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透镜的应用
第1课时 照相机和眼球 视力的缺陷与矫正
1. (2024·南京模拟)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要使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摄像头
C.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2. (2023·常州)2023年3月7日凌晨,在清华大学校园内,某同学用照相机拍到“太空中的中国空间站”的照片。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f,拍照时像距 ( )
A. 略小于f B. 略大于f C. 略小于2f D. 略大于2f
3. 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C. 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4. 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 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C. 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 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5. (2024·无锡模拟)当前,购物支付、银行取款、小区进出等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小明的妈妈取款时只需面对“刷脸”取款机的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在“刷脸”取款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 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 的实像;当人脸稍远离摄像头时,摄像头所成的像 (变大/不变/变小)。
6.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图中表示远视眼的是图 (甲/乙),而远视眼应该戴 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7. 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
第7题
化情况分别是 ( )
A.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8. (2024·常州模拟)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二寸的半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二寸的全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 )
A.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B.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C. 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D. 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9. 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 李老师是近视眼
C. 李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 李老师眼睛的晶状体太厚
10. (新情境·科技民生)(2024·苏州太仓一模)如图,光刻技术是利用缩图透镜将绘在掩膜上的电路图通过光源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在硅片上成像越小,芯片制程越小。
第10题
(1) 此投射原理与 (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2) 缩图透镜的焦点在硅片 (上方/下方)。
(3) 我国直接从90nm突破到了22nm制程的芯片,如果缩图透镜相同,那么要将掩膜向 (上方/下方)移动。
11.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图甲水透镜的焦距为8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图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 测得焦距大于8cm的是图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
(2) 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最大的是图 。
(3) 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6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大于/等于/小于)0.06mm,此镜片对光有 (会聚/发散)作用。
12. 一位老师和一名学生分别戴+400度和-300度的眼镜,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他们分别戴近视镜和远视镜,学生的眼镜焦距大
B. 他们分别戴远视镜和近视镜,学生的眼镜焦距大
C. 他们分别戴近视镜和远视镜,学生的眼镜焦距小
D. 他们分别戴远视镜和近视镜,学生的眼镜焦距小
第2课时 放大镜和投影仪 望远镜和显微镜
1. (2024·扬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清晰(像未画出),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 ( )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摄像机 D. 投影仪
2. (2023·绥化)如图所示,小明通过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观察到邮票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是实像
B. 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5cm
C. 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5cm
D. 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30cm
3. (2024·无锡新吴模拟)如图是小强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手机屏幕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
B. 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C.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 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4. 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B. 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的亮度
5.
如图甲所示是天文爱好者通过纯手工打磨镜片自制的望远镜,该望远镜不仅可以看到8亿公里外的木星,甚至能清晰地看到木星表面的斑纹,图乙是该望远镜内部结构及光路示意图。下列关于该自制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天文爱好者通过纯手工磨制的镜片是凹透镜
B. 看到8亿公里外的木星只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C. 清晰地看到木星表面的斑纹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D. 木星到物镜的距离u满足f6.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应该 ( )
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7. (2024·苏州)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7题
A. 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B. 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 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小
D. 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8. 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 )
A.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 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 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9. 下列有关视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观察者离物体越近,视角越大
B. 当观察者的视角增大时,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大小也随之增大
C.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看起来近大远小,是由于平面镜中的虚像离观察者远时,视角小
D. 当观察者的视角增大时,被观察的物体在观察者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随之增大
10. 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小鱼,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实/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左/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 (实/虚)像。
11. (2024·常州期中)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如图所示,放映机的镜头对光线具有 作用,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 的位置;当所成的像没有铺满银幕时,若保持银幕位置不动,应将放映机向 (靠近/远离)银幕的方向移动,同时适当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银幕上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
12 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1是物镜,L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望远镜/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投影仪)。
13. (教材P81练习T4变式)如图所示,在玻璃板上滴加水滴,水滴相当于一个 透镜;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小物体,若通过水滴看不清,则可以在水滴上方放一个放大镜,这样就组成了一个 (显微镜/望远镜),水滴就相当于此光学仪器的 (物镜/目镜)。
四、 透镜的应用
第1课时 照相机和眼球 视力的缺陷与矫正
1. D 2. B 3. B 4. A 5. 凸 缩小 变小 6. 甲 凸 7. A 8. C 9. A 10. (1) 照相机 (2) 上方 (3) 上方 11. (1) 丙 乙 (2) 丙 (3) 大于 发散 12. B
第2课时 放大镜和投影仪 望远镜和显微镜
1. D 2. C 3. D 4. C 5. C 6. A 7. A 8. B 9. B 10. 虚 右 虚 11. 会聚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远离 12. 望远镜 放大镜 13. 凸 显微镜 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