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水 循 环
1.
在地球上的水循环中,地面上的水进入大气主要是通过 ( )
A. 升华 B. 熔化
C. 沸腾 D. 蒸发
2. (2024·无锡新吴模拟)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在循环中三态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C.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D. 积雪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起渗入地下或汇入江河,大部分又流入大海
第3题
3. (2024·苏州太仓一模)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沸腾后凝固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蒸发后沸腾
4. 下列选项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
5.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冰川上的积雪汽化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
B.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熔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固成小冰晶
C. 积雪液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
D. 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水,只是水的状态不同
6. 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有关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的。” B.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的。”
C. 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的。” D. 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的。”
7. 科学家预言:“水资源危机不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主要是因为 ( )
A. 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 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C. 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不断蒸发掉
D. 淡水资源不充足, 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
8.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将面临死亡的威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总和仅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5%,淡水的循环则显得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水循环的一些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循环的场所主要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内
B. 陆地上的水不一定是通过降雨的形式而来的
C. 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靠陆地和海洋中的水蒸发和沸腾上去的
D. 水循环的主要物态变化有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
第9题
9. 海水是宝贵的水资源,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如图的水循环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 海水变成水蒸气是升华过程
B. 雪是云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
C. 积雪液化成水后,汇入溪流流向大海
D. 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不必节约用水
10. 下面是“水”的几条“旅行”路线:a.水→冰→水蒸气;b.冰→水→水蒸气;c.水蒸气→水→冰;d.水蒸气→冰→水,你认为“水”的这几条“旅行”路线中可行的是 ( )
A. c B. b
C. b和c D. 四条路线都可以
11. (新情境·社会热点)无锡市歌《太湖美》中唱道:“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 农业灌溉推广滴灌 B. 不向河湖排放工业污水
C. 将饮料瓶扔进湖中 D. 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12. (教材P112材料改编)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 请依次写出上文下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 、 。
(2) 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3) 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①
。
②
。
五、 水 循 环
1. D 2. B 3. A 4. C 5. D 6. D 7. D 8. C 9. B 10. D 11. C 12. (1) 液化 凝华 熔化 (2) 熔化 (3) ① 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 ② 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合理即可)