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透镜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 透镜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1:0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 透 镜
第1课时 初识透镜
1.     
(2024·南京玄武期中)单反相机镜头由多种光学器件组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透镜组,如图所示。透镜组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2024·盐城射阳校级段考)如图所示的眼镜片是 (  )
A. 凸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3. (2024·常州期中)高度近视的唐老师发现他的眼睛也“老花”了,现在他批作业需要换上另一副眼镜才能看清字迹。小明把唐老师批作业时戴的眼镜拿到阳光下,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光斑形状总是如图所示。唐老师批作业时戴的眼镜是 (  )
A. 凸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D. 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4. (新情境·传统文化)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 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 “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 “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5. 取一段铁丝,绕制一个内径约为3mm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圆环上布满水膜,此时辨别水膜相当于“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 用手摸 B. 透过水膜看物体 C. 用强光照射 D. 用刻度尺测量
     
6. (2024·无锡期中)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旅客,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因为饮料瓶中如果有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太阳光照射后可能会引起火灾。
7. (2024·苏州姑苏校级期中)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偏折现象,其中是凹透镜的有:      。
8. (新情境·科技民生)如图甲所示,小莉在老师指导下,观察教室里的LED日光灯,发现每个LED发光芯片上都封装了硅胶透镜。资料显示,芯片最大发光角度是180°(大于180°范围也有少量余光),光线通过透镜会聚可得到180°、160°、140°、120°、90°、60°等不同的出光角度。图乙中的光路显示了一些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与LED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相同的是 (  )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9. (易错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任何光束通过凸透镜都会变成平行光 B. 任何光束通过凸透镜都会会聚于一点
C. 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可能是会聚的 D. 通过凹透镜的光束都是发散的
10. 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远视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选项图,则奶奶的眼镜是 (  )
11.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点B,则该透镜起到    (会聚/发散)作用,是    透镜,由此说明,能使光会聚于一点的透镜    (一定/不一定)是凸透镜。
     
12. 将盛有清水的封闭试管水平放置,内有一个较大的空气泡,如图所示。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在空气泡下方的白纸上,出现一个椭圆形的“阴影”。“阴影”形成的原因是空气泡下方的水相当于一个    透镜。阳光透过试管的其他部分,会在白纸上形成            。
13. (2024·扬州仪征期中)在一个不透明的木板上,钻一个小孔。用眼睛通过小孔可以观察到一定的范围。如图所示。为了扩大观察的范围,在小孔中嵌入各种形状的玻璃制品。在下列四个截面中能获得最大观察范围的是 (  )
                
第2课时 透镜的焦点与焦距
1.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
2. 小杰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你认为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
A.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B. 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
C.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的地方
D. 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以内的地方
3. (教材P70练习T3变式)如图,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后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等于L
C. 一定大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4. 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通过嫦娥一号把它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变得如图乙所示,则在太空中,该水滴透镜 (  )
A. 焦距不变 B. 焦距会变长
C. 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增强 D. 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减弱
5. 如图所示,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来回移动另一侧的纸片,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纸片距离凸透镜中心1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接着将纸片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纸片上的光斑    (变大/不变/变小),纸片上光斑与凸透镜的镜面大小相同时,纸片距离凸透镜的中心    cm。
6. 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7. 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8. (易错题)如图,凸透镜的入射光线P来自发光体,对应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可能是 (  )
A. a B. b C. c D. d
      
9.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光心和平面镜相距2cm,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透镜,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两镜的中点A上,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  )
A. 2cm B. 3cm C. 4cm D. 6cm
10. (2024·扬州江都段考)如图所示,MN为透镜L的主光轴,AB为一条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由此可以判定 (  )
A. 若L是凸透镜,B点一定是L的焦点
B. 若B点是L的焦点,则L一定不是凸透镜
C. 若B点是L的焦点,AB的入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D. 若AB的入射光线是从无穷远处主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则L一定不是凹透镜
11. 如图所示,平行光通过图中左侧虚线框(其中放置一块透镜)后,在右侧光屏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该光斑的直径比透镜大。请你判断虚线框中是不是凸透镜,写出接下来的操作及判断方法。(不添加其他器材)
(1) 操作:将光屏      。
(2) 判断方法:

     
12. (2024·枣庄)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凹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凹透镜、凸透镜的折射光路。
13. 小明在暗室里探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的光路,他用一直径和透镜玻璃直径相同的平行光正对透镜照射,惊奇地发现通过透镜玻璃边缘的光经透镜后部分发生偏折,部分沿直线传播,如图甲和乙所示。第二天小明在阳光下继续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将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与透镜平行的白纸,在白纸上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现象。该同学所用的透镜为      (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或凸透镜);继续将白纸稍远离该透镜,则暗斑的面积将    (变大/不变/变小),亮环的亮度将    (变亮/不变/变暗)。
二、 透 镜
第1课时 初识透镜
1. B 2. C 3. C 4. C 5. B 6. 凸透镜 会聚 7. a、b、d 8. A
9. C [易错分析]对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确切含义理解不透彻。
10. A 11. 发散 凹 不一定 12. 凹 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 13. D
第2课时 透镜的焦点与焦距
1. C 2. A 3. A 4. C 5. 10 变大 20 6. 如图所示 7. 如图所示
8. C [易错分析]对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规律理解不透彻。
9. B 10. D 11. (1) 向左移动 (2) 若光斑一直变小,则为凹透镜;若光斑先变小后变大,则为凸透镜 12. 如图所示
13. 凹透镜或凸透镜 不变 变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