相同角度,司机看到水平显示面上显示的图形应是(  )
                
9. 小刚用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所示,图中像A1与像A2是一次实验中同时看到的两个像,它们的大小    (A1较大/相等/A2较大),其中A1是蜡烛通过玻璃板的    (P/Q)面所成的像,小刚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测得u=4.2cm,v=3.9cm,则他所用的玻璃板厚度为    cm。
          
10. 如图,O'是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AB在该平面镜中的像。
11. 小明放学乘地铁时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看到了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粗略测量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如图所示。
(1) 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① 小明站在站台上,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    (虚/实)像落在    上。
② 小明记录下自己的位置,然后用刻度尺量出                的距离。
③ 上述步骤中量出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 
(2) 测量结束后,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小明在原地等候,此时关于小明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像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在两侧安全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B.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
D.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两个像的距离等于两侧安全门之间的间距
三、 平 面 镜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D 2. C
3. D [易错分析]误认为物体比平面镜大得多,就不能成完整的像。
4. B 5. (1) 透明玻璃板 垂直 (2) 相等 (3) 镜面 (4) 直接 虚 6. A 7. C 8. 顺 5.2 1.7 9. (1) 平面镜所成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2) 无关 (3) B 不能 10. D
第2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及应用
1. D 2. B
3. A [易错分析]不理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4. (1) 顺 80 (2) 顺 180 40 是 5. 如图所示 6. 如图所示
  
7. C
8. B [易错分析]不能正确理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9. 相等 P 0.3 10. 如图所示
11. (1) ① 虚 广告牌 ② 标记位置到玻璃屏蔽门之间 ③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